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早餐 (11.28 周一)

2016-11-27 武理工智能交通 武理工智能交通

点击标题下「武理工智能交通」可快速关注

编辑: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来源:科学网、交通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交通新闻网,智能交通,啸谈阡陌,车云网,青塔网,搜狐网易科技,新浪科技,央视网


内容提要

微信论科教

  • 院士风向标,2016年度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揭晓!

  • 区块链- AI选择的工具

  • 万里之道:没国家拨款的公办高校为何受市场青睐?

  • 温州大学与意大学合作,将建立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阿雷佐校区)!

科学网

  • 上海交大教授回应争议:看脸定罪纯属无稽

  •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将建设首条商业延伸线    

  • 让细胞忽视突变或能治疗遗传疾病   

  • 中科院产业技术情报深度聚焦石墨烯如何颠覆未来    

网易、凤凰科技

  • 又出新款3D打印超跑 看后你也想拥有吗?

  • 旧版停止服务 今日起再无“Uber优步”App

  • 如何杜绝"杀手机器人"出现:改变未来机器对人类的理解方式

中国交通新闻网

  • 大国重器这样造:三峡升船机创多项世界第一

  • 货船澳门附近海面沉没 七名船员全部获救

交通期刊最新论文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F、AAP,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信息与安全


微信论科教

院士风向标,2016年度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揭晓!


我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之誉的2016年度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日前在武汉大学颁布。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年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获得者中,已经有高达10人当选为两院院士,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风向标。


以下是本次的获奖名单:


●荣获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丁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程京。


●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的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兰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 樊嘉教授。


●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的是: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陈卫教授。


●9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王艳丽;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汤富酬;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 许琛琦;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杨茂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陈大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周荣斌;

浙江大学医学院 胡海岚;

复旦大学 蓝斐;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 魏文胜。


据了解,获得成就奖的丁健院士主要贡献在于领导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体系,为我国抗肿瘤创新药物的自主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能力保障,在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是我国新药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长期致力于提高肝癌临床治疗疗效与转移复发机制研究,在肝癌门静脉癌栓及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的临床防治上有重大突破、在转移复发机制研究方面有重要创新,是我国肝癌领域中青年专家的领军人物。


颁奖典礼由奖励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饶子和主持。丁健院士,程京院士,李兰娟院士会上分别为参会400余名代表及大学生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为纪念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教授而设立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得到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科协大力支持。由联合基因设立,复星医药、吉凯基因赞助,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主办。在9年中,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使一大批年轻人在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中脱颖而出,先后有10位获奖者分别晋升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区块链- AI选择的工具


在两个世界之间


我们认为AI是一个基于实体的互联网,并且只限于互联网。所以即使AI入侵你的电脑,也不需要电脑长出手臂和腿来在现实中进行抵御。但我们仍要担心:


AI是否有办法从互联网走进物理世界,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做出对我们有害的事?


我认为是的。但是AI需要一个桥梁,来让AI从互联网进入物理世界。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在建造这座桥梁,那就是区块链,一种分散式基础设施。


AI进入现实世界

连接世界的桥梁

(更多请点击: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A1MDAyNA==&mid=2649839566&idx=3&sn=210b188483981cb249dd4d08ee39d6a1&chksm=8f7c3709b80bbe1f965a8b707b20f446519def8fae9cdb4ee2701dc6123b2a44be6dc050c5ab&mpshare=1&scene=23&srcid=1127DHOC2rVmBq30hhWWPlxX#rd)

万里之道:没国家拨款的公办高校为何受市场青睐?


国内很多高校的学生把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形容为“听天书”,但周雪娇成功地在这门课上激活了学生,让学生动手参与直流电源、三极管放大等4个项目模块的制作,并用“十八般武艺”破解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周雪娇是浙江万里学院千名教师中的一分子。他们的课堂上,微视频课程、慕课、项目探究和小班化教学等已成为常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15年来,浙江万里学院在公办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中闯出一条特色之路,释放出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进这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年轻大学,探寻“万里之道”。


面向市场读懂学生


“从起步第一天开始,这里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大学。”浙江万里教育集团总裁应雄说,2000年,该集团兼并浙江农机师专成立万里学院后,面临向社会还是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定位之争。最终,他们排除阻力,选择面向市场和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老学校底子薄,没有专家教授。他们就利用上海市宁波籍人才多的优势,同复旦大学进行战略合作,聘请复旦一些学科带头人兼任家乡新建大学的系主任,并牵头设立数学、汉语言文学等3个研究所。这支队伍的到来,改变了浙江万里学院的基因。


另一支队伍是企业家。有些一辈子从事精英教育的专家教授,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以高考二本、三本分线数招进来的学生群体,不知道怎么教他们。万里学院请来的企业家告诉专家教授,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改变了他们对学生的定位和培养方法。


今年从省会杭州考入浙江万里学院创新162班的戴斯琦发现,每天除正常上课外,还有早读、晚自习、晚间英语听力课等,根本不能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上大学就轻松了,是高中老师的美丽‘谎言’。”执行校长应敏介绍,考入该校的学生普遍比较自信、情商高,但是同重点大学学生在高考分数上有一定差距,也有一部分学生需要重塑学习行为、习惯等。为此,学校从2001年开始,所有新生在回龙校区实施一年的准军事化及书院制管理,周一至周五在校,早自习、晚自修在规定的时间、场所完成学习任务。


看到周一到周五早晚5000多名学生从宿舍去教学楼、图书馆学习的壮观场面,浙江万里学院基础学院院长张萱说,家长普遍支持他们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与引导。该校大一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通过率,比同类高校高出一大截。


“会哭的院长没奶吃”


应敏介绍说,“一级管理下学校”是“绿皮火车”,校领导既是驱动力者,也是方向把握者,为了使学校进入“高铁”时代,激发每个学院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校对国有民办机制进行了改革,打破了对教师的评价和分配制度,把办学自主权以及人、财、物等权力全部下放给二级学院。


改革前,二级学院院长们始终盯着校领导班子,搞内部关系,主要精力很难集中在培养学生上。如何从校领导处争取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他们最看重的。一些简单的事情反而衍生出“潜规则”与“次文化”。


以前,校领导对一些人才引进人选行使否决权时,二级学院还“天天同你论理”。“后来,会讲事、会哭的院长没有奶吃。”应敏说,学校从2003年开始,人事聘任权在二级学院院长手上,经费总额与每引进一名教师15万元/年工资费用标准摆在桌面上,是要“僧多粥少”的局面,还是更“高效精干”的团队,院长自己选择。学校从此风清气正,成为国内公办高校中市场化程度高的学校之一。


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学院院长梁丰表示,现在重点考虑学科与专业建设,以及人事考核与薪酬制度。万里学院的规则都是公开的,不过每名教师拿到手的工资与奖励都是不公开的,这约束并激励着教师把全部精力花在学生培养上。


(更多请点击:http://www.cingta.com/index.html?p=2302)

温州大学与意大学合作,将建立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阿雷佐校区)!


11月26日,在第六届世界温州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温州大学校长李校堃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校长Francesco Frati就在锡耶纳大学阿雷佐校区合作举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阿雷佐校区)”(Wenzhou University Italy Campus - Arezzo Branch)签订合作协议,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同时揭牌的还有设置在温州大学的“意大利锡耶纳大学与中国温州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化中心”。这标志着两校合作办学工作的实质性开端。


分校设华文教育与商学院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阿雷佐校区)(以下称“温大阿雷佐校区”)前期将设立华文教育学院与商学院。


华文教育学院开展本科、硕士学历教育,开设汉语言文学、商务汉语等专业,同时还将设华文教师培训课程并颁发相关证书,使之成为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基地。


商学院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等专业,还将根据当前华商华企的转型需求和市场需要,开设与欧洲华商华企密切相关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短期培训课程,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优秀侨领侨企授课,以专题沙龙、专家讲座、小组研讨等专业化、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凝聚浙商、服务浙商,促进其转型升级,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经济挑战与机遇。


2017年开始招生,毕业可获双学位


锡耶纳大学位于意大利历史名城锡耶纳市,锡耶纳是与佛罗伦萨齐名的托斯卡纳古都。锡耶纳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建立于1240年12月26日,该校治学严谨,教学质量一流,毕业生中有许多人成为国内著名的法学家、医生和文学家。


据悉,该分校预计2017年招生,两校将采用灵活“2+2”和“1+3”的合作培养模式,符合要求的学生将获得双方学位。


此外温大阿雷佐校区拟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按照欧洲学校收费标准和教育成本核定收费标准,解决日常运营经费。分校向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温州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对于部分专业,学生可以获得温州大学与锡耶纳大学的双学士学位。


目前,温大阿雷佐校区前期筹建工作正有序进行,已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达成多项合作共识,锡耶纳大学将提供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办学用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师资源。该校区将以中英文双语开展教学,同时也加进本地语言课程。


意大利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在“一带一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温州大学欧洲分校拟选址意大利,将通过高校“人才驿站”的作用,整合海外浙商资源、凝聚浙商力量、传承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


温州大学李校堃校长表示:温州大学是全世界温州人的大学,温州大学发展目标是要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名校。在“一带一路”区域有几十万温州商业精英,比如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区的普拉托地区有18万人口,而其中温州人就有5万人,所以我们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区已经开始筹建两个校区:2016年11月9日已与位于欧洲文艺复兴发祥地的佛罗伦萨大学签约合作举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普拉托校区);2016年11月26日与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的锡耶纳大学签约合作建立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阿雷佐校区)。同时,我们将与以色列合作建立东方犹太人与西方犹太人的联合创新中心,将东方犹太人的资本与西方犹太人的技术相结合,打造世界一流水准的创新平台。温州大学的定位就是为全球温州人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技术保障、品味向导、人才智库。

科学网

上海交大教授回应争议:看脸定罪纯属无稽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武筱林和博士生张熙的一篇论文引发争议,有人质疑论文暗示“看脸定罪”,因而涉嫌歧视。


这篇论文题为《基于面部图像的自动犯罪性概率推断》(Automated Inference on Criminality using Face Images)。他们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检测了1856张中国成年男子面部照片,其中将近一半是已经定罪的罪犯。实验结果显示,罪犯与非罪犯这两个群体,可以由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分类器以较高的概率加以区分。此外,罪犯与非罪犯,在内眼角间距、上唇曲率和鼻唇角角度这三个测度上,存在较显著差异。而更重要的发现在于,犯罪分子之间的面孔特征差异要大于守法公民。


论文在预印本网站上发表后,很快引起了关注,不少研究者纷纷来信索取实验细节,交流看法。但让武筱林和他的研究伙伴不解的的是,来信中出现了大量负面评论,甚至攻击性回应。


“有人建议我们撤稿”


谈及这场风波,武筱林情绪略激动,他向记者展示了几封较有代表性的邮件。


第一封来自一名留学在外的上海交大校友:“我建议你撤销这篇论文,并且上传一封公告,为不恰当的研究方法致歉。”理由则是“这篇论文充满了极度的歧视和强烈的误导。我们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不应当滥用技术,去做一些违反伦理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来信者特别强调:“这篇论文给上海交大的声誉带来了很糟糕的影响。这对那些申请美国高校的上海交大学子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另一封信则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研同行:“我是来敦促你撤稿的,因为这是一项可耻的工作。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唇部弧度、眼间距和所谓的鼻唇角角度。但犯罪者的问题在于行为,而不是长相。”


他还指出,作者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有些人可能恰恰因为长相与众不同,而更容易被判定有罪。“这种既有歧视应当被谴责和消除,而非被扩大!”


与此同时,在国外一些网站上,围绕这项研究的争论也在发酵。部分攻击性和带有讽刺意味的言论,让武筱林非常愤怒:“有些人站在道德高地谴责我制造歧视,部分言论明显带着对中国学者的偏见。我很生气,这本来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


研究初衷是反对“相由心生”


为何要研究这个显然容易引发争议的课题?武筱林解释,自古以来,各个文化中都有类似‘相由心生’的说法。就连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由外部特征可以推断人的秉性。但他和他的学生觉得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最开始,我们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想用现代科学方法去证伪这种观点的。”


正因如此,尽管他们早在一年前就做出了这个结果,却迟迟不愿发表出来。


“得出现在这个结论,我们自己也很意外。”武筱林说,他们也曾从各个角度质疑自己的研究。


有人提出,因为罪犯的照片是由警察提供的,而警察使用的照相机有可能在信号上与其他相机不同。针对这个可能性,他们对第一版论文进行了修正:故意在照片的光学信号上加了很多噪音,以淹没不同相机信号上的差异。在他们新近上传的第二版论文上,发表了这个新的测算结果:尽管误判率升高不少,但并没有推翻之前的结论,分类器仍有75%的准确率。

此外,他们特地重新核实了犯罪者照片的拍摄情况,证实都是普通证件照片,而非被捕后拍摄的。


“如果非要问我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我就是好奇,就是想要追问。”武筱林说。


在他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有一条中文文献,是宋朝人陈抟所著的《神相全编》——一本流传甚广的相术技法大全。书中对人物眼间距、嘴唇和人中部位的描述,恰好与论文中提到的三个差异参量有正相关。


对此,武筱林解释道,这些是通过纯机器学习方法自动识别的、在犯罪组和未犯罪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位置,与书中描述只是不谋而合。但他也强调,他们同时检测了《神相全编》中提到的眉毛角度,以及类似研究中常用的瞳孔间距等参量,但都没有显著差异。


看脸定罪纯属无中生有


武筱林觉得,人们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特别是国内一些报道,已经公然用“看脸定罪”作为标题和噱头。对此他声明,“看脸定罪”纯属无中生有,坚决反对将该研究成果运用于甄别罪犯或“潜在犯罪者”。他说:“就价值观来讲,我强烈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当然包括以貌取人”。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蒂姆•戴维森教授则指出,这项研究应当促使人们反思一个问题:长相偏离均值的人是否更容易遭受所谓“主流”人士的歧视和排斥,而其中一些人会因此走上违法道路?


武筱林表示,他现在更希望有人从纯学术的角度与他展开探讨:“我很欢迎大家用更丰富的数据样本、更缜密的实验设计、更严谨的数据处理,来推翻这个结论。”


《中国科学报》记者专门就这篇论文咨询了国内一位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学者。这位专家表示,这项研究的理想条件是保证所有被试者在同样条件下、用相同相机拍摄照片,并且确保自然中性情绪。由于题目涉及犯罪分子,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他认为,即便犯罪分子的照片是被捕前的证件照,也不能排除此时他已经犯罪,或者处在不稳定的生活及情绪状态下。此外,他不太确定是否能通过添加噪声来掩盖相机参数和拍摄条件的影响。


他的观点是:“在罪犯照片属性未知的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这个实验还不足以给出结论。”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将建设首条商业延伸线    

 

本报北京11月26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作为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将延伸至武汉,并建设该干线的首条商业延伸线。这是记者11月25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的消息。在近日举行的2016武汉·中国光谷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上,该集团第四研究院与有关方面签署《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线”项目框架协议》《武汉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项目合作框架性协议》。


根据协议,“武合干线”(武汉-合肥量子保密通信干线)是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的首条商业延伸线,将是我国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量子保密通信服务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建设武汉城市圈节点的基础工程。


协议还提到,“武汉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将是首个采用量子-经典信道融合技术的商用城域网,将建设包括金融、政务、数据中心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项目前期以量子政务网为切入点,同时,整合和运营武汉市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形成政务数据生态链,产生经济效益,带动武汉经济发展。


根据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副院长伍晓峰的说法,该院还将以量子通信城际干线和城域网的建设运营为平台,以武汉为中心,分步拓展到武汉“8+1”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建成中国第一个跨省市合作、技术先进、规模巨大的量子通信城域网集群。

让细胞忽视突变或能治疗遗传疾病    

 

如果对你正在建造的东西所下的指令是错误的,你会怎么办?这便是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的DNA突变导致错误蛋白产生时带来的问题。不过,一项最新技术能帮助细胞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有可能治疗诸如某些遗传类型的囊胞性纤维症等疾病。此项研究日前发表于生命科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


大多数人类基因是制造蛋白的“食谱”。由每3个核苷酸组成的DNA序列——密码子,会指定哪个氨基酸应当被加入不断增长的氨基酸链旁边以创造蛋白。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制造蛋白的“机器”到达发出停止指令的密码子。


不过,有时候,DNA突变会在错误的位置创建停止密码子。单一突变便会将本应是100个氨基酸长的蛋白截短成仅有15个氨基酸长,从而使其变得完全没用。它们被称为无义突变,并且会引发约10%的遗传性疾病。


2014年,来自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Carla Oliveira带领团队在携带突变的细胞内修复了一种健康蛋白的产生。该突变可导致遗传性胃癌和乳腺癌。对于拥有这种突变的人来说,目前唯一的选择是将胃或者乳腺移除。


如今,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Christopher Ahern及其团队成员利用转移核糖核酸(tRNA)修复了一种通常在囊胞性纤维症患者体内丢失或受损的蛋白的产生。


和Oliveira团队一样,他们利用培养皿中的细胞做到了这一点。不过,在进一步的试验后,该方法或许为指望治疗囊胞性纤维症的人提供了除药物和基因疗法外的另一种选择。

中科院产业技术情报深度聚焦石墨烯如何颠覆未来    

 

石墨烯,是当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硬、导电性最好而且拥有强大灵活性的纳米材料。


它的强大能力常常令人咋舌。一块一厘米厚的石墨烯板,能够让一头5吨重的成年大象稳稳站在上面;用石墨烯做的手机电池,一秒内就能把电充满;以石墨烯为材料的平板电脑,可以随意折叠成手机大小放在口袋里。


自石墨烯诞生以来,人们便对这个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兴趣浓厚,也使其也成了资本和市场追逐的宠儿,在电子、航天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11月25日,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主办的第20期《产业技术情报》发布会上,研究人员详细梳理了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情况,首次将两个发布主题聚焦于同一领域,并基于权威数据库分析,对二者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研判。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骞伟中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史济东,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此次发布活动,并结合自己目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中国处于快速增长期

当今能源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交通工具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大。而解决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产业对兼顾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超级电容器因具备使用寿命长、充电时间短、可显示存电量、材料无限、低温性能良好等优点,被赋予较大期待。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抗拉伸性能和易与其他活性材料合成的结构,与活性炭类似,可以作为良好稳定的负极材料,被渐渐应用到超级电容器电容材料中。石墨烯超级电容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用于电极材料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活化煤、以及氮掺杂石墨烯、集电器表面等方面;涉及技术包括氧化石墨烯单体、过度金属氧化物、氮掺杂、煤活化等。


随着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发现石墨烯的分离制备方法,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始迅速发展,专利年发表数量快速增长,于 2012年达到峰值每年280项。目前相关技术专利平均在每年250项左右。


中国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领域技术的发展2009年起迅猛增长,年申请量迅速超过每年100项,于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基本保持在每年120项以上,处于快速增长期。


根据专利技术来源分布来看,目前掌握着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的主要国家或地区依次为中国(51%)、美国(20%)、韩国(15%)和日本(4%)、欧盟(2%)、和加拿大(2%),其专利总和超过全球专利总量的80%。


在国际市场布局上,中国主要关注于本土专利布局,申请比例达90%左右,此外在美国、日本及WO、EP也有少量申请。相比之下,美国、韩国除本土申请外,均在该领域的各主要技术市场进行了大量海外布局,如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地区,竞争较为激烈。


记者发现,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专利权人排名中,前25名专利权人中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中国的机构(17家)。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韩国三星公司、美国Nanotek仪器公司和浙江大学。其实,中国、韩国、美国发表专利数量最多的专利权人均是企业。


“从产业技术情报发布的内容来看,我们国家在石墨烯领域的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活力。”骞伟中说。


他介绍,目前石墨烯的主要制造市场和应用市场均在中国,国内的众多机构在该领域进行了专利布局。北京和江苏已分别成为国家石墨烯发展很研发的较为集中的地区,未来5年到10年这些地区还将在石墨烯领域进行大力布局。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目前石墨烯电容器领域技术更多的集中在高校实验室,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国家应推动高校和企业的衔接,大力推动石墨烯电容器的产业化发展。”骞伟中建议。


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中国SCI发文量位列第一

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因其特殊的纳米结构以及优良的光学、电学等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迅速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热点材料,成功检测多种生物小分子、DNA、酶、蛋白质以及细胞等。


“生物传感器是生命分析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但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未实现产业化。”史济东说。

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人员介绍,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安倍型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型和场效应晶体管型等,涉及酶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氧化氢、葡萄糖、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等)、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癌症标记物等)、DNA传感器、蛋白质传感器等;二是石墨烯光学生物传感器,包括荧光传感器和基于共振能量转移传感器。


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SCI论文发文年代分布呈现出如下特征,2005 年至2009年发文量相对较少,年发文量不超过100篇,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处于技术孕育期。随着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全球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SCI发文量增长趋势逐渐明显,2015 年SCI发文量突破了2300篇,相关技术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共有8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研究,其中SCI发文量前10位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印度、韩国、伊朗、台湾、新加坡、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上述10个国家在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SCI发文量占总量的81.61%。其中中国在该主题的研究中占有明显优势,其发文量占全部论文的47.76%,位居第2位的是美国,其发文量占全部论文的9.39%。


在高被引论文方面,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SCI论文属于ESI高被引论文有345篇,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ESI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中国(176篇)、美国(86篇)、新加坡(39篇)、韩国(23篇)和印度(15篇)。


值得一提的是,前10位ESI高被引SCI论文中,有6篇发文来自中国福州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4家机构,3篇来自美国西北大平阳国家实验室、中弗罗里达大学和美国海军3家机构,可以看出中国在该技术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网易、凤凰科技

又出新款3D打印超跑 看后你也想拥有吗?


2016年11月,超级跑车3D打印公司Divergent 3D在洛杉矶车展上展示了由最新研发工艺打造的3D打印超跑。据南极熊了解,这辆超跑的外形跟Divergent在去年展示的Divergent 3D Blade(刀锋)差不多,实际上它不但换上了一身亮骚的紫红色,而且很多结构件也重新进行了设计。遗憾的是,这家产商并未在发布会上公布这款3D打印超跑的详细配置,只晓得它已经放弃了2秒百公里加速的目标,不过估计2.5秒不会有任何问题。看后,南极熊表示非常想拥有一辆!


▽使用3D打印机使得Blade(刀锋)制造过程变得很简单


▽Blade(刀锋)车架的组装过程很简单,使用3D打印铝合金连接件和高强度碳纤维管。


上个月,Divergent 3D宣布将开始研发一种能让OEM以更低成本、更低能源消耗量产汽车部件的技术。据了解,这家公司使用了一种叫做直接金属激光烧结(3D打印)的工艺,它能非常容易地将铝合金粉末烧结在一起,然后形成所需部件或非金属部件模具,这在复杂形状部件的生产中拥有非常大的优势。如果用现有的传统生产工艺,那么制造商首先要生产出小块然后将其焊接在一起才能形成目标部件。


下面,南极熊带大家欣赏一下Divergent 3D新版的3D打印超级跑车:

Divergent CEO Kevin Czinger表示,3D打印技术将一辆汽车的部件成本减少75%、结构质量减轻50%并且又能保证它的坚固性,或者可以说更加坚固。从现场展出的车身结构上,南极熊可以明显的看出新一代的超跑与上一代的Blade(刀锋)有很多区别。连接件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相信是做了很多结构优化设计之后的结果,另外所使用的的碳纤维管也更加粗壮,保证超跑的强度。


怎么样?是不是也很想拥有一辆3D打印的超跑呢?

(更多请点击: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6SHQUN7051186GP.html#index_wit)

旧版停止服务 今日起再无“Uber优步”App


今日起,再无“Uber优步”App。11月27日起,旧版本优步将停止在中国提供服务,优步中国的所有服务切换到新App“Uber优步中国”中。事实上,从10月26日起,优步就开始推广“Uber优步中国”全新App,11月3日,新版App正式上线。在图标上,新版“Uber优步中国” App保持了原先版本的风格,但Icon右下角多了“新”的字样。


不过,新版“Uber优步中国”App目前只保留“人民优步+”与“优选轿车”两个产品线。


据悉,用户将能继续使用原来的账户登录,大部分用户在使用新App时无需再重新输入密码和绑定支付方式。


此外,新版“Uber优步中国”App的帮助页面接入了实时在线人工客服。此外,新版“Uber优步中国”App新增了“车辆颜色信息” ,和司机沟通可以App内留言,不再只靠打电话。


对于账户信息安全,优步中国建议用户删除旧App中百度钱包、信用卡等的支付方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之前绑定支付宝“免密支付”的用户,用户可以到支付宝客户端“设置”中“支付设置”的“免密支付”找到“账户授权”,解除安全代扣协议。


与此同时,微信“封杀”优步一年半后对新优步开放,乘客可以用微信分享路线和推荐朋友乘车。

如何杜绝"杀手机器人"出现:改变未来机器对人类的理解方式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不久之前,一群科学家、行业带头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起了“阻止杀手机器人运动”,致力于阻止致命性自动武器系统的研发。发起人包括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以及苹果公司共同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阵容不可谓不强大。这些名人为此次运动吸引了不少关注,亦让立法机构意识到,曾被视作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杀手机器人,如今就快成为现实了。


但情况当真如此吗?一些研究人员将“杀手机器人”视作一种文化概念,采用另一种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就像人类造出的其它东西一样,哪怕再先进的机器人也仅仅是机器而已。如果我们在设置机器人时对技术问题和文化问题多加注意,它们就不会发起机器人革命、背叛人类。


“关键是,‘杀手机器人’这个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该研究的共同作者、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媒体理论助理教授特罗·卡尔佩(Tero Karppi)指出,“在此之前先有了相关技术和科技,这些系统的构想和研发才得以变成现实。”


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对杀手机器人感到忧虑,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自己吓唬自己。该研究作者提到了《终结者》或《我,机器人》等电影,它们都假设未来的机器人逐渐会将人类取而代之。而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也常常做出这样的假设。例如,论文中援引了“阻止杀手机器人运动”官网上的一段文章:


在过去十年间,无人武器的使用不断增加,大大改变了战争方式,也带来了新的人权和法律问题。如今,不断进步的科技正致力于研发全自动化武器。这些机器人武器能够自己选择目标并开火,不需要任何人类的干预。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设想是“技术决定论”的体现。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如果技术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过高,不仅将对社会、还会对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该理论暗示着人类与机器是截然不同的,”研究作者指出,“它似乎认为,‘人类控制机器’与自动化武器、即‘机器控制机器’之间存在绝对的差别。”


但如果我们能以某种方式为机器智能编码、使其无法区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区别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如果没有“人类”与“机器”之分,也就不会有“人类与机器之争”了。


卡尔佩提出,或许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机器对人类的理解方式。


“我们可以试着将机器人和机器智能看作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他说道,“思考它们如何与人类共事,而不是独立运作、与人类作对。”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分析、并重新设计与未来机器人相关的技术了。该研究作者引用了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美国国防部近日拨款180亿美元(约合1200亿人民币),用于研发全自动武器系统和技术。


如果我们想改变研发这些系统的方法的话,就应当趁现在行动。仅仅禁止致命性自动化武器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我们需要深入该问题的技术与文化层面,才能真正阻止自动化杀伤武器的发展。


要想在未来与机器人和平共处,关键是要意识到,机器人归根结底不过是人类创造出的产物。未来的机器人不会是来自外太空的科技强军(但愿如此),而是由人类一手打造的。


“机器智能已经成为了现实,我们需要学会与它们共处,”卡尔佩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工程问题,还囊括了文化、人性和社会关系。”

中国交通新闻网

大国重器这样造:三峡升船机创多项世界第一


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坝下。记者乘船驶入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水池”两侧是高耸入云的塔柱,一节节铁条如脊椎般自下而上,整齐固定在塔柱上。随着悦耳女声的指引,“水池”和船一起,沿着铁条稳稳上升。记者将一枚硬币放在船舷上,硬币纹丝不动。半个多小时后,“水池”水面与前方长江水面持平,拦水闸打开,船舶稳稳驶出“水池”,前方豁然开朗,两岸青山如画。


“今天大家体验的,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我们抛弃了像普通楼宇电梯一样的钢丝卷扬方案,改用齿轮齿条提升方案。尽管齿轮齿条提升式升船机不是我国首创,但三峡升船机提升总重达到15500吨,提升高度可达113米,大幅刷新了升船机的世界纪录!”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机电工程局副局长吴小云自豪地说。


升船机,通俗地说,就是“船舶电梯”。因三峡工程造成了坝上坝下水位落差,1993年5月国家批准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就明确将建设“钢丝绳卷扬全平衡垂直提升式”三峡升船机,使船舶可以“坐电梯”过坝。但是,由于该方案很难保持承船厢平衡,试验以失败告终。1995年4月,出于安全考虑,国家暂缓三峡升船机的建设。


直到2003年9月,经过反复论证和争议,三建委终于批准了三峡总公司提出的修改方案,采用“齿轮齿条爬升”方案建设三峡升船机。今年9月三峡升船机开始试运行,船舶过坝时间从通过五级船闸方式的3小时,缩短到40分钟左右。


所谓“齿轮齿条爬升”,就是在承船厢两侧的塔柱上各安装两组齿条,然后在承船厢两边对应的位置各安装两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带动四组小齿轮同步旋转,在四组齿条上爬升或下降。


在此之前,国内从未建设过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国外的同类升船机规模较小,也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设计、施工、材料等等,一切课题都是全新的。


“技术不成熟,我们就要让它变成熟!”吴小云说。齿轮齿条抗磨损能力如何,对升船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建设者们专门找来试验机对三峡升船机齿轮齿条进行磨损试验,相当于实际运行了70年,结果是,试验机承受不了,坏了,齿条样品却啥事也没有。


升船机两侧承重的是高逾百米的薄壁,这样又高又薄的混凝土建筑,在建设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三峡集团组织国内外专家反复论证,协调参建单位调整优化方案,终于创造了一个业内奇迹,升船机混凝土施工未发现一条裂缝!打破了“不存在无裂缝混凝土”的定论。


三峡升船机建与不建,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如果发生地震、承船厢漏水等意外情形,假如没有安全系统,升船机可能会坠落,也可能快速冲顶,后果十分严重。而三峡升船机采用的是最安全的“长螺母—短螺杆”锁定装置。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安全系统一旦检测到承船厢不平衡或重量异常,就会立即停止驱动系统。升船机两边的墙上每隔3.5米就有一个逃生通道,乘客可以迅速疏散。


三峡升船机的建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使我国大型装备在设计、原材料冶炼、加工、热处理、装配等方面的能力和工艺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推动我国重大装备的成套制造、安装、调试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货船澳门附近海面沉没 七名船员全部获救


澳门海事及水务局26日接到一艘散货船求助,报称该船入水下沉,海事及水务局与海关及时派出船只赶赴现场救援,成功救起船上7名船员。


海事及水务局称,下午约1时40分,接获货船“金龙116”求助,报称船只于青洲水道2号浮标附近沉没。海事及水务局实时启动海上应急搜救计划,与海关派出船只赶赴现场。


由于事故位置属珠海海域,海事及水务局同时通报珠海搜救中心,珠海方面也实时派船救援。


因事故现场风浪很大,风力达六级,浪高2.5米至3米,加上肇事船只已几乎完全沉没,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难度,海关快艇及潜水人员经过个几小时努力,最终成功救起肇事船只的6男1女船员。


海关稍后将通过粤澳边境联络机制,把有关船员移交给珠海边防部门。

最新学术论文

1)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Volume 94, In Progress (December  2016). 第33篇                                            

Olivier Faury, Pierre Cariou, The Northern Sea Route competitiveness for oil tanker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6, 94: 461-469.

2)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Volume 94,  (November 2016)   第10篇

Bi Yu Chen, Qingquan Li, William H.K. Lam, Finding the k reliable shortest paths under travel time uncertainty[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6, 94: 189-203.

3)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Volume 72, In Progress (November 2016).第18篇                    

Zhiheng Li, Shan Jiang, Jing Dong, Shoufeng Wang, Zhennan Ming, Li Li, Battery capacity design for electric vehicles considering the diversity of daily vehicles miles traveled[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72: 272-282.

4)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Volume 49, In Progress (December 2016).第16篇 

Janet Reyna, Sravani Vadlamani, Mikhail Chester, Yingyan Lou, Reducing emissions at land border crossings through queue reduction expedited security process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6, 49: 219-230.

   5)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Volume 96, In Progress (November 2016).第4篇

Mohamed Amine Masmoudi, Manar Hosny, Kris Braekers, Abdelaziz Dammak, Three effective metaheuristics to solve the multi-depot multi-trip heterogeneous dial-a-ride proble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6, 96: 60-80.

6)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Volume 43, (November 2016). 第20篇

Eva Heinen, Identity and travel behaviour: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commute mode choice and intention to chang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16, 43: 238-253.

7) Accident Analysis& Prevention

Volume 98, In Progress (January 2017). 第36篇                  

Mikael Sallinen, Maria Sihvola, Sampsa Puttonen, Kimmo Ketola, Antti Tuori, Mikko Härmä, Göran Kecklund, Torbjörn Åkerstedt, Sleep, alertness and alertness management among commercial airline pilots on short-haul and long-haul flight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7, 98: 320-329.

8)《交通运输工程学报》Journal of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16年04期. 第14篇   

[1]  王 柱,董长松,韩常领,等.高寒冻融环境下隧道结构服役性能预测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04):133-140.

WANG Zhu,DONG Chang-song,HAN Chang-ling,et al.Servic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odel of tunnel structure in alpine freezing-thaw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16,(04):133-140. (in Chinese)

    9)《中国公路学报》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6年09期. 第2篇      

王新泉, 张霆, 齐昌广, 崔允亮, 张世民, 陈华顺. 刚柔同轴组合桩加筋路堤力学特性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6,29(9): 13-20.

WANG Xin-quan, ZHANG Ting, QI Chang-guang, CUI Yun-liang, ZHANG Shi-ming, CHEN Hua-shun. Field Test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axial Rigid-flexible Compound Pile Reinforced Embankment[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6, 29(9): 13-20. (in Chinese)

10)《交通信息与安全》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

2016年04期. 第17篇   

孙 浩,李继承. 系统管理在中国民航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6, 34(4):112-120.

SUN Hao, LI Jicheng.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Management in the Oversight of 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J]. 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 2016, 34(4): 112-120. (in Chinese)

武理工智能交通

长按 识别 关注



Pageview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