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梅:觉可不睡,新闻得追|记者节专访
11月8日是中国的第20个记者节,同时也是深度训练营开营三周年的生日纪念日。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作为新闻学子的大本营,深度训练营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别致的礼物,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一呈现。
总有一些在前线、在现场、在深夜奋斗的身影为我们记录下一个个事件的真相,今日,我们专访中国新闻社中新经纬的记者付玉梅。
文|吴苹苹 微信编辑|陈星萌
「这个价钱在我老家能吃4碗……」
为了庆祝从业以来第一个记者节,出生于广西的付玉梅特地去吃了一碗家乡的螺蛳粉,不料却被北京的物价勾起了思乡之情。
吃一口螺蛳粉,嗦一口汤,但仍掩盖不了她内心的小感伤,「不过想着,我还要在北京生活很久呢!要习惯啦!继续为自己打气。」
今天是记者节,但记者不放假。
早上6点多,付玉梅起了床。中午有个微信稿要发,但她进度比较缓慢。
午饭时间到,改稿却阻碍了她吃饭的步伐,她顺手给好友发了张图,上面写着「如何用三句话毁掉一个约会?稍等我改个稿。稍等我发个稿。别等了,有个突发。」她在下面配上一句「太真实了。」
好不容易写完一篇稿子,她又接到了一条新线索,采访、核实、写稿,《易到用车新增被执行人信息,背后资金困局再受关注》一文又被迅速发表。
这是付玉梅成为「北漂」记者的第4个月。今年8月,她入职中新经纬,经过2个月的试用期,现已成为中新经纬的正式员工。新北漂、新记者、新员工,这些新标签开始贴在付玉梅身上,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处在一个「非常新人的状态」。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来北京,我觉得没有那么可怕。哪怕我不顺利,这都是一份经验,只要你努力过的事情,一定会有收获的。」
萌发
这不是付玉梅第一次到北京。
18年的夏天,正读大三的她从广东奔赴首都北京,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担任财经部的实习生,那是她第一次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到北京工作、生活。当时她的指导老师给了她很多独立采访、写稿的机会,「在北京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去跑(新闻),我的格局、视野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而且开始对记者工作有一些向往。」
她渐渐觉得,当记者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这段经历是付玉梅「新闻之路」的初体验。
(付玉梅在瞭望东方周刊)
大四那年,她参加学校境外采访项目,赴日本京都、奈良、大阪等地进行采访报道,「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更大。」
「准备」、「真诚」、「感恩」是她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常常提到的字眼。
境外采访项目任务重、难度大,再加上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当时作为报道团组长的付玉梅除了完成自己的选题外,还在团队沟通、媒体合作上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报道团成员邝靖怡觉得付玉梅行动力很强,「她很细心,考虑得很周全。」
在完成日本京都传统民居「京町家」的再生改造这一选题时,付玉梅采访了京町家再生研究会理事、京町家作事组代表理事木下龙一。在和老先生的交流过程中,她也举了一些自己准备好的中国传统建筑保护的例子,例如汕头小公园骑楼保护案例。木下龙一觉得非常感激,这让她很惊讶。
「本来高龄的木下先生接受我们一个下午的采访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没想到他反过来感谢我。他觉得因为和我的交流,他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做的事情,也重新思考了他们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她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很奇妙,「如果没有这个身份,没有这个桥梁,我怎么会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站在京都的街头讨论中日民居的保护。」
「记者的采访工作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你可能走上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听一些素未相识的人的故事,然后彼此间建立一种缘分。记者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可以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我把这些故事写下来给中国的读者看,觉得这是蛮有意义,蛮有收获的一件事情。」付玉梅说。
同时,付玉梅也更加意识到记者的责任感。「从采访准备开始,指导老师就一直教我们,要通过记者工作来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怀着尊重与感恩之心,我也一定要认真做好报道。」
(付玉梅在日本 右二为付玉梅)
打磨
付玉梅看起来文文静静、气质温婉,笑起来时眼角弯弯,这样的她似乎与汽车领域对不上号、挂不上边。她自己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一个不懂汽车不懂财经的人,为什么要去做汽车财经?」
而当时的情况是,单位里其他部门人数已经饱和,就剩汽车领域有个空位。面试时,主编问她,敢不敢挑战?做还是不做?
「记者总会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她想起日本项目指导老师的这句话,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当场答应。
成为记者之后,工作节奏比付玉梅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10月28日那天,付玉梅在下班回家的地铁上收到同事发的一条行业突发新闻:蔚来汽车首席财务官(CFO)或已离职。当时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马上去核实一下。
在地铁上,她迅速拿出手机查找信息,但地铁太过拥挤,她没有太多施展的空间。车在朝阳门站一停,她就立刻冲了下去,在站台的椅子上迅速打开电脑、采访知情人士、核实相关信息,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打字。
信息核实到一半,她便看到企业发布了公告,称确认高管已离职。主编和她说,没有新的信息点就不要写了。
可他为什么要走?付玉梅决定要问个究竟。很幸运的是,一名蔚来高管给了她可靠信息。采访完成,394个字的消息迅速推送。
第二天,很多媒体才开始跟该事件的进展,付玉梅说,「这一次可算在前线赶热点了。」
这种场景越来越常见。
有一次早上6点多,付玉梅起床喝水,顺手打开了微博热搜。当天10点,她还有个活动要参加。
迷迷糊糊间她看见一条车企股票暴跌的新闻挂在热搜上,马上就清醒了过来。觉可不睡,新闻得追,付玉梅立刻起床,跟起了这条新闻。在前往活动现场的路上,她还一直用手机在改稿。
10时32分45秒,稿件终于发表在网站上。她意识到自己在文章内容上有一些欠缺,但主编跟她说,「你心里有时效这根弦,就已经很好了。」
「热点真的是赶不完,有时候会觉得有点无能为力。正是因为热点太多了,你不可能去捕捉所有的热点,所以能做好的那个热点你就特别不想放弃。」
记者行业的竞争激烈又残酷。做起跑口记者后,付玉梅发现圈子里一个热点出来后,大家都在拼独家、抢速度、争深度。
付玉梅看得很通透,她觉得刚入行的记者需要先找到自己的节奏,「你不会每一篇都是独家,但是作为一个跑口记者,你有一个使命就是文章覆盖面要尽可能的广,起码要掌握行业的热点。」
紧盯热点是一部分,同时她也会花时间去做一些深度、优质的报道。现在,付玉梅仍尝试在快速消息稿和深度调查稿之间摸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节奏。
攀登
「作为一名新记者,你面对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问。
「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最硬核、最直接的硬伤,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就是自己的经验不够别人丰富。」付玉梅略带无奈地回答。
开始的那段时间,有时看到一个话题,付玉梅甚至意识不到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过了几个小时后她发现所有媒体都在跟,那时她才恍然大悟,「我就觉得自己怎么可以那么笨!」
「我可以比别人勤快,我可以比别人努力,我可以比别人用功,但是经验就是我没有的东西,尤其是在一个很陌生的领域。我只能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付玉梅说。
知识储备不足也是另外一个痛点。
有一次付玉梅在做关于特斯拉的新闻,她请教专家一个问题,专家回她「你这个问题问我干吗,你应该去问特斯拉。」「好尴尬啊」,现在回想起来,她还是觉得特难为情。
有时候付玉梅按着准备好的采访内容在提问,但采访对象忽然讲到一些专业内容,她又接不上话了。「会失去采访中的一些主动权,不能做到那么游刃有余。不过现在有稍微好一点,稍微好一点。」她强调着。
「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成长的必经之路,我有过这一次,我下一次一定会比上一次做得更成熟一点,就慢慢学,慢慢试错。接受自己的愚蠢,并且努力学习。」她笑着说。
现在,付玉梅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像《经济学原理》、《叛逆车联网》、《大破局 中国经济新机遇》、《技术赋权》等,她还会阅览一些财经公众号,收听一些财经方面的课程。
「记者工作其实也蛮有魅力的,它就是不断逼你去学,要去采访,就一定要学。」
(付玉梅在中新经纬 )
仍在前行
「现在周围有很多声音,一直在告诉你,记者行业没落了。但我会想,为什么我们只看到辛苦的一面呢?我自己觉得其实每个行业都不容易,没有哪一条路是轻松的。所以我自己在考虑对记者行业的期待时,我会更看重我自己能在里面学到什么、收获到什么。」
付玉梅觉得自己如果不是汽车领域的财经记者,她这辈子都不会去了解汽车行业,而一向不喜欢数学的她,也不会去学习财经知识,但现在她发现这些领域很有趣。「像我现在打车就非常喜欢和司机聊天,你买的什么车,体验怎么样,有时碰上汽车发烧友也能和他对上话了。」
付玉梅很多朋友和她开玩笑,如果自己刚入行就写汽车领域的财经报道,估计会抑郁。
「那你有时候会感到焦虑吗?」我问。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会焦虑吗?」她反问我。
「没做准备的人?」我有点愣。
「想得比做得多的人会焦虑!」她说,「把事情往前推进,焦虑感就会减少。比如说我,有时候我感到焦虑的时候,我会读一两篇优质的报道,虽然说看完之后会觉得自己怎么那么菜,但是会学到一点,就觉得会缓解一下。」
采访接近尾声,她笑着问,自己是不是应该多说一些新闻理想什么的,她觉得她只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但新闻理想从来不须靠嘴说。
时间回到18年,老师在课上提问,「有谁以后想当记者?」
付玉梅举起了手。
「我当时想当记者只是有个想法,但是我不知道我要不要做。到毕业的时候,我发现,我依然热爱这件事情。既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为什么不去做呢?」
(完)
付玉梅:中国新闻社中新经纬记者,毕业于汕头大学新闻系,目前负责汽车、出行领域的财经报道,上路第四个月但梦想成为「老司机」。
代表作:《京都“京町家”再生记》、《“史上最严限行”下的京牌生意:租赁、假结婚过户价格翻倍》、《出租车司机曝嘀嗒预约单买卖内幕:一单最高可卖到100元》。
E
N
D
推 荐 阅 读
记者节专访 | 王嘉兴: 抱着日拱一卒的心态去到下一个现场
记者节 | 关于记者的事,图片来诉说
历史上的名记 | 阿列克谢耶维奇:让诺奖重新看到非虚构的力量
运营总监 | 盛倩玉
统筹编辑 | 韩凤兰
记 者 节 系 列 将 继 续 推 送
喜 欢 就 关 注 我 们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