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地学领域2019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测绘之家 2021-09-21


两年一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已于1月1日正式启动。其中院士候选人由院士提名和学术团体(中国科协所属各大学会和各省科协)推荐。


2019年两院院士增选启动,总名额不超151名。


2019中科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1名,其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6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5名。


此次院士增选重点关注的新兴和交叉学科包括物理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影像学、环境科学、信息与生物医学、能源科学。


在增选的71名总名额中,除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5个特别名额须待特推小组评审推荐后再划归相关学部使用外,其余66个分配如下:数学物理学部11名、化学部11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名、地学部11名、信息技术科学部8名、技术科学部12名。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0名。


本次增选可向工程院报送候选人的名额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和医药卫生学部七个学部分别不超过18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两个学部分别不超过12名。


根据相关统计,包含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等在内的以下多个重要学会已公布拟推荐的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 中国地理学会

  • 中国地质学会

  • 中国古生物学会

  • 中国石油学会

  • 中国地震学会

  •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 中国生态学会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中国气象学会

  • 中国金属学会

  • 中国化学学会


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科协、陕西省科协等多个省市也相继公示了拟推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小桔今日整理了目前已公示的地学领域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及相关资料介绍如下:


中国地理学会



候选人介绍:


秦伯强


1963年2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曾经师从施雅风院士从事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湖泊的影响,发现了气候暖干化是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1996年,正值我国湖泊科学从湖泊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向污染与富营养化治理研究的转折关头,秦伯强从瑞典留学归来,担任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常务副站长,转入以太湖为重点的大型浅水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当时,大型浅水湖泊是国际湖沼学研究的薄弱领域,许多基础性科学问题还缺乏观察、试验、模拟等工作的支持,大型浅水湖泊的污染问题更具有中国特色,导致国内亟待解决的湖泊污染治理问题,如湖泊内源污染控制、湖泊生态修复等,缺乏理论指导。秦伯强以太湖站为研究基地,通过组织和实施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提出了“抓过程、释机理”的大型浅水湖泊研究思路,并在太湖开展多学科协同的原位观察,揭示不同的湖泊风浪过程对沉积物悬浮、水体透明度、湖泊初级生产率及其对食物链的影响。构建了湖泊环境变化过程和格局与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耦合的多学科协同浅水湖泊研究方法,实现了现代湖泊科学从资源调查向生态环境研究的历史转变,为现代湖泊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2、揭示了大型浅水湖泊底泥内源污染的形成原理,发展了浅水湖泊湖沼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阐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具有较高的营养盐滞留能力;发现了频繁动力扰动导致沉积物悬浮和营养盐释放,促进藻类生长与水华暴发,凸显了浅水湖泊内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浅水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及藻类吸收利用再至水华暴发的循环模式,科学诠释了太湖等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华难以治理的本质原因。


3、阐明了大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驱动机制,创立了防控蓝藻水华与湖泛灾害的模拟与预测预警系统。研究揭示了营养盐富集与气候变暖对蓝藻水华暴发的协同作用机制,导致了2007年无锡市的饮用水危机事件;研发了蓝藻水华与“湖泛”预测预警系统,自2009年起连续10年发布太湖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报告,为饮用水安全保障发挥了关键作用。


4、基于湖泊富营养化对草型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恢复长效战略。研究发现富营养化湖泊中营养盐富集造成水下光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草型生态系统退化机制,阐明了改善水下光环境、恢复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原理,提出了“控源截污-环境改善-生态修复”湖泊长效治理战略,并已成为太湖等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主导思想。


秦伯强及其科研团队的系列成果填补了浅水湖泊湖沼学的研究空白,为太湖等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得到生态环境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撰写4份政府咨询报告获得中办或国办采用及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出版专著4部,主编出版SCI论文专辑4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97篇),SCI他引5098次,第一作者单篇最高他引464次;Web of Science显示的H因子42。以“shallow lake”为主题词在SCI库中检索获得的全部16798条记录中,秦伯强(Qin BQ)排名第3,充分体现了秦伯强在国际浅水湖沼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秦伯强同志治学严谨,学风正派,科研能力突出,成果卓著,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形成包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团队。


董治宝


1965年6月出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我国风成过程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在沙漠化动力学研究领域的个人实力国际排名第一、领导的团队国际排名第二。长期扎根西部,坚持在沙漠科学研究第一线,致力于风沙地貌研究,已发表论文460余篇,其中SCI收录169篇,EI收录85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专著7部,论著被他引6507次,SCI他引2770次(包括Nature,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Reviews of Geophysics, Earth Science Reviews等权威期刊)。获国家专利32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4)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1)各1次和其他科技奖励5次、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奖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Earth Surface,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eolian Research, Journal of Arid Land 4个SCI期刊副主编、SCI期刊Geomorphology编委。


重要科学贡献包括:


1、基于中国风沙地貌的系统研究,重建沙丘形态-动力学理论。对中国沙漠独特风沙地貌的系统论述丰富了风沙地貌学理论;在腾格里沙漠建立世界第一个风沙地貌试验场,开辟风沙地貌动力学的现场试验研究之先河;发现与传统风沙地貌学理论相悖的不同类型沙丘的共生现象,建立了不同类型沙丘的地貌学关系,对沿用的基于风况的沙丘形态-动力学理论进行颠覆性修正。


2、拓展中国沙漠研究,开辟行星风沙科学研究新领域。发现青藏高原沙源控制型沙漠(沙地)—沙源控制论,有别于中国北方和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气候控制型沙漠;在柴达木盆地沙漠中发现类火星风沙地貌,提出火星沙源控制型风沙环境的论断,是认识火星环境的重要贡献。


3、建立风沙边界层动力学理论体系,揭示风沙流的致灾机理。发现风沙边界层(blowing sand boundary layer)的存在,融合传统的风沙运动学与大气边界层科学,自行研发在风沙流中测量可靠的风速廓线仪,突破研究技术难题,在学界率先开展风沙边界层动力学研究。


杨小平


1964年4月出生,浙江大学教授。杨小平在对我国北方沙漠、沙地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研究成果,即:


1、在前人提出的“就地起沙”理论的基础上,他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出发,发展和完善了我国沙漠地貌景观形成理论,提出和论证了湖泊作用及流水过程在现代沙漠环境特征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建立了我国北方沙漠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框架。我国北方虽在古近纪时已出现沙漠,他通过对来自沙漠内部遗存的环境变迁“直接证据”的研究,发现我国西部沙漠的特征在晚第四纪时期发生过显著变化,在距今约3万年时等时段经历过较湿润的气候。


2、他较早开展了沙漠水文学研究,特别是对内蒙巴丹吉林沙漠丘间地众多湖泊的特征及水位变化开展了详细研究,提出巴丹吉林沙漠在全新世中期时由于东亚夏季风加强,沙区气候相对较湿润,宜人类居住、活动。在对巴丹吉林沙漠水循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其湖面年均蒸发量仅为1000 mm左右,当地降水对地下水及湖水补给具有显著贡献,为准确认识沙漠地区水循环和水资源评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他在对不同沙漠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荒漠化动力过程的复杂性方面获得了系统性新认识。针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提出“气候干旱化”+“地貌过程”双驱动机制。首次在浑善达克沙地发现“红山文化”遗迹,并指出荒漠化可能是红山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


杨小平三十五年来对我国沙漠研究孜孜以求,回答了该领域一系列重要问题。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地球系统科学、合理开发沙漠地区资源、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致力于学科发展,注重研究生、本科生培养。曾先后担任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副主编、先后在十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作为特约编审,编辑出版了以沙漠与荒漠化为主题的5辑国际SCI期刊专辑和1辑SSCI期刊专辑、1辑以地貌学为主题的国内核心期刊专辑。曾4次受邀在国际重要学术系列大会上做大会特邀报告。他是长期活跃在一线的一位沙漠研究者,他的第一作者论文(且均为通讯作者)SCI他引约1200次, CSCD他引约600次。他的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黄汲清地质科技研究者奖”,美国“法卢特•勒巴茨沙漠研究奖”和德国“洪堡研究奖”等著名奖项。


张兵


1969年2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研究所研究员。张兵长期从事高光谱遥感科学与多领域前沿应用研究,他在我国全谱段全链路高光谱成像机理研究、高光谱遥感军事应用和内陆水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重要科技成果,为我国在该领域始终处于国际前沿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


发表SCI论文162篇、EI 156篇,SCI他引1892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4项。他编写出版高光谱遥感系列中文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同类著作中出版量最大,影响力巨大。其中,《高光谱遥感——原理、技术与应用》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直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国科大)教材,多次重印出版。随后又陆续编写出版了《高光谱图像分类与目标探测》、《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内陆水体高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的多学科应用》等学术著作。另外,在由CRC Press出版、邀请了十几个国家作者编写的英文专著《Compressive Sensing of Earth Observations》中,张兵负责撰写“Compressive Sensing for Reconstru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Hyperspectral Images”一章。


他主持的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光谱遥感智能观测机理与信息处理模型研究”结题验收为“优秀”,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新型对地观测系统科技创新交叉合作团队”结题验收为“优秀”,也主持了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项目“全球资源环境遥感创新团队”,在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他主持过20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等科研项目,在我国全谱段全链路高光谱成像机理研究、高光谱遥感军事应用和内陆水环境遥感业务化应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实现了高光谱遥感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成果获国家二等奖2项,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与多学科应用”,建立了高光谱成像机理、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系列模型方法,在高光谱遥感科技创新和开拓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6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高光谱遥感研究集体”,他带领的团队被IEEE Fellow、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主编Plaza教授评价为“在高光谱遥感技术方法和应用方面发表了大量重要学术论文,是高光谱遥感领域国际一流研究团队和学术标杆”,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主编Jingming Chen教授评价为“在研究高光谱图像处理和多学科应用中的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内陆水体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 建立了一系列内陆水体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开创了我国典型内陆水体富营养化遥感监测的业务化应用。


陈亚宁


1958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亚宁博士是中国科学院二级研究员,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我国西北干旱区资源开发利用与荒漠生态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自1982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新疆的天山、昆仑山及塔里木河流域等地做考察研究工作,在干旱区水文水资源、生态水文过程、绿洲可持续管理和荒漠环境保育恢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理论创新研究和科研实践。在水资源研究方面,解析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与水循环机理,精细刻画了水资源三元构成比例;在生态水文过程和理论研究上,构建了“山区-气候水文过程、绿洲-农田水文过程、荒漠区-生态水文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模式;在绿洲生产力提升与生态安全方面,提出了以水土生态安全、生物生态安全和防护生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思路与模式,丰富了荒漠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内涵和可操作性。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著,研发了多项生态保护技术与专利,在我国干旱区资源学、绿洲生态学和荒漠环境学的学科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亚宁研究员长期在新疆科研第一线工作,扎根边疆,成绩突出,善于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等30余项,取得一系列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认可。入选首批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新疆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排名1、2、1、5),省部级一等奖5项(均排名第1);发表SCI论文290余篇,CSCD论文300余篇,出版论著16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6项,计算机软件登记34项,培养研究生硕士40人,博士(含留学生)31人。      


王铮


1954年12月出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从王铮到煤炭地质勘探队任地质员开始,从事环境与地学工作41年。他敢于探索,学术严谨,无学术不端。近30年致力环境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开展了环境脆弱区区域与环境管理工程的基础,完成SCI/SSCI/EI检索论文约70多篇,主持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经济学评估政策模拟软件系统7个,在Springer出版相关英文专著2本。百度检索发表论证781篇(本),被引14297次, H指数61,G指数98.


1、应对全球变化变化的政策模拟系统研发

王铮于2008年受命研究中央向中科院提出的两项任务:“中国的碳高峰可以控制在哪里?2.中国是否可以接受欧盟提出的2°C阈值”,为此需要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软件。应用这一自己研发的软件模拟发现 “中国碳排放高峰可以且应该控制在2030年左右”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模拟出“中国可以接受2度阈值”。进而承担国家863、973任务,主持研发出两项中国气候变化经济学集成评估模拟系统:CIECIA和MRICES+,它们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AM,进而通过计算博弈分析提出中美合作减排可行和帕累托改进的全球减排方案,提交了国家,并论证了“万物各得其生以和”的气候治理伦理。巴黎会议后,受邀在Springer出版气候变化经济学IAM专著专著。


2、中国艰苦边远地区辨识系统工程

2004-2016年,王铮主持完成了国务院通过人事部下达的重要区域治理系统工程——中国艰苦边远地区辨识,作为系统工程这一任务要求排序全国2400多县(旗、区)的艰苦性,并不得就排序发表论文。为此王铮深入实地考察和体验具有艰苦性的约70个艰苦县(旗)。提出一种最优化数据挖掘方法。这项研究历时12年;为完成这项工作,王铮被两次送进专业医院治疗,助手两次发生车祸。王铮通过此项研究,发现了胡焕庸线的成因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且发展了“区域的三个地理本性学说”,辨识出中国的艰苦边远县区指导国家工资政策。结果于2006年为国务院正式采纳。另外应用于青藏铁路职工健康管理系统研发,以及中国连片贫困区的致贫原因的地理成因分析。


3、国家急需的政策建模模拟

作为学者,王铮多年从事与国家公共安全有关的应急政策模拟与发展政策模拟。1986年面对东亚金融危机,创立了一个汇率安全模型,模拟得到人民币不应贬值也不可贬值的重要结论,支持了国家决策。1993年发现SARS活跃与近地面层的生态特征关系,模拟出各气候区的城市SARS爆发的概率,提出分区分期减灾对策。2008年针对新的经济危机,建立多区域DCGE 模型,模拟出应对危机的政策重点是加快中部发展,为国家采用。2000年代针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需要,研究出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区位条件,完成中国创新城市的区位选择分析,为十一五规划所吸收。并导出创新经济学中产业集群与知识溢出的关系,被国际空间经济学之父J.Paelinck评价为:对区域科学是一个重要贡献。进而完成区域溢出与环境脆弱性约束下中国空间结构演变再现模拟,提出研发枢纽城市概念,并针对全国物流网络建设、东北振兴和北京发展问题,模拟出政策建议。于2017出版国内外首部命名为《政策模拟导引》的专著在springer出版Principle of Regional Science 。


中国石油学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



候选人介绍:


袁训来


1965年8月1日生,籍贯安徽省望江县,专业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3.9-1987.7,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本科;1987.9-1990.7,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7-2000.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1.1-2015.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2016.3-现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任


长期从事地球早期生命的研究。围绕“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对埃迪卡拉纪距今约6亿年的“蓝田生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复杂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最古老的化石证据,并提出了多细胞藻类的起源和辐射模式,也是该生物群的命名者。在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地衣化石,发现了具有细胞分化的胚胎状化石,也是该生物群的命名者。在距今约9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固氮蓝藻化石等。这些成果大部分发表在国际上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如,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刊物“Science”、“Nature”、“PNAS”、“Current Biology”和“Geology”等和国内有影响力刊物“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古生物学报”等发表数十篇论文。),目前已发表科研论文(著)150余(部),专著3部。



 邓  涛


1963年6月27日生,四川江安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1980.09~1984.07,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理学学士;1984.07~1994.08,西南石油学院地质系,助教、讲师、工学硕士;

1994.09~1997.07,西北大学地质系,理学博士;

1997.07~1999.07,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后;1997.07~2001.0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2001.03至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邓涛研究员的科研工作聚焦于晚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化石、陆相沉积地层和气候环境演变方面,研究领域涉及哺乳动物系统演化、功能形态、生物地层、生物地理、化石埋藏、生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古环境,尤其关注东亚晚新生代的奇蹄类哺乳动物、陆相地层框架、古生态系统变迁、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通过深入研究,他不仅在系统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还提供了更多的证据阐明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的强烈隆升及其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巨大影响。着重研究了晚新生代的奇蹄类化石,特别是记述了大量新近纪的犀科和马科化石新材料,对分类沿革进行了详细修订,并建立系统发育关系。对中国的新近纪地层进行了综合研究,在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方面取得新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与欧洲哺乳动物群对比的精细程度。应用古生态学方法和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演变,深入讨论了一些哺乳动物在中国出现、扩散和分布的气候环境背景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为古气候恢复和古环境重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连续多次主持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3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项目。至今共发表学术论著2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超过100篇。



中国地震学会



候选人介绍:


徐锡伟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候选人介绍:


董胜波



晏磊



中国生态学会



候选人介绍:


李新荣



吕永龙



欧阳志云



彭少麟



周国逸



中国地质学会



候选人介绍:


施斌





万渝生



王涛




张招崇



庞雄奇




赵俊猛



姜在兴



宋明春



孙友宏



唐菊兴



翟刚毅



张大伟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候选人介绍:


杨光华



马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



候选人介绍:


沈学顺



中国金属学会



候选人介绍:


董瀚



朱荣



于勇



王利



苏世怀



吕昭平



翟启杰




中国化学学会



各省市科协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如下:



-----END-----


+ 加小编,交朋友 +

来源:橙子勘探

推荐阅读

【要闻】刚刚,他调任国土测绘司副司长,毕业于西南交大测量系,曾在新疆地信局工作

【干货】测量员必须懂的沉降观测要求,值得学习!

【论坛】龚健雅院士:两个“老”学科在“新”时代的火花碰撞

【喜讯】测绘地信行业6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


推荐关注


  测绘英才网  


测绘之家  公众平台


觉得不错请点赞!转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测绘论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