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企服务|稀土高新区工商联夯实企业“服务之道”,网格化助推民营企业发展走深走实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高新区工商联以“两个促进”为主题,充分发挥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以民营企业“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为抓手,实施点对点、一站式、一条龙等精准化专项服务,切实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促进稀土高新区经济增量提质、发展转型升级。


2021年1-11月,高新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以上,高于全市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60%以上,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



制定方案,明确民营企业服务路线


民营企业网格化服务取得成效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为此,高新区工商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20年制定了《关于推进民营企业“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民营企业网格化服务要围绕“解难题、提信心、送服务、促发展”的要求,构建“精准、便捷、高效”的常态化民营企业服务体系,营造主动服务民营企业的浓厚氛围。


据介绍,网格化服务坚持企业为本、解难纾困,部门联动、合力推进,服务发展、主动作为三条原则。高新区工商联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按照“完整覆盖、便于服务、无缝衔接、动态管理”的要求,将高新区内350多家重点民营企业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网格长和网格员3人左右,分别对相应的网格民营企业进行服务与监管,主动深入企业一线,问政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畅通问题收集渠道,受理企业在权益维护、公平竞争、技术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诉求或问题,并认真进行梳理分类和建档立卡,明确诉求或问题解决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


属于高新区工商联工作职能方面的问题,主动担责,认真落实,及时全部解决;属于高新区管委会其他部门职能范围内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耐心协调解决,确保民营企业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纾困解难,增强民营企业服务成效


能否为民营企业解决难题,关系到服务民营企业的成效。高新区工商联秉承“我为民营企业解难题”的宗旨,让“勤跑腿儿”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围绕帮扶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编发了《高新区抗击疫情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手册》。


6个网格长带领网格员深入伊利乳业、东宝生物等100多家网格民营企业和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进行走访,及时把握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深度了解企业在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诉求或问题,深度了解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并及时建立民营企业问题台账,实行一企一策,有针对性提出帮扶措施或予以解决。


针对投资140亿元的双良集团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协调楼管单位及稀土大酒店、工商部门解决了双良集团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入驻大楼办公,园区大门安装、项目注册变更、项目地块电杆通讯杆迁移及供电线路建设等问题,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建设。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对此,高新区工商联会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深入企业进行走访和对接高新区有色金属冶炼等10多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工作,先后为恒久钢构等9户企业批复了信e池资金额度4.75亿元,企业使用信e池资金1.02亿元,票据贴现3.45亿元;为中鑫安泰等6户企业发放贷款9500万元,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极大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状况。


对于企业反映的接种疫苗难的问题,高新区工商联多次与区防疫指挥部对接,并正式行文请示,最终疫苗接种难题得以解决。电力紧张一直是企业面临的困难。对此,会同企业多次去到供电部门对接沟通,汇报企业的发展情况,最大限度争取供电部门支持,解决了大地熊等10户企业的用电诉求。针对网格民营企业家的身体健康和子女入学难题,启动“绿色通道”服务,组织医疗机构完成了近70名民营企业家的高端体检工作;协调教育部门,解决了震雄铜业等10多名有诉求民营企业高管子女的入学问题。截至目前,收集民营企业问题200多个,解决190多个,推动了企业发展。




解读政策,铆足民营企业发展动力


民营企业是否了解惠企政策,是否运用惠企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经营成效。高新区工商联把政策服务作为企业服务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为此,各网格员在走访网格民营企业时,注重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注重积极解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注重大力宣传《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和自治区、包头市以及稀土高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把最新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惠企政策第一时间宣传到企业,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灵活运用政策,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为提升网格民营企业运用惠企政策的能力,组织举办了中国职业经理人大讲堂、数字经济交流研讨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候云春、中央财大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韩复龄以及华为中国战略营销专家吉义等开展了减税降费、技术创新、资本运作、投融资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惠企政策培训,英思特稀磁等100多户网格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提升了民营企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了企业做强做大。


与此同时,还开通稀土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惠企政策”微信平台),把自治区、包头市和高新区2018年以来的科技、金融、创新等200多项惠企政策予以集中公布并在走访网格民营企业中予以宣传解读,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注入了动力。


惠企政策微信平台截图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服务满意度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新区工商联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责任感,按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快捷键”,切实增强了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当好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和“店小二”,实现对民营企业服务的全方位,做到了“民营企业吹哨、网格员报到”。


据悉,在服务民营企业工作中,高新区工商联健全和落实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联审联批和投资代办服务举措。推动实施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推动相关部门启用“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减少工业项目审批环节,加快了工业项目审批速度,工业项目全程审批时间由30天缩短为最快6天,实现了“签约次日挂地,拿地即开工”的工业项目审批新模式,跑出了高新区工业项目的审批“加速度”。


此外,高新区工商联还建立网格化服务微信群,线下走访、线上沟通,使民营企业能够随时随地找到网格员,实现服务民营企业零距离,以最优的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征求企业意见”活动。向民营企业发放了《征求企业意见表》,收到29份企业诉求和建议,由各网格员与企业主动对接沟通,解决企业诉求26个。开通了“政企互动”平台,民营企业可随时通过平台反映诉求或问题。健全了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出台了《稀土高新区关于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意见》。


2021年3月3日英思特、大地熊、堇创科技3个项目“拿地即开工”预审会




来源:高新区工商联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