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杨元喜院士:泛在感知、智慧地球悄然出现如何影响未来生活?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智慧交通、智慧导航、智慧购物,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化、便捷化已经深入人心,正因如此,一个全新的概念——泛在感知、智慧地球正在悄然出现,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与我们每个人将产生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也带来了他的答案。
随着科技的进步,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注释,杨元喜解释说,“泛在”最早就是用于形容网络的无所不在,而泛在感知就是信息感知、获取的手段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从天上的高中低轨各型卫星,到近空无人机等飞行器平台,再到地面5G基站、各种监控摄像头,甚至能拍照的个人手机,都是可用的感知手段。
杨元喜说:“为了方便描述,我把感知手段分为外在感知和贴身感知两类。对个体而言,外在感知是被动的,不受个体控制的,如卫星、无人机、监控摄像头等;贴身感知是主动的,比如车联网的车载终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微型化的穿戴式感知手段。”
”杨元喜总结,“泛在感知”实际上应该分为几个层次,“泛在”“感知”“识别”,最后是“互联”。“泛在”是信息的范围,“感知”是信息的获取,“识别”是信息的甄别,“互联”是信息的互通。如果这些基础都完成了,才有可能实现智能社会。
我们的地球有山、有水、有海洋、有陆地、有沙漠、有高原等,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如果让我们用泛在感知的手段,把实实在在的物理地球数字化,展现在每个人的手机上,展现在管理者的电脑上,让它变成一个孪生的、跟实际地球完全一致的,而且和实际地球同样在变化的球,这个就叫智慧地球。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地球是泛在感知的一种载体,是感知信息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像科幻故事,但实际上却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杨元喜透露:“现在国内已经有好几个数字地球雏形了,正在争取往智能化地球方面发展。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我们并不明显落后,跟西方的差距不是十分显著,这一次的疫情,中国在数据挖掘方面,在疫情溯源、疫情管控等方面比西方要强很多。”
”杨元喜认为,智慧地球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所有的泛在感知,都是基于统一的时间基准,统一的空间基准。这样,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段,利用不同手段感知到的信息,才能进行时间序列的展示,才能进行空间位置的标识,才能进行精准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才能精确描述我们实实在在生活的地球。
杨元喜说:“如果有了这种支撑,对我们地球上各种可能发生灾害的监测、预警、气象的预报,以及抢险救灾就会带来极大的方便。比如,可以利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等技术进行长期、连续的地表形变监测,并且把这些变化动态展示在一个孪生的地球上,专业人员可以根据地表变化情况进一步预测地震、滑坡等的发生,并发出预警。当然,如果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足够成熟,由人进行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也可以由‘智慧地球’代劳。”
我们所说的智慧中国是智慧地球的一部分,智慧中国与人民生活的智能化水平密切关联。智慧中国建设首先应当完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包括时空服务基础设施体系,感知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卫星、无人机、监控设备等),解决数据和信息的获取问题。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当然相应地要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尤其是智能化处理水平。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智慧中国。目前,北斗、天绘、高分、资源等测绘卫星都在为智慧地球提供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信息。
杨元喜说:“因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部署,可以在纳秒量级上实现不同载体的时间同步,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可以在厘米量级上做到空间基准统一,所以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我们数字地球建立提供了空间基准、时间基准,甚至动态的变化,动态的时间尺度。”
”但是,大数据的积累同样也是双刃剑,尤其是感知得到的个人信息,如何处理?如何避免信息泄露?杨元喜的回答是,建议立法。“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记录数据比保护数据要容易得多。要想把数据安全地保护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各种数字监控之中。我们如何保护隐私?这只能靠法律,该知道的人可以知道,不该知道的人不应该知道,这才是核心。”
-----END-----
社群交流 / 原创投稿 / 商务合作
(请添加下方小助手微信)
来源:央广网
推荐阅读
【法制】注意!北京11家企业因测绘资质、地图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
【招标】506.7万!2022年度1:500地形图数据采集项目(一期)
推荐关注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测绘之家”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测绘之家”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