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 | 你听得到别人的声音吗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尴尬时刻。
几天前小编和朋友的对话
姚晨?朋友圈?让我来看看我的朋友圈······
只有黑洞出没的朋友圈???
和好朋友的对比了朋友圈和微博,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一起玩乐,一起上学,曾经以为知根知底的亲密无间,原来连接收的信息,都可能会天差地别。
左图为死党朋友圈 右图为小编朋友圈
实际上,这样的差异在生活中不计其数。有人追逐影视圈而对人类新发现一无所知,有人沉溺黑洞脱节娱乐潮流。网络空间充满了熟悉的信息,展示着重复的观点,我们只看自己想看的内容,听想听的声音,久而久之,就像班级里的一个个小团体,各自探讨各自的话题,像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不再与外界信息接触。
信息茧房的世界里,人人都是一座孤岛
「我们只听自己选择或可以愉悦我们的东西。」《信息乌托邦》中,哈佛教授凯斯·桑坦斯这样阐释「信息茧房」。
信息爆炸的局势下,人们习惯过滤掉自己的烦恼,也无意识地缩窄着自己的眼界。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往往源于个人心理的需求。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就提出「个人差异论」一说,指出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心理状态不同,对外界信息所作出的反应也势必存在差异。而心理结构的形成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长的环境、社会经历和教育,都会助长我们在思想上的差异。
不同心理使人有不同选择
在此差异的基础上,人自然会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当新信息来临时,基于满足偏好和停留舒适区的心理,人们往往容易有选择地接触、关注与自己原有观念相符、有便于自己记忆的内容。
就是在「个体差异+选择性接触」的心理作用下,我们接收熟悉又重复的「个性化」内容,对其他领域知之甚少,逐渐丧失关心,主动成为了「信息茧房」的缔造者。
「我们只相信自己选择的东西」
面对一个个茧房的「异军突起」,媒体便有机可乘。从最开始「根据客户爱好制定版面的个人日报」,互联网3.0时代的茧房环境中,社交媒体正轰轰烈烈地展开算法推送。
「用数据掌控心理」。算法推送看似天马行空,却正在信息茧房中演变为常态。仔细回想,B站推荐的视频是不是总戳你心,今日头条的推送是不是就是那几个类型?就连微博话题,都几乎是神仙队友的身影?
2013年Netflix纪录片《魔鬼藏在同意书》中,指出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体,甚至是Amazon之类的网购平台,都会记录下用户浏览的内容和个人信息,经数据分析,为用户匹配「戳心」的推送内容。
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面前暴露无遗
类似这种被动式的「个性划分」,逐渐成为使用社交app的必须流程。面对机器安置的选项,我们选择「兴趣」生成首页,开始提前给自己和身边的事物下好定义。
「美妆达人」只看口红试色vlog,「文学才子」在豆瓣上读同类的书,微博刷的超话千篇一律,打开今日头条也是翻同质化的资讯。一天过后,放下手机,充斥片面内容的环境里,我们沾沾自喜地总结:「今天,又是关注世界的一天」。
可见,大数据时代的算法推送,另一方面,是对「信息茧房」的强化。
不同的B站用户,主页界面也几乎不同
强化的茧房环境下,越是自我封闭,感知和辨别事物的能力就越低。越来越多的人不接受质疑,不参与讨论,以主观兴趣作为评判新闻是否有价值的标准;同样,对尊重和爱的需求,也容易变得虚拟化,甚至有时陌生人的点赞, 都会被当做人际交往的关怀。
可当孤独和挫折来临时,真正能让我们成长的,并不是一味的安慰或肯定,而是在懂得接纳自我和包容他人后,去收获一个更大的世界。
信息受封闭后,我们很难再去真正了解他人
从更大的方面来说,一旦人人失去开拓视野和建立联系的耐心,社会粘黏性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我们不愿想象过年的饭桌只剩低头沉默,网络空间里只有掐架和争执,社会文化没有连接与共通而走向分化和衰落······
「网络就是让熟悉的人变得疏远,让疏远的人感觉
与你很亲近,但其实本质还是疏远的。」——柏邦妮
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写道:没有一个心灵,会因为离群索居而获得解放。
剥离了共同经验的传播机制, 必然会给个人乃至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提升媒介素养,跳出惯性思维开阔视野,我们才能在个性发展的同时,实现多元观念交互,进阶真正的人文关怀。
毕竟,打破「信息茧房」,不仅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也是为了保留我们当下真实的世界。
快把今日笔记保存吧
【往期热文推荐】
文案 | 刘思怡
排版 | 刘弋立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