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爆全网的《罗刹海市》究竟掌握了什么流量密码?

时事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文案·录音 | 王鹤霏

推送排版 | 蓝小澍

视频制作 | 姜羽桐

审核编辑 | 张欣悦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传说公关,我是小编王鹤霏。


7月19日,歌手刀郎发行新专辑《山歌寥哉》,主打单曲《罗刹海市》因其洗脑独特的旋律、抽象隐晦的歌词引起了网友的各种解读和广泛讨论,短短几天,歌曲播放量猛增。



传说公关视频号解读《罗刹海市》爆火现象


《罗刹海市》播放量破70亿,霸榜音乐软件


《罗刹海市》取材于《聊斋志异》,传说罗刹国是一个美丑颠倒的地方,越丑的人越能被重用,美少年马骥误入此地,故意扮丑才得到了权贵的赏识。刀郎把《聊斋》中的故事变成了音乐作品,使这首歌颇有讽刺意味。这首歌究竟嘲讽了谁?对此刀郎本人拒绝回应,网友的猜测与解读仍在给这首歌加温。


那英等明星的抖音评论区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罗刹海市》一经发布,就迅速火遍了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网友就这首歌讽刺了谁进行热烈的讨论,刀郎与那英等歌手十多年前的“恩怨”也被扒了出来,许多专业人士从音乐性、歌词内涵等多个方面对歌曲做了解读,更有二创作品花式出圈:各地戏曲版翻唱、舞蹈、自制MV等等。


那么《罗刹海市》到底为什么被引爆?它掌握了怎样的流量密码呢?


网友二创《罗刹海市》


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中提出,潮流的形成基本遵循三大原则


第一,个别人物法则,即社会中存在个别能够引发潮流的特殊人物,他们会吸引注意并将信息高效地传播出去。


第二,附着力法则,即内容本身通过各种包装增强附着的能力,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让内容变得难忘。


第三,环境威力法则,即我们对环境的改变是极度敏感的,环境能够影响行为,对传播有重要作用。


与大部分爆款一样,《罗刹海市》的爆火也基本遵循这三大原则。


从个别人物来看,刀郎千禧年初大火,唱片销量一度赶超周杰伦等大牌明星,但许多歌手则批评他的歌太过俗气,2013年后刀郎便隐身于歌坛。多年后曾经炙手可热的歌星回归,其本人就带有话题度和吸引力


而专业乐评人、自媒体博主对此曲的解读和传播也让这首歌迅速被大众知晓、耳熟;各种解读称,这首歌讽刺的是那英、汪峰等人,歌坛大腕被嘲讽,这更是引起了网友对《罗刹海市》的兴趣和关注。


博主评价、解读《罗刹海市》


从附着力来看,《罗刹海市》融合了民歌元素,旋律洗脑独特,适合短视频重复式传播;歌词则取材于《聊斋志异》,相对抽象,故事性强,被网友戏称“没点文化还听不懂”,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很容易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罗刹海市》能在短时间内刷屏,耐人寻味的歌词功不可没。刀郎这次的作词比较隐晦,有不少暗喻,有网友仔细研究了歌词,发现其中的“丘河”“马户”“又鸟”等词语可能与汪峰、杨坤、那英等明星相对应,刀郎疑似是在借歌曲嘲讽他们。


于是网友们化身大侦探,纷纷去寻找刀郎与这些明星恩怨的蛛丝马迹,并且也真的发现了刀郎曾被几位明星质疑、批评的证据,《罗刹海市》由此变成了复仇的战歌。


《罗刹海市》疑似有所指的歌词


那英、杨坤等歌手曾质疑刀郎的音乐


也有听众认为,刀郎并没有针对哪几个人,他讽刺的是娱乐圈乱象甚至是整个社会中美丑不分、知丑扮丑的现象和风气,恰好道出了网友的心声,成为了大众的嘴替,这首歌引发了大家强烈的情感共鸣,附着力、传播力也大大增强。


除了“复仇戏码”,《罗刹海市》内容本身也值得深挖。歌曲化用了《聊斋志异》中的典故,加入了民歌元素,在吸引听众的同时,也一定程度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学习相关知识才能解读的文本内容也使这首歌更加具有吸引力。


聊斋学家称《罗刹海市》让大家关注到《聊斋》

是一个好现象


从环境威力来看,起初一部分网友认为这首歌是对几位明星的讽刺,这种说法使舆论环境发生了改变,也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追随,而这种舆论环境又会激化人们对歌曲以及歌手间恩怨的讨论。


《罗刹海市》引爆全网,从娱乐八卦、找瓜吃瓜,到深挖内涵、情感共鸣,成为了打造现象级爆款的成功案例。如果这首歌仅仅是刀郎对个人恩怨的复仇之作,它的热度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高。


归根到底,是《罗刹海市》的文化内涵、思想高度让其受到了大众的持续关注以及认可,是情感上的共鸣让作品有了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部分网友对《罗刹海市》的看法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文艺作品的创作,不仅需要看点和噱头,更需要温度和深度,需要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与其关注歌手之间未必存在的恩恩怨怨,我想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罗刹海市》本身,思考它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好了,本期的传说公关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刀郎的《罗刹海市》引爆全网,你有什么看法呢?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热文推荐


石家庄 = 摇滚之城?!“常态化摇滚”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被「正式确诊为那英」了,这是什么「流行病」?


月半公关大事件 | 7.2-7.15


68元酸奶刺客,谁给了茉酸奶底气?



更多精彩合集

点击下列合集标签查看


# 每周公关大事件  

  # 时事资讯播报

# 传播理论科普  

  # 营销解析

# 公关事件深评  

  # 深度书评

# 好书推荐  

  # 公关书单

# 学术大师讲座  

  # 业界大咖讲座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