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鸡鸣寺因“霉运”上热搜?一文看懂寺庙的正确打开方式 | 文旅口袋书

艺旅文化 艺旅文化 2024-07-03
*所有游学均支持私人定制哦

南京鸡鸣寺,樱花掩映  图源:千图网


这几天,南京鸡鸣寺忽然就上了热搜。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网友们在吐槽自己去过鸡鸣寺后的神奇经历——有说灵验的,说自己去庙里诚心拜过之后,心想事成。

还有吐槽自己倒霉经历的,从鸡鸣寺出来之后,不仅愿望没有实现,反而“霉运当头”。

网友评论截图

在网友们的热情讨论之中,小艺一眼看到了一条角度清奇的微博:


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霉运”的呢?小艺也不知道。但是,佛教寺庙的建筑传承千年,不同的殿宇之间也各有讲究。有朋友因此而抱怨:“去寺里的时候,啥也不懂。去的哪里,拜的是谁都不知道。”


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份佛寺参观简易指南,以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为例,结合其他汉传佛教寺庙,带你了解汉传佛教寺庙的典型配置,教你如何才能正确参拜一家寺庙。


白马寺 图源:携程


当然,既然是典型配置,就不能一概而论。千座寺院千种风情。纵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但是,受限于每座寺庙所在的地域、所传祖师以及经营情况的不同,寺院的制式也是各有特色。



01

佛寺基本配置:伽蓝七堂


最早的时候,塔作为佛陀的化身,是佛教徒们的圣地。因此,早期的寺庙建筑是以塔为中心的。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佛教寺庙的修建受到了中国本土建筑流派的影响越来越深,从以塔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以殿堂为中心。


隆兴寺摩尼殿

 

到了唐宋时期,兴盛的佛教信仰让寺庙的修建迎来了一波高潮,逐渐发展出一种规范建筑形式——伽蓝七堂。但是,这并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规范。佛寺所尊宗派不同,七堂的组成也会不同。


普遍意义上的七堂伽蓝主要是指山门、佛殿、法堂、方丈、斋房、浴室、东司(也就是厕所)。其中,佛殿是泛指,根据其中供奉的佛像或者菩萨像区分出不同的殿堂。伽蓝七堂制禅院一般以殿为中心,主要建筑以中轴线贯穿整个佛寺,中轴线左右两旁对称。




左为简易寺庙图,寺院建筑沿着中轴线两端分布,右为白马寺鸟瞰图


但是,并不是说寺庙里只有这些建筑,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算是基本配置。如果再缩减,像一些小庙中只有一座殿堂,左右配殿都住人的,只能算是“庵”了。



左图图源:《汉化佛教与寺庙》

上海静安寺 图源:千图网

一座寺庙中,除了基本配置,还会包括法堂、佛塔、藏经阁等建筑,并且穿插建立牌坊、香炉、回廊等。简而言之,佛寺重要建筑置于寺内中央部分成一直线排列,而配殿及其他附属设施则置于中轴线两旁。

 


 02

如何参观一座佛寺


📍

入庙第一站——山门

金刚力士护佛法



白马寺山门


 

参观一座寺庙,最好是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参观。而我们走近一座寺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山门。


山门是一座寺庙的门面,由三道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佛教把这座门称作“三解脱门”,即中门“空门”、东门“无相门”、西门“无作门”,取入内三解脱之意。有的寺院有的仅有一门,也可称为“三门”



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如果位置不够,至少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作“山门殿”“三门殿”,走入其中,最先看到的就是金刚力士像。


天津独乐寺山门中的哼哈二将  图源:北京旅游网


在佛教传说中,金刚力士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原本只有一尊,但是中国传统对称思想的影响,金刚力士便一分为二,在山门殿中左右护持。


既然是护法神,力士像的表情就不能太过温柔,往往面目狰狞,做忿怒相。左像怒颜张口,右像忿颜闭口民间根据他们的口型,也管他们叫“哼哈二将”

 

峨眉山报国寺 图源:携程



🔖Tips:

进入佛寺时,一般有不走中门的讲究。这与我们进入祠堂的要求类似,是为了表达谦卑。不过也有说法是因为中门是空门,只有已经出家的僧人才能走这道门。


至于门槛不能踩的讲究,也是与约定俗成有关。《礼记》有言:“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意思就是说去别人家做客,千万不要用脚踩人家的门槛。毕竟是木质的,踩来踩去太容易坏了。


 

 

📍

钟楼和鼓楼

钟鼓之声相闻



白马寺的钟楼和鼓楼


进入山门,便在两旁见到钟楼和鼓楼,左为钟楼,右为鼓楼放置着寺中最大的钟鼓


寺中讲究“晨钟暮鼓”,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钟应之。按时敲钟击鼓,早晚各一百零八通,用以报时,也用来警醒僧众


少林寺钟楼 图源:千图网


🔖Tips:

寺院的钟鼓不能乱敲,因为每一次寺院敲钟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乱敲的话不仅会损害寺庙财物,也会对僧众的修行造成影响。



📍

天王殿

进门弥勒出韦驮,四大天王镇四方

 

白马寺中的天王殿  图源:zol论坛


白马寺中的天王殿位于正门与大雄殿之间里面供奉着明代的夹纻弥勒像、泥塑四大天王像和韦驮天像等。这也是天王殿供奉的一般配置。


我们常见的弥勒,都是袒胸露腹,手持布袋的形象,我们也已经习惯了称呼祂为弥勒佛。但是你知道吗?天王殿中的弥勒,其实并不是佛。


弥勒是佛教中的未来佛,放在山门处,有一入空门得见未来的意思  图源:千图网

 

弥勒虽然被我们称作弥勒佛,但事实上,在佛教教义中,弥勒还只是菩萨果位,以佛的身份出现也只能是在三世佛当中。


因此,天王殿中的弥勒还是菩萨,若是着菩萨装,便是“天冠弥勒”。而我们常见的“大肚弥勒”,实际上源自五代时期一位癫僧,在宋元时期才流行起来,算得上是十分中国化的弥勒了。

 

韦驮天,童子样貌,将军威仪,护持佛法  图源:易车


绕过弥勒,回头一望,便能看到这尊与弥勒隔板而立的韦驮菩萨。韦驮天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身着金甲金冠,手持宝杵,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


天王殿两边供奉四大天王,早期的四天王天经过历代的演变,形象和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图源:昵图网

  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吒

“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身为白色,手持碧玉琵琶,主乐神,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南方增长天王:毗流驮迦

“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身为青色,手握青光宝剑,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图源:昵图网


图源:新浪

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身为红色,手持紫金龙,脚旁花狐貂,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

“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身为绿色,右持混元珍珠伞,左手握银鼠。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图源:昵图网

 

🔖Tips:


一些小寺会将山门殿和天王殿并为一处,此时,四大天王像可能会和金刚力士像一起供奉。但中间供奉的弥勒和韦驮却已经约定俗成。


进门时先拜弥勒菩萨,求合家平安;最后出门拜韦驮菩萨,求家宅平安、出入平安。


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最早的“财神爷”,同时,也是佛教传说中,哪吒的的父亲。


有说法是韦驮菩萨手中杵的拿取方式会代表寺庙是否接待云游僧人,但说法繁杂,没有定论。小艺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这一说法的官方来源,如果有的话,欢迎在留言中告诉小艺哦。




📍

正殿

佛祖坐正中



白马寺大雄殿 图源:马蜂窝


正殿中,最常见的是大雄宝殿


作为目前佛教建筑中最重要的一栋建筑,大雄宝殿一般是整个寺院中最大的建筑,殿中的各类家具陈设也是最为华美庄严,宝盖、宝幢、宝幡等一应俱全。佛前还有各类供具,以供养佛与菩萨。


白马寺的大雄宝殿,但是这尊殿堂并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另外建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宗派的不同,佛殿中供奉的主尊数量都有变化,有一、三、五、七四种情况。


一尊佛


供一尊佛,主位上大多是释迦摩尼,左右胁侍或是两大弟子阿难迦叶,或是两大菩萨文殊普贤。白马寺的大佛殿中供奉的就是释迦摩尼,左右还有殊、普贤二菩萨和迦叶、阿难二弟子等造像。


三尊


横三世佛是释迦摩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李金洋)


供三尊佛为主尊的,叫做三佛同殿,主要有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和三法身几种,其他的排列十分少见,不做赘述。


“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是以空间为区分,意指三佛居于三方不同空间世界,由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组成。其中,释迦牟尼佛,双手仰掌平置于腹前,药师佛持塔或持药丸,阿弥陀佛持莲花。白马寺大雄殿供的就是横三世佛。


白马寺大雄殿中供奉的三世佛,是国内仅有的一套夹纻干漆佛像 图源:腾讯


另一种是竖三世佛,又称“三时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



五尊


泉州开元寺五佛 图源:东海生活

五佛同堂的多见于宋辽时期佛寺,是由密宗发展而来。五尊大佛中,正中供奉的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为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祇。列在两旁的,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不空成就佛。


七尊

辽宁奉国寺 七佛


有些寺院还供奉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彼此接续,是离现世最近的七位佛


除佛像外,大殿左右二壁塑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以展示佛祖讲经说法的盛景。佛坛背后供一菩萨像,多为观音或文殊


🔖Tips:


佛殿是供奉佛祖的地方,所需要求也最多。总结下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注意衣装整洁,不要大声喧哗。

(2)供台上的水果、花烛,都是不能动的,也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上去哦

(3)在佛殿中直视佛像在一些居士眼中是不恭敬的,可以在殿外看。

(4)有的寺庙不允许拍照,拍照前要注意是否有标识,或询问法师。就算允许了,也注意不要开闪光灯哦


 

📍

配殿和前后殿

其他的佛与菩萨


白马寺中的配殿之一——卧玉佛殿,除此之外,还有六祖殿、玉佛殿等  图源:马蜂窝


一般说来,离开天王殿后就会看到大殿了。不过,根据寺院主题的不同,会在左右配殿或旁侧小院里设立观音殿、文殊殿、地藏殿、伽蓝殿等专供殿堂。其中,伽蓝殿供奉佛教发展历史上有“大功德”的人物。祖师殿则多见于禅宗,用以供奉本流派的祖师。



白马寺接引殿  图源:马蜂窝


而正殿的前后,也会根据寺庙需要设立其他的殿堂,以供奉其他的佛像。像白马寺的大雄殿之后,就有接引殿、毗卢阁等其他殿堂


白马寺接引殿内的西方三圣像  图源:途牛


在这些殿堂中,净土宗会供西方三圣,即手持莲花或捏接引咒的阿弥陀佛,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华严宗则供华严三圣,左右胁侍是文殊普贤,主佛像换成了毗卢遮那佛,头戴毗卢帽;还有供东方三圣的,主佛像是东方琉璃药师王佛,手持宝塔,胁侍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

经幢、佛塔与塔林


白马寺齐云塔  图源:搜狗


不同于其他佛教建筑中,塔位于佛殿的后方或者干脆在后山,白马寺的齐云塔位于大雄宝殿右边,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其弟子为纪念他,各自建塔以保存或埋葬他的“舍利”。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塔属于坟冢的性质早期还没有佛像时,佛教徒们常常顺时针绕塔修行。因此,早期的佛教建筑是以塔为中心的。


【点击海报,了解更多关于塔的知识】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县木塔


塔传入中国后,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称为舍利塔。而佛寺的中心也由塔转为了殿堂。但是,塔的原本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许多寺庙中的塔林,便是高僧的墓园。电影里为渲染气氛,常常让和尚将敌人引入塔林,上下翻飞,实在是贻笑大方。


少林寺塔林 图源:千图网


经幢是佛教石刻中的一种。唐代中期佛教密宗传入中土,僧侣们起先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改为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故称经幢。

 

保国寺唐代经幢,图源:艺旅文化



🔖Tips:


绕塔礼拜,以顺时针右绕为宜,也就是佛塔始终在自己的右边。这是表达对佛的赞颂。



📍

法堂与藏经阁

 



白马寺藏经阁 图源:千图网


顾名思义,法堂就是佛教讲经说法的地方,相当于讲堂。一般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一般出现在禅宗寺院,显示它“教外的宗旨。而藏经阁就是存放佛家典籍的地方,位于整个佛教建筑体系的最后方


白马寺的藏经阁内供奉着泰国佛教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收藏有龙藏经、中华大藏经、日本大藏经、西藏大藏经、敦煌大藏经等10余种藏经。



🔖Tips:


如果正好碰见法堂中有师父在说法,一定要记得保持肃静,也不要随意穿梭其中,到处拍照,是很不尊敬的行为。


图源:凤凰网

对于一些大型寺庙,还有一些如僧寮、受戒坛、方丈殿之类的建筑,除了在一些寺院里方丈殿位于中轴线上之外,其他的建筑或在寺院两侧,或位于寺外,都是望名知义又不可轻入者,就不多赘述了。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坐落在山川老林之间的佛寺,庭院重重叠叠,凝聚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丛林掩映下,在山上蔓延永禅意。因此,去寺庙里看一看,也是很多人休闲时刻的一大选择。


去寺庙里参拜时,不如带上这一份指南,对于寺庙怎么逛的问题,我们的心里一定更有底了。



参考文献:

白化文. 《汉化佛教与佛寺》. 北京出版社

周思瑶. 佛教文化空间中的中轴线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

陈迟. 明清四大佛教名山的形成及寺院历史变迁[D].清华大学,2014.

曹如姬. 山西五台山寺庙建筑布局及空间组织[D].太原理工大学,2005.

李桂红.中国汉传佛寺建筑与佛教传播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4):235-237.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艺旅文化 落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近期游学热招,支持私人定制  /(点击下面图片即可进入产品详情页)

【6~7月线路合辑】名额告急!25+精品游学线路等你打卡,错过等一年!


/  艺旅线上课程,均支持回听  /(点击下面图片即可进入课程汇总介绍页)

手机端:左右滑动浏览

左右滑动

电脑端:复制以下链接,至PC端浏览器打开(收藏网页,以后探店更方便)

https://appsdy5dzy98136.pc.xiaoe-tech.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