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是共享 | 社恐时代,敢不敢做一个“社区青年”?
文案 | 刘思怡
推送排版 | 华迪、刘炫
Media love(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是传说公关的科普专题,聚焦00后的生活迷思和有趣日常,借助“传播学理论分析社会热点现象”的形式,探讨数字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自疫情开始缩小人们的远行范围,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人开始尝试共居、共享的“社区式生活”,因此,在Media love的第8篇文章中,我们将借助思想家杜威“经验共享”的传播思想,去分析“共识社区”这一概念,希望能打开你对生活方式议题的另类想象~
“长大后独居or共居,
哪一种是你的理想生活?”
自诩“路上见到求求不要和我讲话”的社恐人士,在loft里快乐自闭曾经是我大学初期的梦想(说的就像租得起似的)。而直到亲身面临毕业,我才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选择了一种“共居”的生活方式(合租),合作布置住所,或住进同龄人较多的社区,亦或定期组织剧本杀、读书会等等。
这种生活方式的兴起激发我重翻了近年的《大社交趋势》。在这份针对中国年轻人社交生活趋势的报告中,“社区回归”首次成为新一代青年生活的关键词[1]。这个词原指新冠疫情中居住同一片区的居民互相帮助,而到后疫情时代,它逐渐在大小城市青年的实践中发展成一种“基于共识而共享、共居”的生活方式,最典型的案例如青年空间/社区。
“抱团取暖”的现象并不是空穴来风。一方面,持续两年的疫情使个体长期忍受孤独的、原子化生活;而另一方面,房价物价涨浮使“打工人”不堪重负,“内卷”、“空心病”等热词折射出年轻人自我价值和意义感的缺失,加之互联网环境又充满对立,物质精神的双重焦虑中,部分年轻人决定通过联结改善社会生活。
各大城市兴起的青年社区招募公告
图源 706青年空间
文艺爱好者聚集地(706青年空间)、绿色乡社生活(福州家园计划)、创业实践(北辰青年)、共享办公楼(长沙P8星球)......“社区(Community)”的内涵早已不限于学者费孝通“基于土地、亲缘的传统村落”的译用,在当下,它更偏向一种共识社区(Intentional Community),即以友谊/趣缘为纽带,成员间秉持相同理想和信念,共享经验与知识的精神共同体模式[2][3]。
当代青年的共居生活、办公空间
图源 ©META-工作室
然而有趣的是,这种看似新颖的“非物质式”的社区构想,其实早在100年前,美国社会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中就得以显现。作为该学派先驱的约翰·杜威,正是最早将传播定义为经验共享,并倡导用“传播(Communication)构建社区(Community)、大共同体(the Great Community)”的学者[4][5]。
如果看过大热剧《觉醒年代》,你应该对杜威有所耳闻。培养过陶行知、胡适等大师,杜威的身份更多是一名教育家,但纵观其研究,便会发现他对精神共同体予以高度重视,留下了对社区、社会民主建设众颇有价值的理论。
杜威
抽象的思想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必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对话先哲的目的除了解学术知识,更在于思考当下,关注生活中多元的、具体的人。
因此,以杜威“传播是经验共享”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成为年轻人生活趋势的“共识社区”为现实对照,我们将探讨以下内容:
共识社区是什么?经验共享的精神共同体
共识社区何以形成?中国青年空间的传播实践
共识社区会怎样?发现“附近”的理想生活
社区成员的野餐活动
图源 706青年空间
一
共识社区是什么?
来自“小镇青年”杜威的解读
在请出杜老师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核心概念——“社区(Community)”。
这个源于拉丁语communis的术语有近140多种释义,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运用“社区/共同体”(德文 Gemeinschaft,后英译为Community)概念,以指代由血缘、感情或伦理团结为纽带自然生长起来的社会关系,基础形式包括亲属(血缘共同体)、邻里(地缘共同体)、友谊(精神共同体)[6]。
最后一种“精神共同体”无疑最接近杜威以交流共享共识的传播观,因此,本文中“社区”一词的意义将与“共识社区/精神共同体”等同,三种表述根据语境切换使用。
德国早期的社区型城市赫勒奥,围绕教育与艺术建立
图源 青年志Youthology
就如当下尝试社区的多为年轻人,杜威对于社区的思考,其实与他的成长经历休戚相关。
出生于1859年,杜威是美国一家杂货商的小孩。他与家人定居于新英格兰地区的小镇柏林顿,那里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社区邻里也崇尚民主作风,杜威就这样度过了愉快的青少年时光, 在乡村中平等和谐的人际体验也影响着他的哲学思想与社会理想[7]。
然而,小镇青年的生活想象,必然会在大城市遭遇冲击。1894年,杜威奔赴芝加哥大学任教,当时的芝加哥正处美国城市化浪潮中心,人口大规模迁移,种族、贫富、劳资矛盾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正好又是在19世纪初,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介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传播“魔弹论”盛行一时,民众容易被宣传牵着走,忽视人与人平等、坦诚的交流[8]。
美国早期的嬉皮士公社(Hippie Commune),成员因反对社会无序发展,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同理念而凝聚在一起
社会表层的离散,更折射出人内部精神的割裂。乡村社会模式的瓦解令杜威痛心,他不断探寻重建社区与民主社会的方式——既然基于“宣传控制”的大众传播在人类思想和社会关系变化中起重要作用,那是否也意味着可以通过“交流共享”的传播,将人们重新凝聚起来。
二
共识社区何以形成?
来自中国青年的传播实践
“一切事物中,传播是最为奇妙的[9]。”在著作《经验与自然》中,杜威曾写下这样一句话。
区别于众多学者,他的传播观其实持有“传播是传递(Transmission)”和“传播是经验共享(Communication)”两种观点,前者更多是指物质信息的传输,而后者指在交流中的共享中形成共识[10]。在本文中,我们探讨的“传播”将选取Communication这一意涵。
那么,为什么传播对于共识社区的建设是重要的呢?
按照杜威的观点,传播的作用其实可以分成社会(意识)建构、社区建构、实现民主三个层次。以706青年空间的为例,这个初创于北京五道口的“小部落”如今成为国内分布最广、运作最成熟的共识社区,不乏以传播创造共识的努力:
706青年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源 706青年空间
1.社会建构:语言培养社会意识
突破原子化的生活是形成社区的第一步。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曾在《论狗屁工作的出现与劳动价值再思》中指出,人类工作呈高密度化且无效化[11],越来越多的青年正深陷于“过劳社会”。当一个人希望通过如“996”、“打工人”等说辞表达不满,他往往会发现这不只是一个人的烦恼,而是一群人(精英/中产)对另一群人(底层)的压迫,一个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模式)对劳动者的剥削,这种从个体到群体的社会意识在语言中形成,也成为了青年空间成员连接并产生共鸣的基础。
社区成员也会通过身体语言训练等艺术课程增进沟通互动
图源 706青年空间
2.社区建设:交流创造共识
社会意识难免庞大又抽象,想进一步实现人的联结,便要通过交流发现成员的共同理念。杜威强调面对面的交流模式极其重要[12],这同时意味着公共场域、公共交流的产生。青年空间的主要功能正是公共交流。
坐落于北京华清嘉园小区居民楼内,706本部设有酒馆、小剧场、图书馆等公共空间,举办“环保、女权、劳工”等主题的读书会、讲座演讲、电影沙龙等。发起者的理论资源会来自马克思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国家主义等等。据一位长期社员说,706的成员其实并不全然一致,但在多次交流后,ta们往往会找到共同点——对资本主义批判、保持反思、追求平等[13]。
青年社区活动公告,主讲者为内部社员或外邀嘉宾
图源 706青年空间
3.实现民主:共识推进民主
推动社会民主是杜威的终极理想,在案例中,我们暂把它指代小环境中平等对话的民主氛围。杜威认为,民主的核心和最终保证是居民们聚在街头讨论未受检查的当日新闻,是朋友们聚在起居室和公寓中自由地辩驳[14]。现代社会阶层化与原子化趋势下,我们习惯独自沉溺进移动媒体,青年空间以此成为人与人重新联结的契机。当多元观点彼此碰撞,紧缩的媒体环境重新被人的思想打开,这似乎就是一种对践行民主与公共性的尝试。
活动期间,社区成员们需要互相倾听,公平探讨
图源 706青年空间
三
共识社区会怎样?
来自“附近”的理想生活
从个体意识、社区建设到社会民主,杜威的理想是远大的。我们今天谈论的社区,其实更像是一种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尝试,而无论是“高大上”的理论还是微小的实践,其实都源于一个最简单的发问——什么是我们的理想生活?
这个问题可以很小,撸猫、看综艺,谈甜甜的恋爱或吃咸咸的宵夜;它也可以很大,教材中的命运共同体,政客口中不同类型的社会,以及社交媒体上我们常常为之yyds或大开骂战的公共议题。
除了主题活动,共识社区还会针对社区管理、成员发展展开会议
图源 P8星球
然而,正如在《十三邀》中项飙提出的“消失的附近”——人大多数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完全私人、或被宏大叙事抽象化的。长期徘徊个人主义和国家理想两种极端,现代人反而容易忽视身边的美好,对朋友、邻里漠不关心。对此,同其对话的许知远接着感慨:到现在,中间社会很难建立,因为个体与国家之间,往往缺少一个缓冲和周旋地带。
诚然,若把“共识社区”称为“中间社会”可能有些夸大了。克服数字化的生活习惯并不容易,中国的共识社区更像是基于不同课题的小实验组,除了青年公共空间706,还有提倡创新创业的北辰青年、环保自足的Southern Life,聚集纪录片工作者的内蒙古犴达罕营地等等,而到现在,北京、上海、成都、昆明、泉州......越来越多的城镇有了当地的共识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建设充满未知的精神共同体。
位于长沙的青年共建社区P8星球,旨在给年轻人提供良好的艺术、科技、人文活动场所,鼓励青年共享与合作
图源 P8星球
自视为“美国民主斗士”,杜威对传播创造共识的力量坚信不疑,晚年时他看到了现代媒体对舆论进行恶意操控,但作为实用主义者,他依旧坚持学者走出象牙塔,去试图改变,遵循某种参与社会并创造知识的种态度[15]。
所以,即刻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共识社区是一个给民众抒发与思考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排解忧虑、创新创造;它也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附近的、多元又具体的人;当然,如果这些联结能上升到到信任与爱的话,共识社区对整个社会将会有更加正向的作用。
随着共居时间深入,许多成员会成为彼此家人一般的存在
图源 706青年空间
就像长沙P8星球的创始人张贤铭在播客《问题青年》里说,其实社区正是需要某种“失败”,人的到来和离开是一种新陈代谢。而共识社区实践家唐冠华也认为,Community的核心还含纳着包容、多元,共同体的实践没有“失败”可言,因为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启发,可能远大于追求本身[16]。
以可持续发展为共识,唐冠华与其“家园计划”社区的社员们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图源 青年志Youthology
生活不会处处顺意,理想生活也不是一个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命题,新一代人面临太多未知和诱惑,但突破和探寻永远会使人留存生机。
况且,实体社区的消亡并不意味着精神的消失,它会在新的小共同体中发扬下去。
阅读这篇文章的我们,也许就会是某个新的小共同体。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袤则咨询.2020大社交趋势报告.2020;[2]KozenyG.IntentionalCommunities:Today'sSocialLaboratories[EB/OL].http://fic.ic.org/video/.2018;
[3]ShenkerB.IntentionalCommunities:IdeologyandAlientioninCommunalSocieties[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86;
[4][7]许加彪.作为经验共享的传播:知识思想史视角下杜威传播观再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
[5][8][10][12][15]胡翼青.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M].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
[6]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9;
[9]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1]大卫·格雷伯.论狗屁工作的出现与劳动价值再思[M].商周出版,2019;
[13]青年志Youthology.一家中国公共空间的转型之路[EB/OL],2021;
[14]罗伯特·B·塔利斯.杜威[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问题青年.打造精神共同体,是逃离还是真正的面对现实?[EB/OL],2021.
快收藏今日笔记吧~
【往期热文推荐】
星巴克使用过期食材:高标准低执行,前员工为其站台能否挽回信誉?
公关内容生产悖论 | 特斯拉 | 互联网被遗忘权 阳刚之气 | 课代表 | 马保国 | 江苏大学坠楼 争议点理论 | 爆款文章标题 | 快手《看见》《后浪》| 当当内斗 | 抱歉占用公共资源 | 227《完美关系》| 无锡燃气爆炸 | 丰巢新规 | 高以翔
【公关解析】茶颜悦色回应关店 | 迪士尼“不灭的烟火”
李佳琦学历风波 | 元气森林运营事故
Notability惹怒用户 | 小红书滤镜破碎迪士尼玲娜贝儿爆红 | 茶百道公关回应 山西暴雨中的群体情绪 | 金山毒霸错用英烈图片
【重磅书评】 童年的消逝 | 疯癫与文明 | 舆论 | 叫魂论可爱 | 文本盗猎者 | 未来是湿的 观看之道 | 狂热分子 | 交往在云端结构洞 | 沉默的螺旋 | 消费社会
幻影公众 | 议程设置 | 美丽新世界
【传播科普】
文本盗猎 |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认知不协调 | CMC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意义协调管理 | 网络迷因 | 知沟假说 ELM | 认知基模 | 符号互动论
【营销解析】UGC营销 | 数据营销 | 善经济 | 文化IP | “她”经济 疫情中被偏爱的品牌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综艺营销 |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 秀场营销 效果广告思维 | 短视频营销 | 信息流广告 病毒营销 | 跨界营销 | 饥饿营销 | 情感营销
【大咖讲座】 世界500强实战经验 | 策划实践出公关
公关核心素养:洞察 | 数字时代下的对话甲方高管对外发声 | 企业高效赢取信任流量时代塑造品牌 | 小事件大议题大数据赋能公关传播 | 舆论引导的困境与破局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