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整顿职场: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狗屁工作》?
主笔编辑 | 湛蓝
推送排版 | 陈银儿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在职场上,70后在任劳任怨,80后忍气吞声,90后在浑水摸鱼,00后重拳出击。
近日,“00后整顿职场”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相关段子和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
视频中初入职场的00后,丝毫没有职场新人的青涩与隐忍,反而作风张扬、雷厉风行。他们拒绝加班、不去团建、反向背调、仲裁公司……以“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挑战权威,试图打破职场中不合理的奇葩规则,头脑清醒、言辞犀利的举动宛如一部大型的职场爽剧。
“00后整顿职场”视频合集
(视频源自B站up主“娱乐叫兽”)
且不论这些段子是写实还是调侃,从大众对相关话题的高关注度就可以看出,它们戳中了普通人内心深处不敢轻易言说的烦恼:“打工人苦职场久矣!”
打工人对职场的怨恨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的时候,“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领军人物、美国人类学学家大卫·格雷伯就在《罢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狗屁工作”现象》的文章。这篇文章一经刊登便火遍全网,引发了小小的国际轰动。
作者在文中犀利地指出:“在世界上的富裕国家,有将近40%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50%的经济由狗屁工作和支持狗屁工作的岗位构成,而这些狗屁工作甚至都没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电视剧《男亲女爱》中的余乐天工作到怀疑人生
这深深刺痛了千千万万工作者的心,使太多的人坠入自我价值的痛苦思虑当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摧毁劳动价值的“新工作”,让无数人宝贵的生命在无意义中旋转?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假装忙碌,这就是人类应有的人生吗?
格雷伯指出:“很多人的整个职业生涯都耗费在那些他们知道并不需要的事情上,这会给人的道德和心灵带来深重的痛苦。”他将之称为“我们集体灵魂上的一道伤疤”。
电影《一一》台词截图
在群情鼎沸之中,格雷伯决定写下这本《毫无意义的工作》(Bullshit Jobs),目的是“提供一个比原始文章更加系统的论述”。这本书的中译版近期在国内上市。
《毫无意义的工作》
作者:大卫·格雷伯
译者: 吕宇珺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7
ISBN:9787521743883
什么是“狗屁工作”?
格雷伯直言,当今社会的狗屁工作越来越多,那些“非狗屁”岗位的“狗屁化”趋势也逐渐强烈。那么,狗屁工作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工作属于狗屁工作呢?
在格雷伯看来,狗屁工作是一份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
这个定义中有三个要素。一是受雇者本人讲不出也认为工作无意义;二是受雇者虽然知道无意义,但依然觉得有必要“瞎忙”来假装工作有意义;第三,这份工作是在雇佣劳动下进行的。
狗屁工作的五大类型
从表面上看,狗屁工作外表光鲜且待遇可观。既不用风吹雨淋,也很少四处奔波,只需要在办公室里舒舒服服地坐着办公,累了还能喝杯咖啡。这样的工作为什么如此让人难以忍受?
没有灵魂的打工人
格雷伯认为这和“权力”有关,对“自主决定权”的追求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心理特点。
首先,他借鉴了德国心理学家卡尔·格鲁斯的游戏理论。格鲁斯在1901年就发现,婴儿首次明白自己能在世界中造成可预测的效果时,会表现得异常开心。他将这种快乐称之为“身为原因的快感”。
此后一代代心理学家证实了这一发现,即人类在觉察到自己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建立起对自我的认知。
“身为原因的快感”
比如,某个婴儿随机动了一下胳膊,铅笔就动了,自己再重新做一次刚才那个动作,铅笔又动了,这个婴儿的脸上就会露出非常愉快的表情。
在玩耍或者劳动的时候,“施展自己的能力”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一旦这种权力被剥夺,我们就会感到愤怒,并产生自我封闭的倾向。
接着,格雷伯论述了“花钱买他人时间”概念的兴起。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工人的怠惰于资本家而言意味着危险,闲暇时间会给他们密谋造反的可能。
而一旦购买时间的雇佣劳动出现,怠惰就成了偷窃:我购买了你的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你不干活就偷窃了我的财富。因此,作为你的工作时间的所有者,老板有权力在这个时间里面支配你。
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老板理直气壮地要求“无论任务是否完成,上班时间就不能做自己的事情”,而很多人甚至内化了这种权力伦理,会因为自己在摸鱼而良心不安。
老板为了防止员工上班摸鱼,扣走了全公司的ALT键。
所以,从事狗屁工作就像玩一场自己没有参与设计的游戏,你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内感受老板赤裸裸的权力展示,两者的结果就是让你彻底失去“操之于己的快乐”,从而遭遇精神创伤。
“无法引发后果”带来的痛苦、“觉得自己没资格痛苦”带来的痛苦、“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带来的痛苦,不仅会让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都遭受严重打击,还会让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走向枯竭。
因长时间被毫无意义的工作所绑定,工作者往往既不能全身心的劳动,也不能全身心的摸鱼。只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肤浅的社交网络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失去从事严肃智识活动的精力。
上班摸鱼被拍
(截图自小红书用户“孟小柳冲鸭~”)
为何会有“狗屁工作”,且无人反抗?
仔细想想就会感到奇怪,为什么“狗屁工作”会出现呢?企业怎么会花钱让人从事毫无意义的工作呢?这不符合资本对效率的追求啊!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格雷伯认为不能从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出发,而应该从政治和道德的角度来解释。从政治角度看,格雷伯借由古典封建制提出了“管理封建主义”。
以“狗屁工作的高发区”金融业为例,格雷伯从相关从业者的反馈中获得了这样一个晦暗的事实:金融业与资本流通密切相关,其获利途径就是在资本流转过程中收取手续费。
如果资金流转过程快速终结,金融业所获利润就少;可如果这个过程被无限拉长,甚至出现一些无中生有的转手节点,金融业就可以获取更多利润。狗屁工作岗位便应运而生。
它们充斥在纷繁复杂的管理体系当中,这些工作的意义在于降低体系的办事效率,从而让企业在长流程中捞取更多的利润。
金融业经典笑话
(截图自知乎)
格雷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通则:“奠基于占有和分配财货(而非制造或维护财货)的政治—经济体系,其大部分人口会致力于在体系内上下疏通资源,这样的体系会倾向将自身组织成繁复、次第井然的阶序,拥有多个层级。”
当今世界的大集团、大企业已经很少处理和生产直接相关的事宜,而是把盈利渠道设定为流通过程和再分配的掌握,这就使得它们愈像是传统的封建领主。
考试创建的管理和非管理模式
还有一个问题也令人疑惑: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对狗屁工作进行大规模的反抗?蓝领工人的维权运动时有发生,可大量从事狗屁工作的白领工作者却沉默不语。
敢怒不敢言的打工人
需要工资来养家糊口确实是主要原因,消费主义的蔓延和“内卷”的氛围也有可能产生影响。
但道德因素也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可忽略。从道德角度看,工作本身就是目的。
在传统观念的长期熏陶下,人们建立了这样的认知:不劳动是可耻的。如果有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努力工作(或是不工作),那么他们就是糟糕的人,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关心,也不值得获得社会的帮助。“大家好像集体默许了我们每个人被奴役的遭遇。”
人们对于“躺平主义”持有不同态度
现代工作是如此吊诡。一方面,大多数人的尊严感和自我价值感和与工作谋生息息相关;而另一方面,大部分人憎恨他们的工作。针对这一悖论,只有诉诸“劳动塑造品格”这类观念才能够维持。
如何应对“狗屁工作”现象?
在诊断完现代社会的病灶后,格雷伯尝试着给出治疗方案: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制度。即给每位公民都发放同等金额,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钱,让工作与生计彻底脱钩。
格雷伯认为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思考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怎样才能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作出贡献。
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外市民呼吁政府发放基本收入
不过这一方案的假设基础是否可靠,在执行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观念和经济上的阻碍,或者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作者在序言中亲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化作一支利剑,刺向我们所处的时代,刺向我们的社会和文明。”
这位伟大的人类学家虽然时有偏激之处,书中也有不少地方可能让人发出质疑和不解之声,但他确确实实激发了读者对于工作的思考和探寻。
正如严飞教授在推荐序中所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终日忙碌的工作并没有意义,而作为个体,我们的时间是有意义的,我们是需要尊重、欣赏,需要被滋养的。
如作者所言,我们(打工人)就像坐在摩天轮座舱里的人,乘着惯性完成每天的规定性动作。希望我们都能够成为那些打开座舱向外呼喊,带着大家一起唱歌的人。
电影《死亡诗社》台词截图
这本书献给每一位想要实实在在工作的人!
——大卫·格雷伯
【往期热文推荐】
“小孩子才做选择,甲方全都要!”要得起吗?
七夕营销案例复盘,品牌如何智闯「情」关?
情感营销 | 七夕又至,恋爱手游《光与夜之恋》如何“以情制胜”?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新能源汽车?
【深度评论】
【好书推荐】 读书的料 | 传播理论导引 第二性 | 社会心理学 | 修辞学
【重磅书评】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 说服与认同 | 沉默的螺旋 消失的地域 | 技术垄断 | 是她照亮我 娱乐至死 | 知识分子的鸦片 | 跑赢危机 童年的消逝 | 疯癫与文明 | 舆论 叫魂 | 谣言 | 论可爱 | “读书的料” 文本盗猎者 | 未来是湿的
【传播科普】 基模理论 | 社交货币 | 休眠效果 文本盗猎 |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认知不协调| CMC 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意义协调管理 | 网络迷因 | 知沟假说
【营销解析】 情感营销 |人设营销 | 联名营销 | 饥饿营销 培育顾客忠诚 | 事件营销 | 名人代言 | UGC营销 数据营销 | 善经济 | 文化IP | “她”经济 疫情中被偏爱的品牌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 综艺营销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 秀场营销 | 效果广告思维
【大咖讲座】 世界500强实战经验 | 策划实践里出公关 公关核心素养:洞察 | 数字时代下的对话 甲方高管对外发声 | 企业高效赢取信任 流量时代塑造品牌 | 小事件大议题 大数据赋能公关传播 | 舆论引导的困境和破局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