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错的是“躺平”青年,还是这个世界?

荐书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文案编辑 | 湛蓝

推送排版 | 陶雨菲



你见过通勤时段的日本地铁吗?


在东京品川站,新干线和JR线换乘的那条大通道,每到通勤时段,密密麻麻的上班族就会汹涌而来。偌大的空间中,只有皮鞋重重砸在地面上的声音。


每个人都穿着西服,带着口罩,和复制粘贴一样,面无表情地奔赴毫无悬念的“日子”。


通勤时段的日本地铁站


这是大部分日本人的生活常态。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终日躲藏在家中,用门和窗帘将自己与外界封闭起来,所有的吃喝拉撒都在小小的房间内完成。他们不承担赚钱养家糊口的责任,只是一天打12小时的格斗游戏,然后向白发苍苍的父母伸手讨要烟酒钱。而他们的父母只能被迫重新夹起公文包,成为“银发上班族”的一员。


日本“家里蹲”


这对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的日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批成年人“再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它们自称能通过半年的培训,让“家里蹲”和“蛰居族”重归学校和工作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些机构被称作“抽屉屋”。它们往往打着“修复亲子关系”、“让孩子重新站起来”等冠冕堂皇的旗号,向人们收取高昂的费用。


日媒关于“抽屉屋”的报道


宽敞明亮的宣传图背后,是阴暗的地下室和无处不在的监控与软禁,甚至以暴力虐待的形式强迫来到这里的人变得“听话”,重新按照社会的“规则”改造自己。


和“豫章书院”相似,这样的地方与监狱别无二致。


有一批日本年轻人,已经彻底躺平了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完整文章

来源公众号 X博士


可是,为什么这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明知自己的孩子会饱受折磨,也要砸锅卖铁把他们逐出家门,送到“抽屉屋”呢?


为什么只有“重归社会”这一条单行道?为什么人人都必须遵循“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这一生活轨迹?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只有这单一的可能性?


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单向度”的概念,目的在于揭示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们思想的不合理控制。他称之为“新型的极权主义”。


《单向度的人》

作者:【美】赫伯特·马尔库塞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刘继

出版时间:2016-12

ISBN:9787532774340


“舒适的”不自由是怎么回事?


马尔库塞开篇即言:“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


你可能会感到奇怪,这个时代不是最倡导“自由”和“多元”吗?从“早餐吃什么”到“周末去哪里玩”,从“买哪双鞋”到“看哪个下饭视频”,我每时每刻都可以自主做出选择,没有任何人强迫我,怎么会“不自由”呢?


周末做什么?

图源小红书账号@李圆圆与顾噜噜


马尔库塞在书中所说的“不自由”,既不是肉体上的禁锢,也不是喜好上的限制,而是深入到价值观层面的细微控制


这种控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规定了全社会的整体走向。


仔细想想,不管你的购物车里放的是什么产品,你是不是都相信,拥有它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不管你喜欢的是哪位明星,你不是都赞同,拥有一件ta的同款能让你们间的距离更近一些?


当你走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中,当你进入李佳琦的直播间时,是否会感到心中的欲望无限膨胀,想要把看到的所有好物都收入囊中?


“人间唢呐”李佳琦


再仔细想想,为了这些不断膨胀的欲望,你是不是需要努力工作赚钱,才能满足心目中对美好的所有想象?


在为“为热爱和自由”买单的过程中,你不知不觉地就带上了金钱的镣铐,套上了商品的枷锁。


为了赚钱、为了消费,我们需要永不停歇的奔波: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升职加薪......而人的绝大部分痛苦也都来源于此。


人生需要永不停歇地“攀爬”


是不是有些恐怖?为什么我们对这种“新型控制”视而不见,甚至丝毫没有察觉?


原因在于,这种新型控制的核心是“贿赂”。它用舒适的生活方式收买你,用极大的物质繁荣迷惑你,让你在无止境的幻想中心甘情愿地服从。


这样的控制方式足够隐秘,也让你感到舒适,难以察觉社会对自己的控制,也就无从反抗。


“心甘情愿”即可?


有人会质疑,就算资本主义真的“贿赂”了大众,让人们服从于社会的控制之下,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这就是一桩你情我愿的交易,毕竟“虚假”的幸福也是幸福啊!


对此,马尔库塞的回答是:这桩交易根本就不公平!我们作为人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被“异化”了。富裕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本身没有错,但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多,简直无法承受!



要想理解“异化”,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的思想。


马克思曾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话乍一听好像有点反常识,大家好像都不太喜欢劳动啊!


我们之所以会对这个说法感到疑惑,正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异化”,站在了自己生产出的东西的对立面。


在马克思探讨“劳动异化”的手稿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表述:“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



结果是什么呢?马克思接着说,结果是“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


于是,“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了动物的东西”。多么可悲!



这就是人的“异化”的实质:人本来由人所生产和创造出来的应当属于人的东西不再属于人,而成为异己的,与人对立和反对人的东西。


现在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在现代,普通工人也能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享受消费的快乐。但“劳动异化”的现象依然根深蒂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劳动工作只是赚钱的手段和工具,消费和享受才是目的。在工作中感到累的像条狗,而在吃、喝、性爱等活动中才感到自己像个人。


我死了,我又活了

视频源自抖音账号@hhh


这就带来了一种奇怪的困境。比如一位白领女性,她经常加班熬夜,伤害了皮肤屏障,需要购买护肤品。可是优质的护肤品很昂贵,所以我们要努力升职加薪。这需要加更多的班、熬更多的夜、皮肤受到的伤害也会更严重。于是就需要更多更昂贵的护肤品和护理服务......


“朋克养生”

图源小红书账号@咖喱鱼


在这样一个工作、生产、消费的循环中,人陷入了单一的生活模式—如何赚钱然后如何消费—人的思维模式也相应地变得单一化了。这就是“单向度的人”的意涵。


表面上看,人们可以自己选择做什么工作,也能自由选择买哪一种商品,但说到底,这些“自由”都没有超出这个单一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人只是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打转而已。


琳琅满目的商品背后,是对交换价值的单一服膺

图源小红书账号@陈不陈


马尔库塞认为,这是一个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被商品拜物教所支配的社会,一种平庸而单面的世界。社会变成了自产自销的机器,而人在欲望和现实间的痛苦挣扎中成为了机器的零件。虚假的需求越多,不合理的压制就越强。


他呼吁真正的社会变革,希望人们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去争取经济、政治和精神的全面自由。


实质性的变革是有可能的吗?


即使我们承认变革是必要的,但它真的可行吗?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阶级矛盾那么尖锐,资本主义制度也没有被彻底颠覆。那在当今更富有,大众生活更舒适的发达工业社会中,变革要如何发生呢?


马尔库塞对此呈悲观态度。因为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应对自己的敌人,排斥或同化反叛者。


首先,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已经丧失。他们曾因“一无所有”而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革命主体,但在资本主义的“贿赂”下,他们获得的物质享受越来越多,逐渐被内化为维护资本主义的保守力量。原本激烈对立的阶级间出现了同化,边界逐渐变得模糊。


越来越舒适的办公位

图源小红书账号@吴敏敏


除“同化”外,发达工业社会还能通过金钱或道德观念来“驯服”反抗力量,把异端改造成主流。


摇滚乐是被金钱驯服的代表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以“激进的反叛性”著称,它们不仅抵抗传统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还积极介入各种政治运动中,似乎是反体制力量的种子选手。


但结果是,资本主义将摇滚乐变得商业化。那些著名的摇滚乐手收获了大量财富,成为体制内的上层阶级;而那些市场淘汰下的摇滚乐手则变得边缘化,陷入沉默的颓废当中......


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的“披头士”乐队


对家庭的责任感也是阻碍人们进行反抗的一大因素。“躺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即使一个人能成功抵抗个人私欲的诱惑,也很难对养家糊口的需求坐视不理。他们必须踏入社会的单行道,努力赚钱来维持家用的基本需求。这并不是“道德绑架”,而是社会深层病症“无解”的一道题目。在“抽屉屋”里被折磨致死的日本躺平青年,就是收编失败中的牺牲者。


“中年危机”


但马尔库塞没有放弃,他寄希望于另外两类人。


一类是哲学家,他们用思想撬开社会的天窗,指引人们探索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另一类是体制的边缘人群,包括学生、失业者和流浪汉,他们还没有被体制所收编,因而具有反抗的潜力。


“Cop26大游行”

2021年11月5日,上万名来自英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学生纷纷罢课,高举标语走上格拉斯哥街头,呼吁人们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


即使没有提出建设性的制度方案,马尔库塞也为后人留下了批判性思维的利刃。现如今,“单向度”的社会已经出现了裂缝。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繁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解放。越来越多的人从工具理性中跳脱出来,站在价值理性的角度审视着这个庞大的机器。人们尝试着在社会的“单行道”外寻找出路。


2021年5月,一篇名为《躺平即是正义》的帖子引发广泛热议

在“躺平吧”里,大家比较认同:躺平不等于懒惰和不负责任,而是在保证自己必备开销、担负起养育父母的责任的同时,不追求更多的物质和名誉。


当我们重获对生活的想象,无数的可能性跃然眼前之后,即便依然遵循原有的轨道,我们也可以确信自己并非毫无选择。


扫码阅读《单向度的人》


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你并不是单向度的人,至少你的灵魂是“自由”的!


参考文献:

[1]刘擎.刘擎现代西方思想讲义[M].北京:新星出版社,2021:136-147



【往期热文推荐】

可爱营销 | 你也想逃离这个疯狂的世界吗?


李宁深陷舆论风波,品牌该如何与公众对话?


面对AI画师,人类真的一败涂地吗?


神秘营销 | 再不说就不礼貌了



【深度评论】

品效合一 | 新能源汽车安全 | BOY无辜躺枪

 雪糕护卫雪莲 | 古驰自爆黑历史 | 特斯拉

 公关内容生产悖论 | 互联网被遗忘权 

课代表 | 马保国 | 阳刚之气 | 江苏大学坠楼

爆款文章标题 | 争议点理论 | 快手《看见》


【公关解析】 

李宁深陷舆论风波 | “海克斯科技”引发公众焦虑

高铁无卫生巾引争议 | 茶颜悦色撤下争议英文名

李佳琦低调复播 | 寿司郎“禁粤”风波

拼多多盈利暴增 | 茶百道新代言翻车

省运会U15假赛到中国足球 | 七夕品牌“闯情关”

 趣店预制菜事件 | 雪糕刺客“危机


【好书推荐】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神逻辑 跑赢危机  弱传播 | 心流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非暴力沟通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毫无意义的工作 | 读书的料 第二性 | 社会心理学 | 修辞学
【重磅书评】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 说服与认同 沉默的螺旋 | 消失的地域 技术垄断 | 是她照亮我 娱乐至死 | 知识分子的鸦片 | 跑赢危机 童年的消逝 | 疯癫与文明 | 舆论  叫魂 | 谣言 | 论可爱 | “读书的料” 文本盗猎者 | 未来是湿的 
【传播科普】  基模理论 | 社交货币 休眠效果文本盗猎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认知不协调 CMC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意义协调管理 | 网络迷因 | 知沟假说


【营销解析】可爱营销 | 神秘营销行为艺术营销价值观营销 | 无厘头营销羊群效应品味营销 | 跨界营销恐惧营销互动营销 | 整蛊营销 | 迷因营销情感营销 | 人设营销 | 联名营销饥饿营销 | 培育顾客忠诚 | 事件营销


【大咖讲座】  世界500强实战经验 | 策划实践里出公关  公关核心素养:洞察 | 数字时代下的对话  甲方高管对外发声 | 企业高效赢取信任  流量时代塑造品牌 | 小事件大议题  大数据赋能公关传播 | 舆论引导的困境和破局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