旁观六期面试手记 | 新闻在现场,功夫在别处
闫一帆
南京大学
第五期深度营成员,六期面试助理
这十分钟仿佛一个微型的突发现场,有人成竹在胸侃侃而谈,也有人略显紧张和仓促。
跳出以往的实习记者视角,作为面试官浏览过几十张带着故事和自信的年轻面孔之后,我感到惊喜、欣慰和期待,也免不了遗憾甚至担忧。
前前后后收到了不少同学热心的询问,如同不久前的我一样,憧憬又忐忑。
最后我发现,关于新闻的不少困惑就像围城。年轻的城外人带着热情寻找捷径,但其实,这些问题往往在某一个时刻跳出来,才可以得到朴实的回答。
确认过眼神,是想做新闻的人
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每人展示自己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能否加入第六期深度营,就在此一面。
“你过往的经历中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这是本次进入深度营的最后一关里,最常抛给同学们的压轴问题。
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周灵害羞地笑了:“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学新闻应该是我做过的最勇敢的事。当时害怕面试的我,居然在老师面前打了鸡血一样侃侃而谈。”
我也记得来自大洋彼岸的故事。
林丹回忆起异国求学最初的心情,独自来到英语环境学习新闻传播——她感谢那段日子坚持下来的自己,更希望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当然也有更令人惊喜的相遇。
“为什么有了工作经验仍然报名深度营?”
“因为仍想做新闻内容,也乐意跑现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怎样开始做新闻?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当机会来敲门的时候,那些时刻准备好的人总会在第一时间迎接它。
在这个新闻环境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时期,仍然有人以此为傲,并不断努力着实现一些更大的目标。每次听到“我一直为做新闻努力着”这样的声音,我总会感到一种力量的注入和接力。
输出行动,而非输出价值观
当然,与输出价值观相比,更重要的是输出与新闻相关的行动。而准备和积淀其实总在面试现场之外。所谓功夫在别处,时间看得见。
毫无疑问,这个时代不缺乏个性的思想,或者亟待表达的欲望。但是当各种碎片化的思想风暴不断影响着航向,作为舵手不仅要找到自己的航向,也要奋力逆流而上。
面试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让你回到今年某一个新闻现场,作为记者的你最想去哪里?”
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并非考察对将来的想象,而是希望听到真正的积累和观察。
你是否真正在关注新闻?
你是否对新闻有自己的关注和想法?
你是否的确站在记者的角度想过自己可以做什么?
几乎有一半面试者提到的新闻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合,无锡、宜兴、莫雷、白石洲……一方面这是好现象,说明仍有年轻、关切的目光时刻关注着重要的社会事件。
但另一方面,行动力和创造性的判断仿佛成为一道分水岭。
阿亮说起面对突发新闻时,近乎本能的以“现场”和“核实”作为开端。听到为人物写特稿时,王珊想到了独辟蹊径采访家人。也有同学将传统新闻的讲故事和摄影、数据分析等联系起来,表达自己对新闻的理解。
与此相比,单纯的阅读和模仿型思路难免相形见绌。要知道,回答“不够深入”的背后,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欠缺,更是“价值观大于行动”的欲盖弥彰。
我想到王小波先生写的:“青年人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勇气和远大前程。”我想,那些已经行动、或者将自己视为行动者的青年人,一定是勇气可嘉的,他们无疑值得一个远大前程。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出自《诗经》的话后来因为司马迁赞美孔子德行而广为流传。
我想说的是,面对一场面试,不妨将它视为一次突发现场。临场发挥的精彩与否似乎很重要,但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对于真正想做新闻的人来说,功夫在场外。
面试前后,我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得不面对诸多疑问和协商,仿佛看到因为某次选题进行不下去而捶胸顿足的自己。
诚然,如果是上次面试者的视角,我会说面对准备考试、正式工作和多事缠身的客观情况,面对志趣有所不同或能力仍待提高的同学们,一场选拔总有自己的标准。
但是现在,当我以面试官的身份再次经历这样的一天之后,我反倒不觉得结果是惟一的标准。因为进入深度营的面试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入营的同学们找到了彼此,但未入营的同学们并没有失去什么——我们一起找到了新闻。
这才应该是这一天从日出到日暮最重要的事。
夜幕降临,本期招募也告一段落,而新一期深度营里也即将产生新的故事。
真正的功夫在别处,这恰恰是我在今天的现场能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而这之后,所有人都将继续出发,因为那座高山尚且无人到达——我们共同心向往之,也并非为了到达。
END
推荐阅读
▽
运营总监丨何珊珊 戴雅婷
值班编辑丨罗欣瑜
微信编辑丨罗欣瑜
听说,有趣的人都关注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