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人效果|严密监控背后的逻辑

科普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大家可能在一些影视或动画作品中看到过类似的世界设定:


政府高度控制人民;监听、监视潜在犯罪人员;如果设定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世界,甚至会监控国民的思想。


电影《窃听风暴》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度不自由的国家中展开。


看到这个名字,如果你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好莱坞大片的想法,也许会大失所望。实际上,按英文版片名直译的《他人的生活》,可能更贴合这部电影风格。


英文译名《The Lives of Ohers》


电影开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做了直接陈述:1984年的东德,开放政策荡然无存,人民被「史塔西」,即东德国家安全部,严密地监控起来。


正如龙应台在《活过底片的世界》中所描述的20世纪德国最壮观的「大河文学」:


这部作品有一百公里长,每一公里大概有1000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其中18公里是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11公里是「坏分子」的活动细节,剩下的70公里嘛,还不清楚是什么。


作者的名字是「东德公安部等」,「等」包括85000名秘密警察和数十万名埋伏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线民」,作品里的主角,是东德1700万人口。


整个社会因为这种严密监视而生活在恐慌之中。


电影的男主角,并不是什么政要或者是反叛分子,仅仅是被「史塔西」怀疑「并不像表现出的那么清白」的人。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作家,甚至在柏林墙倒后,才了解到自己一直处于被监听的状态。


男主角整整两摞的被监听记录


然而整部影片中,「史塔西」和其他政府官员们并不觉得这样的监听有任何不妥当。他们认为,如果不进行监控,易受煽动的国民会被西德的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唯有自己去担当信息的筛选者,过滤潜在的风险信息,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


实际上,不仅仅是处于特殊时期的东德,很多时候管理者都会默认自己是理智的、有分辨力的,而普通人往往容易被外界信息污染迷惑。这种高估自己、看轻他人的感知,以及由这种感知引发的行动统称为「第三人效果」


「史塔西」认为只有「你我」可以掌握大权


第三人效果虽然是从社会心理学提出的发生在个人的微观效果,但由于涉及人们对他人意见行为的判断,也会对议程设置等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民意和政治的进程。并且,人们在政治选举、诈骗信息、电视暴力内容等大量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发现了第三人效果,说明了它具有的普遍性


毕竟,安全部「史塔西」不可能因为某一个人的个人意志就一直存在,甚至发展成为整个政府中最令人恐惧的部门。正是因为政府中的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监听和监视是有必要的,「史塔西」才能壮大。


普通民众对「史塔西」的见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三人效果很像是一种偏见,被影响者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影响了。大到各种文艺作品的限制令,小到父母严格规定孩子上网的时间,都有第三人效果的渗透,有时我们自己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尤其是媒体工作者、广告公关从业人员、执法者等群体对于传播效果的判断和决策,经常会受到第三人效果的影响。

        


所谓「被毁掉的一代」


这样的触目惊心的「毁掉体」曾一度席卷朋友圈。最初,我们是「被拖延症毁掉的一代」、「被碎片化毁掉的一代」;后来甚至会被奶茶毁掉、被面膜毁掉、被短视频毁掉……二十多岁的人生就这样被宣告全面崩坏,甚至成为了社会风气恶化的一张证明材料。


「毁掉体」会成为一种爆款模板泛滥,除了后期众多营销号的刻意渲染、推波助澜,其间也免不了第三人效果的作祟。


或许是出于作为前辈「可能存在的」提升自我感受的优越感、未来无法掌握的失控感、面对现实社会的焦虑转移等微妙而复杂的心态,原本是代表最新锐力量、处于正在进行时的「这一代」,却总是被认为是「脆弱、垮掉」的一代。


随着第一批零零后的成年,「被毁掉」九零后小伙伴或许反而松一口气,毕竟这个「锅」已经转交给了千禧一代。



赶紧保存今日笔记吧~


参考书目:

刘海龙. 大众传播学:范式与流派[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12—217.



【往期热文推荐】

本周公关大事件 | 10.22 — 10.28

“中国锦鲤”背后,支付宝不做无准备的营销

本周公关大事件 | 10.15 — 10.21

「却道天凉好个秋」--传说公关周年回忆

拟态环境 | 生活在「楚门的世界」


 文案:张天伊 张雅迪 

排版:张天伊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