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优:高中转选科,大学转专业,两度跨界er的探险 | 第三人称×跨界实验室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胡优是【跨界共学实验室4.0】的成员之一。她不仅有跨专业学习的经历,还曾在高二升高三时改换文理科。让人感慨“真不容易”“如果是我应该做不到吧”的同时,这些艰难却重要的选择改写了她的故事。两度跨界的经历成为了波澜壮阔的“探险”,塑造了当下这个不可复制的她,从千百种可能性中挖掘出了闪光的珍宝。第三人称栏目携手跨界共学实验室,记述了这位“两度跨界er”的故事。
“一整天,我都在不断刷新深度训练营公众号。终于,晚上八点四十七分,跨界实验室第四期名单出炉,我入选了。感谢这篇推送点亮了我的一整天。当天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我梦想成真来到跨界了,生活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期待!”
在胡优看来,这意味着新闻梦的回归,也再次点燃了她记录故事的热情。

三年前,刚上高二的胡优还是“新高考”(政策解读:最新!湖南新高考方案来了!)模式下选择物理的“理科生”。高一选科时,“理科成绩优异”“挺聪明的”等标签使她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我认为自己就是妥妥的理科生”。于是她并未多想地选择了物理、化学、地理。

高一下因地理成绩没有政治成绩突出,她即时止损将地理改为政治。这也成为她转科的“序章”。

到了高二,繁重的数学课业让她无暇顾及物理,咬着牙挣扎在物理知识和难题的海洋里,物理成绩却多在 60 分到 70 分的区间徘徊。经过高二一年漫长的努力,她的物理成绩有所提升,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向好发展时,高二升高三期末考试的物理成绩又给了她当头一棒:27分。

回忆起期末成绩出来后的那段时间,胡优仍觉得是自己的“至暗时刻”:失眠三天,晚上躺在床上流泪。当时她绝望地认为如果继续学物理,那么大学很可能只能选一个偏理科的专业,这样下来生活的轨迹很可能处处不会如愿,人生也不会有意义。

她决定转科。

这一选择并非是中二少女的心血来潮。整个高二,学习中的每次挫折,都像是挡在脚下的一块块石头,经过长时间的累积,终于堆积成无法跨越的石山。而自己,却像徒劳无功的西西弗斯。“人生遇到了不可回避的选择,这个巨石必须要被推动。”

但父母并不理解,认为找个好的物理老师补补课就行。“我跟我妈发了那种看起来比较绝望的话,有点‘再见了这个世界’的感觉”。以此为挟,胡优终于跨越了转科的外在阻碍。高考后,当时叛逆的她想要去体验大城市的生活,“误打误撞”地进入北京邮电大学英语专业就读。

然而从大学第一次英语小测开始,高二时学习物理的痛苦“卷土重来”。无论是写作还是口语,胡优总是落后同学许多,就算自己怎么努力都逃脱不出成绩七十多分的“魔咒”。“我知道完了,我肯定得换一个地方。”

她决定转专业。

因为学校未开设新闻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了唯一选择。第一次,她失败了。第二次,在丰富了实习经历和打磨过自我陈述ppt后,她如愿以偿。

胡优还清楚地记得出转专业结果的那个下午,她正赶在英语专业课前给新媒体中心拍摄新生入校的视频。整个下午,她既紧张又期待:如果转专业成功,她就可以继续这场拍摄。看到结果那一刻,她松了一口气:“人生的轨迹在那一刻改写了。

每一次选择,都是她对现状的勇敢突破;每一次选择,都是她靠近新闻的重要一步。正如【跨界实验室】形容她的那样,“有不怕失败的坚韧又兼具选择无悔的毅力”。

胡优转专业成功后的朋友圈

回过头来,胡优与新传有着奇妙的缘分,似乎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从小,胡优便表现出对事情强烈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家庭聚会上,她爱听大人们讲家长里短,还喜欢刨根问底、不停追问。“你还挺适合当记者的。”姑父这样评价她。

高二时,新闻在胡优的心中变得更加具象,也成为了她枯燥生活和痛苦学习中的一束光,是她的精神补给。她养成了每天用空余的时间收看新闻的习惯。即使每天结束晚自习已过十点,她还是会在B站上浏览当天的时政新闻、国际新闻以及各类新闻评论。与新闻的持续连接不仅拓宽了她的新闻眼界,还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给她带来启发和鼓励。“每当我畏惧行动时,总会想起一句关于台湾问题的时评,‘如果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那么也算是善莫大焉’,然后选择勇往直前。”

同时期,胡优也开始关注深度报道。《深圳英雄》作为一篇纪念在救援过程中遇难的深圳蓝天救援队队员的报道,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其他同学都在埋头复习准备期中考试时,胡优花了很长的时间搜集相关资料、熬夜准备PPT,只为在课前演讲中将救援队的感人故事、将记者的责任和担当分享给同学们。

胡优曾在学校旁的文具店里看到过一个蓝色封面的本子,上面写着:“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为外人说道的理想。

那一刻,她脑海里冒出来一个答案:做记者。  

但实际上,高二的胡优还未对新闻产生明确的认知,新闻理想对她来说也是个朦胧的概念。只是,她自己觉得,转文科是必须要做的“跨界”。

到了高三,学新闻也并未成为她人生的唯一选择,甚至不再被她经常提起。她的新闻理想更多是和向往政治学、社会学、法学这种理想混在一起的。她的高考第一志愿是法学,却在接下来的经历中明确了自己的新闻从业想法。

胡优在波折中探索了广阔的新传领域,完成了对“新媒体”的祛魅,也在这段并非坦途的路上找到了心之所向。

高考结束后,胡优开始定期在自己的哔哩哔哩账号(用户名:轻舟竟川)更新视频内容,分享高中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成为一名“UP主”,是她在新传领域的首次实践。在胡优看来,这是一把“双刃剑”:平台为她提供表达想法的空间,但也让她感觉到了束缚。

她会受到“数据”的影响。虽然做视频的初衷并不在于获得亮眼的数据,但对于不同的视频内容,胡优还是会抱有不同的预期。她很喜欢记录个人生活的视频,这些视频的数据即使“不好看”她也并不在意,回看时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快乐就够了。但她希望自己的干货分享视频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比如分享自己的数学笔记,她会因为收获好的数据而满足,数据不好时也会觉得失落。

但最大的束缚并不是“数据”,而是“凝视”。胡优发布视频一年来,逐渐积累了5000多粉丝。“我感觉自己心底有一双眼睛,时刻凝视着我,提醒我应该记录生活来创造出一些好的内容。它像是他者的介入,让我的创作不像最初时那么纯真。我总是会为错过记录而感到遗憾,也是这种凝视驱使我去寻找记录点。”

她一直在和“凝视”做抵抗。于胡优而言,这是一种精神内耗,让她“没有以前那么想出视频了”。但她也知道,这种“凝视”是一种粉丝投射给自己的监督,在世俗意义上激励她更快地成长。

胡优也曾把做记者、考察其他人的生活、面对面交流,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把新闻与在互联网大厂做运营、产品经理划等号。但实习的经历让她认识到新传实践和理想的新闻职业有一定差距。

2022年暑假,为了让开学九月的转专业更具优势,胡优进入某新媒体平台实习。岗位是运营,工作内容是“二创”,即集合已有作品进行再加工创作。在此之前,胡优觉得运营岗会有很多的创造性,但真正工作后发现,运营像“数字劳工”一样做重复性的工作。

“它的意义已经被咀嚼得不多了,我不过是捡一些别人的边角料来滋养自己。”她觉得自己像在做营销号,产出的内容价值甚微,还要绞尽脑汁地学习“营销手段”。新媒体的运营实习让她完成了祛魅,“没有灵魂,没有热情,感觉在做机器的工作”。那段时间,她一直在自我消耗,感觉传媒行业不过如此。

“新媒体太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了,可能它更加五颜六色,但也很浮躁,深度和人文积淀都不太够。”胡优理解的新闻,不仅是写作者情感的传达;更是给读者打开一扇窗,让灵魂抵达之前不能抵达的地方。“时代在以很快的方式在前进,如果不记录就会无人知晓或被遗忘。我们更需要记者写一些冷静深度的文章让人们思维的脚步放慢。”相比于快节奏的运营,她更喜欢原创的工作。“我在写深度报道时,会把自己的情感编码进了我的文字或者图文中,再传达给别人。单是把自己的情绪编码成文字的过程就让我很享受,如果能够解码被别人理解,这当然是锦上添花。”

胡优一直在探索。她想过很多未来的方向——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也想尝试在电视台做策划或在影视行业做纪录片导演,或是在出版行业工作。但她不知道未来会经历什么事情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她仍然觉得,去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面对面交流,是理想,也是诸多排序里的top1。

参与微电影制作,前排左三为胡优
北邮宿舍楼道尽头的窗户将宿舍楼与外面的平台隔开,从窗户望出去,是北京十月湛蓝的天空。胡优就站在窗台边接受了【第三人称】的采访。

采访中她多次提到,如果不是高二升高三的转科、大一升大二的转专业,她不会想到,会在北邮,在这一个阳台面前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参加跨界、接受采访。

在她看来,高中转科是目前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选择。“我不会后悔。”胡优坚定地说,“如果我没有这么选择的话,可能我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但是并不是与众不同的文科生。”她并非围城里的人,“从一个我不喜欢的地方跳脱出来之后,我其实发现之前不喜欢的事物其实是有可取之处的。”

之前学过的理科或是英语专业知识也会在不经意间有“别样的用途”。比如物理学习中的“二级结论”(指可以直接利用,无需花时间再推导的结论),胡优在学习阅读与收听播客的过程中,听到一个有启发的观点,也会延续“二级结论”的思维,将有启发的观点直接运用到生活中,而不是再重新思考一遍。

她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带给自己的影响。英语专业老师的自由活泼的气质无形中感染了她;英语课程学习也客观上提高了她的英语水平,让她具备了一些跨文化、理解英文著作的能力。

尤其是,她曾旁听过一门通信技术基础的课程,老师以法案和改革历程两条线索来介绍学科脉络。学习传媒经济学的时候,通信课程的学习为她提供了别样的学习范式。看似与新传无关的工科知识,却是传播原理的另一种映射。

胡优曾叩问命运,为什么仅仅是想遵循自己的本性生活竟如此艰难,但最终也感谢这“波澜壮阔的探险”。正是它们,共同塑造了独一无二的胡优。


北邮青年新媒体工作室招新面试,胡优为办公室副部长

豆瓣小组“大学后悔学新传”的小组介绍里,有一句话赫然醒目:没有一本《看见》是无辜的。大部分人的新传梦是从《看见》开始的。只是,对小学的胡优来说,它仅是本有趣的故事书。她背着母亲在午睡时间偷偷阅读,哪怕被抓到而挨罚。这本书被她反复读了好几遍。

成为“新传人”后再度翻开《看见》,胡优对柴静前辈满是敬佩,感慨着“把新闻这个事业和自己的生命镶嵌融合,她很热爱她的工作,很幸福很美好”。

胡优称自己是“新手新传人”,分享了想做的关于长沙年轻网约车司机的深度报道选题,也遗憾目前北邮校园媒体的缺失。采访结束后一天,她已成功提交校园刊物媒体“同框Lighten”的创刊申请,其中写道,“希望像减速带一样让读者思维放松,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慢下来思考人间温情与宇宙浩瀚。”

她说,“在很多平行宇宙中,我还是很感谢自己选择了现在的宇宙,我很喜欢它。”


*以上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END-


系列统筹 | 苏   航 王熙媛 唐妍双

采写 | 吴雨航 刘家如

 编辑 | 唐妍双 

值班编辑 | 苏   航

统筹总监 | 许   愿


推荐阅读


‍‍[1]第三人称 | 离开新传后的第一千零一夜‍
[2]跨界共学实验室4.0 | 面试手记:向往 热忱 多元荟萃
[3]跨界共学实验室4.0丨转换人称,当新传与万物相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