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以翔猝死事件:你认为浙江卫视可靠吗?

深度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传说」梳理


11月27日凌晨两点左右

有网友传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昏倒,并被送医抢救。11月27日-28日该事件的详细梳理请翻看相关文章:高以翔猝死事件:为什么我们对浙江卫视声明不满意?


12月2日18点45分

@高以翔吧官方微博发文,二十问浙江卫视,对于浙江卫视为何没有在第一时间救人等诸多问题向浙江卫视提出质疑。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12月5日17点37分

@浙江卫视中国蓝发表题为《对不起,我们没能守护住最好的以翔》的文章,表示《追我吧》节目将永远停播,同时详细回答了网友针对事发当时的情况的质疑,称节目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对高以翔进行了抢救。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12月5日17点39分

《追问吧》节目导演发声,称“有些人就是这样,宁可相信所谓坊间流言,也不相信一个省级媒体的官方发言。”


12月7日8点33分

高以翔公司紧急声明,提醒粉丝“有人以收费代购花束及直播现场的方式敛财,这样的商业行为感到遗憾”,再强调“会场谢绝鲜花礼物,要悼念可将心意写在纸上折成纸鹤寄到公司”。网上还出现送礼追思高以翔的集资,其后援会也称:“未开启任何集资群,提醒大家注意个人财产。”


12月7日18点15分

有传言称华少将退出浙江卫视,@Host华少发文称“我的家在浙江,离开并不是我选择的方法,会带着歉疚和感恩的心前行”。


12月8日20点22分

@遇见王沥川发声,称“如果好人不能再发声,我们的世界将一片漆黑”。


12月9日21点13分

高以翔工作室微博@高以翔studio发文通过微博感谢粉丝寄送的千纸鹤,并表示因为收到的包裹数量较大,所以定于12月10日中午12点截至接收千纸鹤,但粉丝仍然可以拍下千纸鹤的照片,上传留言,工作人员将尽力在告别前将大家的心意转达。


12月10日16点54分

微博用户@tanlina发文,以#医生谈高以翔抢救问题为话题,称现场如果存在救护车,120呼叫中心是不会再派其他车辆的,质疑浙江卫视对于当晚2点钟出现的救护车是第三辆的说法,该质疑引起了网民广泛关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12月12日03点50分

微博用户@皮pika卡Lx发微博爆料,曝光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录音,语音中称“浙江卫视就是没有及时救援,又死不承认”,质疑浙江卫视的冷漠。


12月15日

高以翔追悼会在15日举行,现场播放了高妈妈给儿子录制的一段话:“G,你是我的天使,你是很棒的孩子,我们都很爱你。上天把你安排给我们,如今上天有新的安排,把你带走”、“请你放心,不必牵念,我们都会好好的生活。



「传说」分析


针对浙江卫视官方声明引起网友广泛质疑,本文试图通过叙事学理论,运用可靠/不可靠叙述者的区分来对此事件进行分析,以探求公众对于浙江卫视官方声明不满的背后原因。

 

01

为什么浙江卫视是不可靠的叙述者?


“叙述者”在叙事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任何叙事虚构作品中都存在至少一个叙述者,整个故事是通过叙述者来进行表达的,而不是由作者或导演面对面直接讲给受众听。


图为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整个故事是由晚年的Rose所讲述的,即她是故事的讲述者,她将故事讲给那些寻找海洋之心项链的工作人员。


在叙事虚构作品中,叙述者与真实作者之间必须作出严格区分。叙述者所讲述的经历或赞同的观点并不能和作者本人之间划等号。著名作家严歌苓曾说“能写好性爱的作家所写的爱情是最有深度和力度的”,这也是她曾在开始创造小说《人寰》时所秉持的态度,即以最不保守、最无偏见的态度去写。但是当她真正写作时却做了些割舍,因为会害怕读者将小说中“我”与严歌苓本人联系起来。

 

图片著名作家严歌苓,她的作品大多涉及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代表作有《芳华》、《小姨多鹤》、《陆犯焉识》等


在一部作品中,是存在一套作者想要表达出的中心思想和价值规范的。所以,如果叙述者所讲述的价值观念与作品相符,那么他就是一个可靠的叙述者。如果不吻合,则相反。


但是在网络公共事件中,当事人对于事发情况的描述深受其立场、利益、视角等因素的限制,其提供的故事版本必然具有局限性。但是其背后又不存在一个先验的作者所赋予的价值规范作为标准去衡量,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一个更宏观的标准去判断,这个标准应是社会公众所达成的共识,符合公共伦理的要求,并且要不断地经受公众的质疑与检验。

 

2007年,陕西镇坪县宣称一农民周正龙拍摄到了华南虎,但是却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事件最终以周正龙被判处诈骗等罪告终。


在高以翔事件中,浙江卫视针对高以翔倒地之后的事发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称自己在第一时间便展开全力进行抢救。但是我们却发现公众并不相信,他们在不断提供与浙江卫视不同的故事版本,这也引发了网友们不断地质疑,以及对事件终极真相的探寻。但是浙江卫视并没有就这些质疑摆出有力证据去证明自己,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其被网民们视为“不可靠叙述者”的原因。


02

可靠/不可靠叙述者的三种类型


对于可靠/不可靠叙述者的类型,詹姆斯·费伦与玛丽·帕特里夏·玛汀从不可靠叙述轴出发,进一步将不可靠性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发生在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可靠描述,发生在伦理/价值轴上的不可靠评价,发生在知识/感知轴上的不可靠解读”。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可以表现为一种以上的方式,但并不一定需要同时在三个轴中同时体现。


图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中年的派在讲述自己与一只老虎在海洋上漂流了227天的传奇经历。虽然我们对事实会产生怀疑,但是对于故事背后体现的价值,我们却深深地感动。


针对网友对浙江卫视的质疑,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对于浙江卫视不可靠的判断主要集中在事实/事件的不可靠描述中,大家对于事发当时浙江卫视究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对高以翔进行抢救出现了巨大分歧。但是浙江卫视在声明其他部分中对于此事表达出的歉意与自责,网民基本上是持接受态度的。


03

 叙述者可靠性的连续轴


可靠/不可靠叙述者并不是严格的二元对立的,一经判定就不可变动。这样一言以蔽之会导致过于简单与绝对化。相反,在可靠性与不可靠性这一对立的两极之间,存在可以移动的连续轴,叙述者在其间的位置是在动态变化的。在阅读文本时,我们随着叙述者的讲述也在不断调整我们对其的判断。

 

图为话剧《祥林嫂》剧照,改编自鲁迅著名小说《祝福》。文中主人公深刻地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赢得了读者的信任与同情,但是在文末面对祥林嫂向他询问“是否有鬼”时,主人公却以一句“说不清”搪塞过去,并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而开脱。


以浙江卫视的官方声明为例,声明在一开始提到“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和自责之中。我们深感对不起以翔,对不起高爸爸高妈妈,对不起所有爱以翔地的人”、“表达了悲伤和愧疚之情,并承诺承担相应责任”,这些表达显示出浙江卫视认真道歉,及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我们读到这里,对于浙江卫视的回应是比较满意的,此时浙江卫视是一个可靠的叙述者。


但是在之后对于事发现场的回顾中,浙江卫视称“发现异样后,跟随导演即呼叫现场待命的救护车”、“倒地后1分46秒,现场待命的宁波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并开始实施专业抢救”、“每次节目录制现场都备有专业医疗保障团队,凌晨2点赶来的救护车是第3辆,没有使用,空车返回”等表述,读者看到这里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网民对于这一描述是有不同的版本的,有网友质疑“120呼叫中心在派出一辆救护车后是不可能继续派出其他车辆的”,甚至还有据称现场的工作人员对于事发当时情况的描述的音频佐证。



而浙江卫视对此并没有进一步作出澄清与解释,使网民对其质疑愈演愈烈。网民对于其态度又转而滑向了不可靠的一段。


虽然文末对于高以翔的不幸离世再次表达了歉意,但是并没有对网友的不满进行及时准确地澄清,所以并未再次扭转公众对于其不可靠的认定。


04

讲述不利事件无需恐慌


我们在此不对事实真相进行猜测,但是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浙江卫视希望将自己表述为可靠的叙述者,可以如何做?


叙事作品中的叙述,通常是一种事后行为,叙说已经发生的事。所以,当作为故事人物的叙述者在回忆时,我们必须要对同一个人物的“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进行区分。叙述自我即事后回忆时的自我,而经验自我即事发当时的我。不同时刻所体现出来的不是同一个我。这就意味着,作为叙述自我,大可不必将经验自我所犯下的错误进行掩盖,而是可以选择主动表达,并进行一定的反省与思考,从而重新恢复可靠的叙述者地位。

 

水滴筹扫楼事件被曝光后,其创始人沈鹏在微博发文致歉,声称:“再管不好,我愿把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他在文中坦诚地指出了水滴筹目前存在的问题,其事后不回避问题的真诚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公众的原谅


具体到高以翔事件中,浙江卫视在时隔数日进行事件还原时,可以选择将事发真实情况揭露出来,但是在梳理完之后,需要表达出作为叙述自我对于此事深刻的悔恨与自责。虽然事发当时出现工作疏忽而将自己刻画为不可靠叙述者,但是叙述自我此时对于此事的真诚态度会缓解公众的愤怒,并进而寻求公众的原谅,以重新成为可靠的叙述者。所以,虽然浙江卫视的声明中从始至终都在将自己表达为没有任何问题的可靠叙述者,但是却没未有效回应公众质疑,反而落得了一个冷漠无耻的评价。

 

05

在对话中共同把握真相


对于此事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便是:从作者的眼光出发,作品的成功阅读意味是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作者的信念与规范。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伦理和价值判断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必须要充分注意到读者是否会接受,这便需要通过不断的对话与协商来进行,这也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取向。


在网络公共事件中,那种操控一切的绝对叙事权力已然被消解。对于故事最终的“真相版本”,我们正确的态度便是既要对真相负责,也要在对话中共同把握真相。这就意味着我们急需要发现事实与讲真话的勇气、智慧与能力,也要在与公众对话和协商中共同认识与解释真相。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谭君强.叙事学研究:多重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3]李红.网络公共事件:符号、对话与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胡百精.公共关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往期热文推荐】

本周公关大事件 | 12.9—12.15

央视评李子柒,你为什么喜欢李子柒?

姐夫李:公关人如何从小事件中挖掘大议题?

本周公关大事件 | 12.2—12.8



 主笔:李绍宾

 排版:李绍宾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