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灵感笔触描摹记者形象 | 视觉组复盘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 深度训练营 #

我们常被五光十色的外在吸引,进而驻足停留、欣赏或沉思;也因视觉感官进而固化对某事物的印象,并为其打上标签。因此,我们试图从呈现效果入手,希望采用更丰富有趣的方式讲述并传递我们的思考。


2023记者节,视觉组以创意融入系列构想,不断打磨出最贴近人心的作品:海报组用设计与图案诠释系列内涵,记者节祝福组以SVG呈现新闻之声,刻板印象辩驳组以互动式组图回应公众对记者之问。


以下是记者节系列参与者手记:


海报组复盘


@刘瑞琦 十二期运营组成员

我是“学媒跨界”海报的负责人之一,这一次海报制作工作,由我和欣怡共同完成。欣怡同学在我之前完成了海报的初稿,形成了海报的总基调。我负责后期的完善工作,在修改海报时,我主要修改了两个地方——第一个是黄色和蓝色交界处,原本是没有联系的两个色块,我增加了彼此交融的部分,这样能够更好的扣住“跨界”这一主题,体现学媒跨界的采访对象是具有“学者”与“记者”的双重的身份,有着“学界”和“业界”两种不同的经历。

“学媒跨界”海报

第二处的修改是在背景上增添了一些文字的元素。第一方面,这种做法可以填补画面中的空白;第二方面,可以让读者在看到这张海报的时候更明确我们这个系列想要做什么,也在某种程度上提起大家的兴趣,激发好奇心,让大家对这个系列有所期待。


「记者节祝福」系列复盘

@伍洋乐  十二期运营组成员

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想做出一个特别的东西。某天在休息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出了朋友曾经给我发过的北辰青年在五四青年节发的那篇推文,形式正是svg。我就特别想做这个形式的推文,就立马和栋哥沟通了我的想法,很开心自己的想法也顺利通过啦~

后来我去网上找这种svg的制作方法,很多社交平台上的留言表示:要么敲代码,要么花一百多买模板。当时的我其实已经做好了敲代码的准备,但好在找到了简易版教程,不过练习的时候也出了很多问题,好在最后都解决啦!

关于记者节祝福,最开始我们是做了问卷收集,在深度营以及各自的朋友圈向大家征集祝福。一开始,我们期待的内容是接地气的、能引起记者老师们共鸣的祝福,但收上来的祝福和我们预想的风格不是很符合。于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共享文档里删改、取舍祝福内容。大家在共享文档里敲出“感觉这个需要删掉”“那就删!”这些话语,感觉跟聊天一样,真的很好玩~

和小伙伴们在共享文档里“聊天”

制图方面大家真的辛苦啦!因为基本上每张图都修改了n次,直到记者节前一天红叶姐突然跟我们说所有的图片都要换掉,每位小伙伴都特别认真负责地修改。包括红叶姐、智珊、栋哥也说要来帮忙,当时真的很感动!最后栋哥和红叶姐陪我们熬到很晚,红叶姐甚至和我们一起熬到了5点。真的很感谢大家!!!很开心所有的一切都有回报~也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做着同一件事情!

@罗彦清  十二期运营组成员

越是深入学习新闻,去尝试采访与撰稿,就越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也就越感受到深度报道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当然也感受到了这个职业许多被忽视的艰辛与不易。对记者老师们的祝福,我们想过许多文绉绉的句子,但是当这些句子真正落到文档里面的时候,我们几个都觉得:这些或许并不是记者人真正想听想看的内容。采访被连连拒绝;采到了很好的内容,结果发现没录音;出门外采下雨忘记带伞……这是每个媒体人一想到就打寒颤的场景,于是我们突发奇想——如果我们的祝福是让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永远不会遇到这些情况,会不会是大家更愿意听到的呢?

联想到了北辰青年今年五四青年节的svg推文,我们决定也采用这种形式来展示我们的祝福:一句一句跳出来的文字,像是一波又一波的声浪,有趣又有互动感。在深度营之后的推文里大概也会有更多这方面的尝试。这篇推文的产出过程真的蛮波折的,当然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惊叹于洋乐、雨辰细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的能力,又被各大高校同学们的投稿之脑洞大开程度逗笑,也被运营组长们的耐心建议、深夜陪伴深深感动……文字呈现形式改了许多遍,最后在凌晨三点拼好最后一张长图的时候,我长吁一口气,倒是很有成就感!

最初版

最终版

@杨雨辰  十二期深度组成员

当时刚在校媒上了有关svg的内培,就想着找个机会练练手,看到洋乐在群里招募就冲了。但其实我的工作更多地是筛选合适的祝福语+制图。

文案内容方面,一开始是征集到的祝福太少了。当时我们觉得大家好像对这个话题没那么感兴趣,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我们几个做推送的同学自己又写了很多。其实这还蛮有意思的,虽然在收集祝福的时候大家有点兴致不高的样子,但最后发出来的推送大家又很有共鸣哈哈哈哈,我觉得可能是收集的时候明确说了写给“记者老师”,但是发出来推送里的祝福其实可以祝福到每一位在新闻道路上的记者或者同学。

说回去,总之我们求爷爷告奶奶式转问卷+自己写文案,最后汇总起来还是蛮多的。后来进行了一个大刀阔斧地删,内容真的在精不在多。一方面是内容要足够有触动性,另一方面就是篇幅要短小,其实有一些我蛮喜欢的句子,因为篇幅原因就被删掉或者改掉了,这也是做这类相比普通图文不同的地方。

之后就是制图。之前做学工的时候没太做过美工岗,对秀米可画什么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ps就更是没怎么用过。制图方面,对我来说首先就是要征服各大制图软件后来因为效果呈现得不太好又重新做了好几版。中间又因为学校里各种事情的冲突,麻烦洋乐帮我改了好几次,最后一版又因为ps狂卡一直弄到五点才弄完。我的队友和编辑们真的辛苦了TT

总之,看到这则推送反响不错真的很开心~是很棒的经历,之前比较少接触到这类内容生产。以及现在已经能熟练制图做推送了,技能点+1!

「记者刻板印象」系列复盘


@陈彬祺 十二期运营组成员

Q:为什么想做这个选题?

A:因为作为一个新传学子,我也遇到了太多“刻板印象”。有人会问“你们是艺考上来的吗?”,有人会默认“你们以后会去电视台当主持人吧”……当然我也听到很多关于记者的刻板印象,我学了新传,与记者的距离更近,更真切地了解这个职业,因此我想:一定要打破人们对记者的刻板印象。

Q:设计或制作过程中有取材于哪些生活故事?

A:记得刚上大学,亲戚好友问我什么专业的,我都羞于说我读新闻传播专业,总是会加一句“它在文学下边的,属于文学类”,他们一般也都不知道这个专业,都觉得我会去电视台工作。另外,只要我拿着相机到街上拍照,路人就觉得我是记者。

Q:绘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A:发现自己真不是个复合型人才,绘画功底不够好,导致出图很艰难;还有就是对推文动画的技术掌握还不够熟练,也降低了效率。
解决办法:如果创作的能力的确不强的话,可以找一张参考图照着画,再加上自己的东西,这样会快很多;推文动画的制作就是要多学多练。

@周智珊  十二期运营组成员

首先,为什么会想做这个选题呢?其实,作为一名新闻学院的学生,也是记者预备役,我经常被人问到:“做记者是不是口才特别好啊?”“你以后是去做娱乐新闻的吗?”“你们不是写写文字动动笔就行?”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一个机会来解释记者的真正工作内容和职业特性。

但板正的解释可能很难让大众接受,甚至加深记者“文绉绉”的刻板印象。于是乎我打算以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形式展现记者会面对的“刻板印象”。

我觉得推文的制作过程也是对“记者只和文字打交道”的一个辩驳吧。虽然呈现的是较短的svg互动,但背后有一系列工作——定题、调查、制图、排版、修正、审核……记者也一样,虽然最后呈现的是一篇文章,但也需要进行采访、调查、写作和编辑等一系列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困难主要集中在制图和排版上。由于我们团队的成员大多缺乏绘画经验,因此绘制记者的形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得益于彬祺的帮助,她为我们制作了精美的插图。最终,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我们成功完成了共计30余幅插图的制作。在实现svg点击展开功能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瑞琦和我一边崩溃一边调试和修改,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个系列!

最后,特别感谢系列的成员和所有支持和帮助我完成这个系列的朋友!



-END-
记者节统筹 |  温泓烨 周智珊 梁   栋
整理 | 王天越 王愉捷
值班编辑 | 刘瑞琦
运营统筹 | 梁   栋 温泓烨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今天,被看见的是你们 | 2023记者节

[2]人们眼中的记者be like…|记者节特辑

[3]无数个前行的我们,值得被记录|记者节预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