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区3所高校项目入选教育部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自治区教育厅 八桂教育 2024-04-22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全国共有180个高校项目参与评选,最终推选出61个高校典型项目,其中我区有3个高校的典型项目成功入选。分别是:广西大学“扎根产业一线开创林菌立体农业新模式”项目,广西师范大学“‘小小百香果’巧变乡村振兴‘致富果’”项目,桂林理工大学“黄关面条项目:让村民小康生活过得更筋道更绵长”。
广西大学立足科技赋能,把服务广西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作为学校农业推广、科技帮扶的重点工作,成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其中,研究院食用菌产业科技团队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下开发种植食用菌作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融水苗族自治县农户走专业化、合作化生产的路子,不断壮大食用菌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致富路。产业团队通过“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由高校科技团队指导服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统一提供优质种源、统一制作和供应菌棒、统一种植技术指导、统一科学经营管理、统一回收加工销售的科学化管理模式,带动合作社和农户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融水苗族自治县灵芝种植面积约7000亩,年产量1550吨,产值1.4亿元,参与灵芝种植和销售的经营主体有30多家,其中龙头企业4家,示范合作社3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产业辐射带动全县2400多户农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西大学为村民培训食用菌技术
广西师范大学组建专家团队深入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猴背村进行调研论证,历任驻村第一书记奔赴广西多地考察调研,为猴背村打造以高山种植百香果为主要特色产业,建立“党建引领联村带户、三产融合协同发展、群众集体共同富裕”的金色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给予项目支持、技术指导。建成具备办公、会议、活动、仓储、包装、电商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建+百香果产业工作服务站,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探索“农旅结合”发展模式,以“金色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整合河口瑶族乡资源,将百香果种植辐射到其余4个村寨,逐步发展形成以猴背村百香果种植为中心,其余村庄多点开发的百香果特色种植产业。目前河口乡百香果种植面积共达到560余亩,年销售总额高达560余万,农户每亩纯收益达9000元,共带动了80户脱贫户加入百香果种植,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以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将“小小百香果”巧变乡村振兴“致富果”。
广西师范大学支持的百香果产业丰收
桂林理工大学发挥工科高校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实施“资金帮扶+技术支援”双扶模式,帮助灌阳县黄关镇东阳村发展“黄关面条”加工产业。学校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先后选派食品工程学科专家、机械工程学科专家、艺术设计学科专家、广告学专家,为产业突破各项难题,提升面条出品质量、提高面条产量、美化产品包装、扩大品牌宣传。目前,东阳村“黄关面条”建设项目已转化为一家取得营业执照、食品安全生产证,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村集体企业。企业成立后,为东阳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吸纳40余名脱贫人口到工厂进行就业,为脱贫户家庭带来每月3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项目年产量1000吨、年产值达500万元,大大增强了东阳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跨越,由2015年的3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30万元。
桂林理工大学支持的黄关面条正在销售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