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慈善家》主笔温如军:在现场的都是调查记者 | 记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9-05


温如军,《中国慈善家》杂志社记者,从事突发、重大社会事件类的调查类新闻报道。
代表作品:

[1]《吉林浮桥罗生门》
[2]《残疾人证乱象调查》
[3]《二十只东北虎之死》

今年5月13日,《中国慈善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调查|20只东北虎之死》的报道。该报道基于深入的调查和现场探访,揭露了安徽省阜阳市阜阳野生动物园内多只动物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同时指出了园内现存动物所面临的恶劣生存条件。报道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报道发布当日,阜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迅速作出反应,发布了《关于颍东区民营动物园涉野生动物死亡网络舆情的情况通报》。主流媒体纷纷跟进,进行后续报道;多家关注动物权益的公益组织也陆续发声,呼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被圈养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这篇报道的作者温如军,是一位有着十几年新闻行业经验的资深记者。2019年国庆前夕,温如军在国企宣传岗位工作两年后,选择重返新闻行业。重返媒体工作不久,他便遇上了武汉疫情。这一次,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奔赴最核心的新闻现场。五年过去,温如军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感到满意,并决定继续在新闻行业深耕。

深度训练营聚焦《二十只东北虎之死》,对话记者温如军,尝试打开看上去很“神秘”的调查性报道“黑箱”,探究一篇调查性报道是如何诞生的,如何根据“常识”来捋清楚新闻操作思路,如何说服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在前期的案头工作中和现场分别又要具体做什么。

以下是「深度训练营」和温如军的对话:

Q:《二十只东北虎之死》该篇稿件的线索是如何获得的?得到这个线索之后,您做了哪些工作来核查其真实性?

A: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估计,目前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不足500只,远低于大熊猫的现存数量。当时的新闻线索表示有二十只东北虎非正常死亡,那一定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得到这个新闻线索后,我向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等公益组织核实,他们确实知晓这件事;我也曾咨询过当地的林业局,但他们不知道其中具体的细节。

因此我大致判断了这个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和真实性,下一步是给单位报题,选题通过之后立马赶往现场,所有的新闻操作都是这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记者突破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最小的,越快进入现场越好。

Q:在确定要做该选题之后,您具体的操作思路是怎样的?

A:新闻具有时效性,因此在最开始核实新闻线索时就要开始案头工作了。在北京前往阜阳的火车上,我开始搜集公开信息,做背景调查。我们国家的动物园,尤其是以地名命名的一般都是公立动物园。但阜阳动物园是民营的,一家民营动物园出现这么多问题,背后肯定是存在一些纠纷的。我查到动物园的运营方之间确实有官司,后来也在裁判文书网上查到了详细的判决书。判决书中并未直接提到动物死亡,但提到该动物园还没有完全修建好,动物就被运输了进去,并提到了“死了一只长颈鹿”。接下来我确定了目标,即要通过现场采访和业缘关系去调查到底死了多少只动物,它们是怎么死的。

Q:“死亡的野生动物幼崽的尸体至今仍存放于冰柜中,而成年东北虎、非洲狮、长颈鹿、黑熊等动物的尸体,则堆放于一个约10平方米的冷藏室,等待处理。”报道呈现了较多现场观察的内容,当时现场是什么情形?

A:现场是被遮蔽起来的,这便要考验一名记者的现场突破能力,看他能不能接触到核心新闻事实的部分。该选题核心的新闻事实是动物的非正常死亡。线索人告诉记者死了20只老虎以及其他动物,可这始终是别人说的,哪怕是有信息源的交叉验证,都不及记者亲眼见到这些动物尸体有说服力。有了这些动物尸体的现场,后面的内容算是坐实了。

我首先想找到这些动物尸体,除非这些动物的尸体已经被火化或做了无害化处理,那就没办法了。但线索人告诉我,这些动物的尸体都还在动物园内,最终我通过我的关系和经验找到了它们。需要注意的是,不一定要把你了解到的所有东西都写到稿子里,拍到的照片也不一定要全部登出来,比如那些动物尸体的照片,这牵扯到新闻伦理的问题,登出来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不适。

Q:在稿件中,林业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您是如何说服他们接受采访的?

A:总体上,对于这件事,他们有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发声的诉求和意愿。因此,最初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他们也是极力地解释。但不管林业局如何解释,作为一个记者,我都不能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当然也不能呼园方负责人的一面之词,都要去印证,毕竟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的,只有记者是站在中立立场问问题、写稿子和做传播。

每个记者有自己的说服方法和说话方式,一般情况下我是比较真诚地告诉对方他接受我的采访有什么好处,拒绝我的采访则会有哪些弊端。同时记者还要表明一个立场,即我们不是来找事的,而是抱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报道该事件的。

Q:该调查中涉及到了很多与公司股份(野生动物园的经营权纠纷)、法律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操作调查报道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A:在调查这些问题时,通常要用到裁判文书网、企查查等渠道来了解这些主体的工商信息以及相互关系、纠纷等。

Q:在您发表了东北虎的这篇调查性报道之后,很多其他媒体跟进报道,您会和其他媒体的朋友们共享信息吗?

A:除非采访对象特别叮嘱我“不要把我的联系方式告诉别人”,如果是没有特别叮嘱过的话,即使是在我的报道尚未发出的情况下,我都会毫不保留地把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告诉记者同行们。因为每位记者的报道角度都不一样,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Q:吉林村民私搭浮桥收费被判刑,后部分人获无罪释放。对于该新闻事件,您做了一篇名为《吉林浮桥罗生门》的报道。对于此类罗生门式的新闻事件,我们该如何操作?

A:其实所有稿件的操作思路都是类似的。拿到一个选题,首先要把复杂的利益关系梳理出来,其中至少有两方,有时甚至是四五方交织在一起。在明确利益关系后,依据常识对事件进行评估。若这件事违背了常识,便要探究其为什么不符合常识,然后带着这个“为什么”来确定要采访的对象,并把它详细记录下来。抵达新闻现场后,根据捋出来的关系图再去挨个突破采访。

有时新记者在拿到一个选题时会感到心里没底,有点“抓瞎”,但实际上,把这些利益关系梳理清楚之后,一切就清晰了,采访对象也就确定了。动物园的东北虎死亡,肯定要找到经营方和林业部门;吉林浮桥的案子已经判完了,了解因为判决而引起的后续舆情,就需要采访公检法部门。

Q:您刚才提到了操作稿件的“常识”,如何理解这里说的“常识”?

A:常识是对事情的一个非常浅显的基本认知。就吉林浮桥事件来说,首先要采访建桥的当事人,他解释他建桥的目的,但他的话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那就需要走访大量的村民,村民们如果说他收了钱,但只收了一块钱的成本钱,也算合理,但如果一次收取明显超过公允价的话,他的动机肯定就有问题了。

另一个层面,私人能修桥吗?记者要查相关的法律法规,采访专家,询问如果私人能修桥的话,需要什么程序。把这些内容了解清楚,稿子才是成立的。采访中凡是涉及专业知识的,这就要求记者去学习、查资料,和专家聊,向同行请教。

Q:您是如何看待调查性报道和调查记者的?

A:调查记者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但是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和定义。在我看来,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那么客观事实就不存在正面、负面之分,不管是跑线记者还是深度记者、特稿记者,只要把一件大众关心的事情讲清楚,就是一条好新闻,并非是大几千字的文章才叫调查性报道或者深度报道。

首先要讲清楚五个W(注: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然而现在受众已经不满足于此了,大家更想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背后的逻辑和关系是什么,把这些内容写清楚了,才可以称得上一篇调查性报道。其实,每一个在现场的记者都是调查记者,因为他们都要通过实地探访来搞清楚前因后果。只有合格的新闻报道和不合格的新闻报道。只要所有的新闻要素说全了,并且你告诉了大众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发生背后的逻辑关系,才是一个合格的报道。

Q:您重返过积石山地震震后重建的现场,地震之后为什么需要回访?

A:任何一篇报道都不是一锤子买卖,一定要持续性地关注它,尤其是像地震这样的灾难报道。地震发生之初,灾区便会迅速吸纳大量的物资和善款,对于灾区的各种救援、安置,会有很多相关的报道,但是对如何进行灾后重建、灾民怎样恢复生活这些后续最主要的困难、问题的报道也非常重要。

积石山地震震后重访 | 温如军摄

Q:您对于现场的定义是什么?对于记者来说,新闻现场的意义是什么?

A:现场,即离新闻事实最近的地方。比如地震的震中,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方,水灾被困人数最多的地方,你能进入的离新闻事实最近的地方,那便是现场。能在现场是记者最大的价值所在。如今的信息渠道如此发达,其实无需记者告诉大家一些信息,大家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而记者要做的就是在现场把声音传递出去,把真相告诉大家。所以我认为,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记者在现场的价值更能被凸显。

积石山地震震后重访 | 温如军摄

Q:十年的媒体生涯之后为什么想要离开?

A:当时很多记者都在尝试转型。也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人生要学会做不同的尝试。我当时并没有想太多,有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尝试过后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在我转行近两年后,我觉得还是新闻行业比较适合我,所以就回来了。

Q:离开媒体后您选择去国企做宣传,这和做记者时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有什么区别?

A:这两份工作之间的区别太大了,以前做记者工作时比较“自由散漫”,而在企业上班需要朝九晚五地坐班,而且做的事情也不一样,也无所谓说哪一个更有意义。对我来说,我已经习惯了原来的生活节奏和做的事情,现在要从一种模式完全跳到另外一种模式中,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能适应下来,那就算是转型成功了。当时我在企业的办公室坐着,每当有热点事件发生时,我都有第一时间冲去现场的冲动。

*图片源自受访记者

-END-
系列统筹|伍洋乐 陈子桐作者 | 袁扬洋编辑 | 吕宜函值班编辑 | 张雨鑫运营统筹 | 周智珊 陈子桐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对话黄河:“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说得精彩”是我做财经记者的标准|记者手记

[2]对话赵东山:好作品是记者最有效的社交方式 | 记者手记

[3]”蓝洞商业“焦丽莎:好奇心和敬畏心是商业记者的底色 | 记者手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度训练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