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读书会第八季来啦!
编辑 · 校对 | 邵叶凡 陈银儿
上一季,我们读李普曼、谈论福柯
也讨论猫咪何以可爱、人们如何“观看”
这里还是吃瓜前线、唠嗑大会
每一次观点的交锋里
都有我们各自的视阈、故事与情绪
是的,这里是——
AD学院周日神秘组织
学术经典非学术讨论基地
看书困难症互帮互助群
传说读书会~
正如黑塞所言
或许所有的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
但是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
新一季书目已准备就绪
快来看看本学期的书籍预告吧!
(注:文末附有第八季全部电子书资源)
第一期 10月10日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作者:程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01
ISBN:9787520336956
“读书的料”一词总结掩盖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经历,他们的人生没有隐秘的角落,但是有无数个隐秘的故事。个人命运的改变、家庭的希望、社会阶层的流动,这本书记录农家子弟的个人成就,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通过展现这些中国农家子弟的文化自主性,剖析循规本身的创造性及其与文化生产的内在关联,本书突破了“底层缺乏文化资本”这一为学界默认的观念,提出了底层文化资本理论。
本书也特别关注了这样一种文化生产的暗面,直面了“子不承父业”的阶层跨越之旅对个体道德、情感和文化世界的冲击。
主讲人:梁亦昆
梁亦昆
中国传媒大学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级互联网信息 研究生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在就要做什么样的事
第二期 10月17日
《知识分子的鸦片》
作者:【法】雷蒙·阿隆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ISBN:9787544727013
译者:吕一民 顾杭
雷蒙·阿隆(1905—1983),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著作达四十多本,论述主题从历史学、社会学、战争研究到法国的文化和政治前景,十分广泛。同时,阿隆还是一位政治评论家,为《费加罗报》撰写政治评论达三十年之久。
《知识分子的鸦片》出版于1955年,适逢二战结束、冷战伊始,法国经战后重建,经济快速增长,经历“光辉30年”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在法国知识界的“左倾”浪潮中,秉持保守主义立场的阿隆成为异类。他质疑理想社会的“神话”,对宗教式狂热持否定态度,对知识分子所处的身份进行反思。
主讲人:李子昂
李子昂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2019级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本科生
每年七八月,你可以找我伏击野猪渡河。
第三期 11月7日
《第二性》
作者:【法】西蒙·波伏娃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4-1
ISBN:9787506806985
译者:陶铁柱
女人,为我们熟知而又陌生,自从地球有人类以来,她就称为永恒的主题,备受人们的赞誉、诅咒和诋毁。《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
在这本书中,作者和所有读者一起探讨关于女性的话题,揭示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包括生命的自由、堕胎、卖淫和两性的平等。
主讲人:梁键如
梁键如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0级新闻与传播 研究生
探索世界是一种浪漫。
第四期 11月14日
《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项飙/吴琦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01
ISBN:9787532176953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项飙教授以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可谓字字“诛”心,句句箴言。
如同许多简介所言,这本书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而“提供一份对话实录,给出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是它公认的厚重价值。
把自我作为方法,是一种怎样的方法?什么是乡绅气质?年轻人真的不关注大议题吗?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做好学术研究?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陪它走完,我们一起找答案。
主讲人:李玉婷
李玉婷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0级新闻与传播 硕士
脑子是鱼,想象力是海洋。
第五期 11月28日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
作者:【美】班杜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2-01
ISBN:9787561727706
译者:林颖等
为什么新生儿会模仿成人的行动?成人的行动又是如何形成的?班杜拉在《社会认知论》中对人们如何通过观察别人来逐渐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进行探讨。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概念进行了内在心理机制分析,让你直呼精妙。
主讲人:张炙尺
张炙尺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0级新闻与传播 研究生
天天开心!
第六期 12月12日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作者:【美】 N.凯瑟琳·海勒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ISBN:9787301280768
译者:刘宇清
“你凭什么会梦见电子羊--后人类在我们之中。”
当人本主义的夕阳徐徐落下,继续照耀人类的光源将会是什么?然而无论如何,在凯瑟琳·海勒的视角下,我们作为“人类”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我们终将成为后人类,或已然成为后人类的一员。
凯瑟琳·海勒尝试在众多领域和理论派别中腾转挪移,并将我们引向一个问题,“人类身体中的信息在摆脱原载体后,人类是将摆脱肉身之苦,还是会致使自我消解?”
或许你对她的观点嗤之以鼻,但当人类身体越来越成为被自我和他人掌握、调控的对象,被各式工具约束、控制时,我们所有人都应再次观察自身所处的境地,思考我们当下的存在形式会被替代与否。而在迭代之后,人类可能需要准备好与其他生命形式共享这个星球甚至人类自身。
主讲人:张阳
张阳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19级公共关系学 本科生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
第七期 12月26日
《再度发言:论社会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
作者:胡翼青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
出版时间:2007-05
ISBN:9787500076810
“敢问这位‘后浪’,你一天的生活是啥样的?”
上课狂饮BeeCoffee(便利蜂),实习秃头996,学校“卷”出龙卷风,公司跟着“系统”走。
数据为王、信息过载、技术猛进、人文滞怠……社会转型时期,新一代人正同时面对技术、经济高速发展的福利与隐患。就像狄更斯所说,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当对数字的狂热开始反噬,重拾人文关怀成为社会各界努力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社会学、人类学视角,去关注大背景中的个体,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
2007年,还在攻读社会学博士的学者胡翼青写下《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这本书,努力将关注人类主体性的人本主义范式带回传播学科的建设中。
关注边缘人、社区社群、自我身份,热衷公共议题,强调田野调查,这批“特别的”学者活跃于工业革命后,因不关注战时宣传控制被主流排斥在外,却也秉持着以人为核心的理念,为人类城市研究开枝散叶。
同样处于科技被神话的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前辈们是如何观察人类,思考并解决社会问题?融入人文关怀的传播思想,是否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数字时代的种种现象?
主讲人:刘思怡
刘思怡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18级公共关系学 本科生
今天的小刘也依旧很装模做样【旺柴】
由于硬件条件有限
同时保障讨论深度和自由度
我们只采取线下讨论的模式
请大家扫描下方管理员二维码加群
每期读书会前将在群中发布预告
通知活动时间和地点
学期的尾声也会有深度书评推送
敬请关注!
上图为传说读书会管理人员微信二维码,欢迎大家扫码添加~
添加时请备注学校+专业+姓名
审核通过后将邀请加入传说读书会微信群
文中图片与书籍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期书目电子版
(提取码:63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