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媒笔记|以碎立通:微观史学与报刊史书写
主讲人:赵建国
📚 “以碎立通:微观史学与报刊史学书写”
📍暨南大学第十三期传媒领袖讲习班
🕐2020年7月16日
✍🏻 朱雅玲
赵建国教授简介: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国新闻传播史、传播思想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已出版专著1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学术月刊》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在这次讲座中赵建国教授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首先,为何史学要以碎立通?其次何为微观史学?最后,什么是报刊史书写的微观转向。
一.史学碎片化
赵建国教授指出,在部分历史学家看来,碎片化是一个负面的现象,或者说不是一个正面的追求。而且,寻求一种系统而贯通的解释,本就是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一个重大目标。 但是就学科的本质而言,史学即是一门以碎片为基础的学问。首先,历史上每一人和每一件事,都有其独特性。
也就是说,历史研究的对象,大至文化、族群、国家,小至个人和细事,都有其独立的“主体性”,而且每个主体都是独特的个性—虽然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太阳底下的每一片树叶都各不相同。
就是像中国史学那样一直重视当下的记录功能,所能记下的也不过是一种人为选择的遗存;与未被选留的部分比较,仍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的断裂和片段特性是毋庸讳言的。可以说,史学从来就是一门以碎片为基础的学问。 当然,传统的中断永远不是绝对的,如果能够认真收集、排列、分析和解读遗存下来的史料,历史的意义还是能够把握的,史学不能无中生有,但还是可以由末见本,从碎片中看出整体。 简而言之,不必担心碎片化,碎是通的基础,细节中可以见整体,也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认识整体。不以细节为基础,就只是笼统,不是会通。有意义的小问题,只要有一丁点创新,也好过无新意、空洞的整体或者宏观研究,即使不能“以小见大”,“以小见小”也是不错的。
二.微观史学 从微观史学的发展路径来看,微观史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当代西方史学新潮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微观史学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以卡洛·金兹伯格、乔万尼·列维等为代表的意大利历史学家率先提出了“微观史学”一词,用来界定这种“在本质上以缩小观察规模、进行微观分析和细致研究文献资料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周兵学者提出:“微观史学把研究的视线投向了历史中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通过研究分析,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 赵建国教授分析了一些微观史学的代表作品,如《乳酪和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马丁·盖尔的归来》。通过这些作品,赵建国教授总结了微观史学的几个研究取向:
· 反对抽象的、量化的社会科学史学;反对传统的宏大叙事;反对计量史学和社会史,反对片面夸大“长时段”结构和“静止的历史”。
· 借鉴“个案史”“日常史”等,关注日常生活眼光向下、精英史学转向“民史”;还原和再现了个人的经验和情感.
· 跨学科: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人类学引入历史研究。
· 研究对象的选取,既是独特的,又是正常的,不是一味猎奇,是研究一种“独特”的正常现象,同时又是具体的、易于观察的、个别的人和事务。
· 任何一种系统都是变动的、开放的,而各种变化都与大量“小人物”的选择和行为有关。
· 强调叙事的生动性—回归历史的叙事本质,特别喜欢人物传记体裁;同时注重史料的严密考证;注重史料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微观史学强调细节和碎片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微观史学同样存在局限。收集史料存在限制,很难得到相关资料。同时,个人经验存在局限,不能等同于社会和集体的经验,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困境。 理想的微观史学著作应当是“能够以其趣味性吸引读者;它传递了活生生的经验;它既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又通过聚焦事件、人物或社区而发散开去;它指向了普遍。”
三.报刊史研究的微观转向 方汉奇在2004年曾说:“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赵建国教授认为新闻史和报刊史研究务必遵循历史学的基本原则—史学即史料学,同时注重整体史、总体史、大历史,注重历史规律的探寻。 进行新闻史的研究,首先,需要打深井,多做个案。 打深井,意味着开掘要深,要达到前人没有达到的深度,要有重要的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多做个案研究,则指的是要重视报刊原件、新解密的档案资料和口述历史的搜集整理工作,加强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报刊的报人的个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史研究的整体水平,开拓出新闻史研究的新层面。 其实,除了多做个案研究之外,还应该注重报刊史研究和书写的微观转向,增添报刊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微观报刊史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那么,应当如何进行微观报刊史研究呢? 首先,需要从总体史到微观史,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现有报刊史研究更多是个案研究,比如程曼丽老师《蜜蜂华报研究》。虽然典型的微观报刊史研究非常少,但还是有一些成果颇具有微观史学的色彩,比如王敏的《上海报人社会生活》。
同时微观报刊史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以下几种: 1.“独特”的正常现象
2.被主流报刊史书写所遗忘的、边缘化的。比如,普通记者群体、读者群体、不太著名的一般报馆、地方性报刊、专业媒介。 最后,在研究风格方面,微观报刊史研究应该重返叙事史,避免报刊史研究的过于社会科学化。杨奎松指出:“做好一篇史学论文,要学会讲故事:好的素材、好的问题点、好的文字;历史学研究、写作,还是应该坚持走叙事的路;讲故事的叙事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通俗易懂,符合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 整体而言,报刊史的微观转向,主要体现在:研究视野由自上而下,转而自下而上:主要就是从国家、社会等宏观层面,转向基层,转向具体的报馆、街道、厂矿、村庄以及芸芸众生。在研究方法上,灵活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但更强调细节,抽丝剥茧,解剖麻雀,细致入微。在研究资料方面,充分利用各类资料,尤其是民间资料和民俗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讲出一个融合历史与现实的好故事。
END
运营总监 | 谢 婵
统筹编辑 | 陈星萌
值班编辑 | 王科然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