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由撰稿人卢龙恩:在一次次“充电放电”中延展自我 | 关怀记者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在人们的想象中,记者有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专业形象,好像勤奋和能力是做好这份工作的全部,最大的艰难只是不规律的生活和舟车劳顿。实际上,危险、暴力、直面死亡现场等等经历都能给记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和情感投入。而新闻的客观性又要求记者做到“不带感情”,共情和抽离的矛盾加剧了记者的情感劳动付出。

11月9日起,深度训练营将推出「记者节·关怀记者」系列,聚焦记者在工作中遭遇的一系列创伤和艰难,希望通过真实故事和个体经验为记者提供切实帮助和参考建议。

卢龙恩在大理的生活照

代表作品:

《六战考研,26岁女孩走不出的循环》

《我在潮汕做丁克,亲戚让我去看老中医》

《“在家上学”,一场家庭教育实验》

《切除子宫被拒后,我靠节育环缓解疼痛》


“痛经是一种把人按在地板上,用巨大的锤子敲击腹部的钝痛,疼到想骂人,想拿一把斧头从胃以下切掉它。”再次听到采访对象细腻地描述她的痛感时,卢龙恩的小腹突然开始阵痛,似乎自己也在遭受着痛经的击打。
这是一位患有子宫腺肌症的采访对象,病症使得她长时间遭受痛经的折磨。
痛感混杂着的是强烈的惊讶:从未有过痛经的卢龙恩竟因与采访对象共情而得以体验。
对于记者而言,共情采访对象而“生理疼痛”的情况较为罕见,但记者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却常常有迹可循,这也使得记者的工作带有“情感劳动”的性质。
现有研究表明,情感劳动是新闻实践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并可能对记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1]而情感劳动又要求个人“引发或压制情感”,并“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便在公众面前营造一个显著可见的面部表情或肢体行为”。[2]这在常规的新闻实践之外,又给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卢龙恩采访和写作的驱动力是对人的好奇。一些时候,她在与采访者的对话中共享对世界的疑惑,并不断探索新的、未知的议题。

卢龙恩最擅长,也最喜欢做的是人物报道。一篇出色的人物报道,需要记者在细致入微地体察采访对象后描摹出他们的困境。对于卢龙恩而言,这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来更好地理解“他者”的挣扎。

最开始写人物报道时,卢龙恩并没有意识到在采访和写作的身体劳动之外,自己也会付出情感上的劳动。只是觉得自己似乎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情绪共振,进而体会到他们的感受。

在操作《六战考研,26岁女孩走不出的循环》这一选题时,采访对象徐如栩对卢龙恩说:在考研之前,自己的升学经历是顺利的,全市第二的高中、过了一本线的高考成绩,虽然并不优秀,但也算“普通人的胜利”。

但考研却颠覆了她的想法,明明每年都在认真备考,往年真题随便抽出一套都能对答如流,可成绩却都不理想。这六年,朋友们陆续成家立业,徐如栩成为了掉队的那一个,考研从一场考试,演变为维系她自我价值的“救命稻草”。

徐如栩的经历触动了同样陷入困境里的她。

在县城中学里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卢龙恩,考入了汕头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在大学期间她有过几段不错的实习,履历还算光鲜。但是毕业后,她感觉自己的生活好像一直在走“下坡路”。毕业后的几段工作经历,却让她接二连三地遭遇到了职场pua、想法被贬低、个人能力遭质疑等打击,最终不得不走上收入不稳定的“自由撰稿”之路。

在“社会时钟”里落后于同龄人的“六战考研”女孩囿于考研的怪圈中,为一些同龄人早就拥有的东西重新“买单”;而卢龙恩陷入“自证怪圈”里难以逃离。虽然一个是升学,一个是职场,但卢龙恩觉得自己和六战考研的女孩一样,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下坠的生活。

于是,她在文章中写到:“这不仅仅是一个考研故事,其中关乎个人与社会评价体系的错位,关乎人应当如何接受生命中的事与愿违。”

从采访到写作,卢龙恩把自己的经历和女孩联结在一起。采访徐如栩的过程,也是拨开自我伤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消耗情感的。

当面对“主动的情感卷入”,她通常不会刻意疏解,而是让情绪自然流淌。这是自发的选择,卢龙恩借此发挥自己的共情能力,尽可能地接近采访对象,写出动人的故事,带来工作上的成就感。

有时候,她也会借助情感找寻写作的灵感。除非情绪强烈到影响工作,她才会先暂停一会,做点别的事情缓冲一下。对于卢龙恩来说,借助共情能力去完成稿件是“放电”,一篇稿件完成后她又会给自己放松“充电”,她享受这个情感流动的过程。

工作也会带给卢龙恩“被动”的情感消耗。

与机构记者相比,没有媒体机构背书的自由撰稿人,被拒绝采访的几率更高。卢龙恩在社交平台上私信发出的采访邀请常常石沉大海,被挂电话也是常有的事。即便接受采访,采访对象也会表现得比较随意,“看心情回消息”,一个个微小的“拒绝”犹如芒刺在背,不断积累。

选题通过后,当面对有创伤经历的采访对象时,卢龙恩也往往承担着心理压力:这样问会不会对TA造成二次伤害?要是自己的提问让采访对象不高兴,对方的沉默自己该如何应对?

不仅如此,学会面对“审查”,也是一场消耗情感的“修行”。在《“在家上学”,一场家庭教育实验》这篇稿件中,受访者原本提及到对当前教育体制的反思,但为了能顺利发出稿件,只能修改,将系统问题转移到个人身上。在反复修改中,她一度觉得自己失去了语言能力,她不知道用哪个词既能准确地表达真实涵义,又能安全通过审查。

这是一场痛苦的挣扎。“但为了文章能够发布,必须要做一些自我阉割。”

一个傍晚,正在窗边写作的卢龙恩收到了一条来自采访对象王芳的消息,点开一看,竟是一份足足有2707字的文档。

“嗨,你好!很高兴在你的文章里读到自己的故事。你关心这些事(“在家上学”),对故事里的人充满同情,这让我感到很高兴。我想给你讲一些可能对你有用的事情......”

卢龙恩先是惊讶,旋即一股暖流奔涌向她。她只是跟随本能的好奇去采访写作,没有想到会收到如此用心的回复。

卢龙恩收到王芳丈夫回复后发的朋友圈

《“在家上学”,一场家庭教育实验》这篇稿件的采写过程十分曲折,在“联系合适的采访对象”这第一步,卢龙恩就卡住了。

为了找到实践“在家上学”的采访对象,卢龙恩在各类社交平台联系了五十多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被无视”“被举报”和“被拉黑”是常态。“我感觉自己就像房地产的推销员,不管别人愿不愿意,都要给别人发消息。就连我的QQ号,也因为被人举报太多次而被封了。”

挫败感让她开始怀疑自己对选题的坚持,“没人愿意接受采访,我确实也给不了他们什么东西,写出来也不知道有什么价值,真的还有必要继续吗?”直到她联系上了一位组织“在家上学”线上社群的群主,在群主的帮助下,稿件才得以推进下去。

在后续的稿件采写过程中,卢龙恩有了新的收获与反思。学生时代的她,世界里常常只剩下“努力学习”这一件事。可即便考了年级第一,卢龙恩也没有办法摆脱焦虑。似乎只有“一直学下去”,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这些不太在意眼前得失和成绩的家长,让从小处于激烈的竞争与焦虑中无法出逃的卢龙恩重新思考“内卷”的意义,看到了把人生过得松弛一点的可能性。

或许,她也可以不去追求那种非常主流的道路,这对卢龙恩而言,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力量。

稿件发布之后,卢龙恩发了一条朋友圈:“想穿越回去,然后试试看,如果我不那么卷,会怎么样?”

稿件发出后卢龙恩的朋友圈分享

给卢龙恩发来文档的王芳,在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之前,也有着自己的事业,但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事业,回归家庭。在这四方的房子、沉重的家务中,王芳开始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一次,家中的小猫没有在规定的地方大小便,王芳勃然大怒。她的小孩看到之后,跑过去抱住王芳,安慰她。

那个瞬间,王芳并没有感受到温暖,而是觉得自己非常的不体面。

“你们是不是觉得妈妈就是个疯子。”

“不是的妈妈,猫把房间弄得很乱你才会生气的,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把它弄干净就好。”

听到王芳描述的画面,卢龙恩眼眶湿润。“在自己情绪崩溃的时候被自己亲密的人接住”,这种感受,是如此珍贵的人间宝物。总是把自己的目光投向“远方和成就”的卢龙恩,发现自己或许可以从“附近和同伴”身上,找到其他的生命支撑。

曾把在学业和工作上的成就当作自己的价值感唯一来源的她,活在一个真空的状态——只专注自己的成功,对身边的团体保持情感上的疏离。但毕业后的起起伏伏让她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通过“努力”来完成,“成功”也并不是一件百分之百可控的事情。

那个“对于个人成就极端追求”的真空罐在被慢慢打破,对于卢龙恩而言,生活开始注入其它的可能性。

“寻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构建自己的小小同温层。抛开那些远处发生的大事,最能影响你的,其实还是你身边的人。是否能一起没有顾忌地聊天,一起自由地笑和哭,一起互相关怀和照顾,这些都会影响你是否有很好的状态去面对糟糕的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方可成老师的这段话,被卢龙恩设置成朋友圈的背景图。她说,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提醒。

如今的卢龙恩,在大理继续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做着自己热爱的文字工作。这座城市生活成本低、自由气息浓厚,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写稿之余,卢龙恩会去图书馆、酒吧等地方做兼职,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或是去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卢龙恩最喜欢的是戏剧表演,“把自己交出去,让自己情绪随着角色流动”,她很享受这份“超越自我经验”的体验。

卢龙恩在话剧《阴道之道》中

饰演被导师性侵的女学生

这些在情感和价值选择上多元而微小的温润与支持,向卢龙恩点点汇聚,虽细散,却扎实,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深藏在泥土里的那些盘虬卧龙的根系,让拼命向上生长的卢龙恩因为自我被延展而变得更加坚韧和稳固。在一次次与人的对话中,卢龙恩看到了“他者”,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另外可能。

参考文献:

[1]Lei Guo.Effects of Emotional Labor Engagement on Job Burnout: A Study of Chinese Frontline Reporters.[J].2022.

[2]Frank D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J].1987.


*文中提到的王芳为化名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END-

记者节统筹 | 温泓烨 周智珊 梁   栋

系列统筹 | 韩   笑 连钰媛 袁扬洋

作者 | 李奕萱

编辑 | 苗  睿 马子雯

值班编辑 | 王愉捷

运营统筹 | 梁   栋 温泓烨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今天,被看见的是你们 | 2023记者节

[2]无数个前行的我们,值得被记录|记者节预告

[3]天天泛读第八期|黑狗闯入小区,被咬伤女童筹款再起风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