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幻到极致的未来,还属于我们吗?这次,脑机结合真的要来了

2017-04-29 程聪 火石创造

特斯拉总裁“钢铁侠”Elon Musk再度创业,新公司Neuralink旨在发展连接人脑和计算机的技术。有趣的是,消息出现之际正是《攻壳机动队》放映时期,该电影由日本28年前的著名动画改编,反映了未来人机交融后的社会变迁和对世界的思考。

文|程聪


刚下线的《攻壳机动队》,除了哲学和世界观、颇具赛博朋克特质的视觉效果、斯嘉丽·约翰逊的假果体引起了热议,大量的科技概念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故事设定在未来的日本。在未来社会,全世界被庞大信息网络连为一体,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化。生化人、仿生人、人类共存在地球上,单凭肉眼无法识别…….



人工智能普及,人类愈发变得渺小,掌控机器变得越来越难,以致于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利用人类赋予他们的智慧反戈一击。如同霍金所认为的“人工智能毁灭人类论”那样,有一天我们不再能凌驾于食物链顶端之上了。


《攻壳》中,很多人的身体都有着与网络连接的端口(脑机接口),身体纯粹成为了一个容纳人类灵魂的容器。女主的大脑本质上被电子元件所包围,而她的Ghost(脑的意识)则存在于所剩的那一小部分生物脑中。显然大脑联网有各种各样的好处,不但通讯变得隐秘和即时,还可以带来更棒的视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强的辅助分析能力,实现虚拟形象开远程会议等等。攻壳的世界里,至少一半的“超能力”是依靠联网的电子脑实现的。


《攻壳》中后脖颈处的脑机接口


在《攻壳》之前,脑机接口的最知名形象可能是《黑客帝国》里的脑后插槽。


《黑客帝国》里,往大脑导入数据就轻松学会了功夫的救世主尼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脑机就是完美的,脑机交流装置也可能成为黑客的攻击点。《攻壳》中就出现过几次人类脑机被黑客攻破,导致人陷入“假象”或做出完全违背本意的事情。


事实上,黑客间接利用电脑导致神经受损患者也已有先例。2007年11月,程序员曾攻击癫痫病患救助网站,将快速闪动的动画添加到网页上,从而致使一些对图片敏感的患者发病。那么黑客们是否会进一步运用其他的方式攻击大脑,改变大脑的信号,甚至改变大脑的记忆和功能呢?


人类经研究脑机接口已有多年,此前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宣布进军脑机研发。日前,有关其新创立的的脑机交互新公司Neuralink的细节,终于浮出了水面。



马斯克过去一直对武器化的人工智能感到担忧。近三年,他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警告,说人工智能是人类目前最大的威胁。为了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马斯克还与Y Combinator创始人Sam Altman一起,建立了非营利组织OpenAI。并为了让自己时刻警惕留意AI的发展,成为DeepMind的投资人,“这笔投资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到事物前进的速度,我认为这种前进真的在加速,比人们料想的要快得多。”


马斯克认为,超级AI必将实现,为了避免被这个新物种灭亡,人类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成为 AI。


在之前,媒体通常将NeuraLink视为一家神经织网(neural lace)技术公司,但实际情况并不仅仅是如此。


根据与马斯克关系密切的博客WaitButWhy新发布的博文, Neuralink并不仅仅局限于神经织网一种技术,NeuraLink宣称要探索更广泛的技术,释放人脑的全部潜能,将人类和机器思维融合在一起。包括像印于皮肤的电极矩阵、可进入大脑的“神经微尘”以及可在动脉中影响所有神经元的支架等也都在研究之中。


Neuralink不会通过BMI(脑机交互系统)将你变成一台行走的计算机,它倾力推出的首款产品将最先开发用于医疗的应用,这无疑也将帮助Neuralink从权威部门获得进行人体实验的批准。“我们在未来几年计划向市场推出的东西,将帮助那些脑部受到严重损伤的人(中风、癌灶、先天畸形等)。”马斯克这样说道。


那些能让健康人进行心灵通讯的技术会在何时到来?


马斯克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相当乐观而又充满种种不确定因素的时间线:“我认为当我们的产品被残障人士用上8-10年后,这一天将会到来...我们要必要线弄清楚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技术还需要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时间。此外,我们的设备对残疾人的帮助有多大,对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也非常重要。”


将人脑与计算机结合,让基于云平台的人工智能成为大脑的一个拓展插件服务人类,甚至实现心灵感应。马斯克的想法并不是天方夜谭,他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脑机接口技术改变生活,这5家初创公司你或许会感兴趣


在Facebook的年度开发者大会F8上,研发团队公布了一项充满野心的计划。Facebook想要建立自己的脑机接口,将想法直接发送给计算机。Facebook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无声的语音系统,用户能够直接通过大脑每分钟输入100个单词。“我们不是随机传达用户的思想,而是帮助用户选择性的表达他们想要分享的内容。”Facebook期望在是在未来两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的野心都是希望能够将人类思维与电脑连接起来,但这两个项目却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 Review)泼了冷水。


Regalado在MIT Tech Review专栏中指出,已有记录中的天然大脑活动和Musk所期望的大脑活动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马斯克并没有明确概述他将如何达成他的目标,如何在大脑植入机械设备后达到心灵感应,这些是MIT Tech Review提出质疑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可以将机械设备植入人脑。完成这个手术需要从大鼠或猴子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每个实验可能就会耗费数年,马斯克期望在8到10年内就实现脑机连接,是不切实际的。


对Facebook的“人脑打字”计划,Regalado认为,让人们尽可能快的准确思考文字内容是可能的,但在仅仅两年时间内,不可能获得重大进步。


阿里巴巴马云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对大脑的认知不到3%,很难做到脑机结合,目前应该推进的方向是让机器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事实上,大脑植入技术的发展相当缓慢,而且操作十分复杂。不过,金钱和进取心可能是将神经技术引出实验室的源泉。麻省理工学院也在研发可植入人脑的超轻电线。除此之外,人机结合的案例也不是新鲜事,如仿生眼已经能通过把影像转化为电子信号跳过死亡的视神经传入大脑,让部分失去视觉的盲人重见光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学者与克里夫兰功能性电刺激中心的实验下,一名四肢瘫痪病人通过大脑思维成功地控制义肢,将食物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每一个新分支的发展都会推动人脑交互领域的技术进步,相信Neuralink、Facebook等致力于“重塑人脑”的团队也将从同行的失败和成功中汲取经验。毕竟,“脑机交互”已经不是全新的概念了,我们需要像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这样的梦想家,来帮助推动它进入下一阶段,让梦想照进现实。



回到开篇的电影《攻壳机动队》,它呈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未来、科幻或者平行宇宙,而是一个可能世界——是我们的可能世界。入侵电子设备窃取隐私,操纵信息流影响个人行为,娱乐渠道带来的沉迷——这些攻壳中的场景和现实的场景是一脉相承的。


AI“独立”后,是否会做出这些威胁人类乃至更可怖的事,我们恐怕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探索未来与人工智能的道路上,人类不会因此而停下脚步。突破技术极限并以此服务于人类,同样是科学研究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以历史经验来看,理解技术的逻辑,是缓解它们后果的最现实的做法。或许积极利用人为手段增强人脑智能,也是人类从容应对人工智能深化的选择之一。


那么,你愿意在脑中植入计算机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资讯与行业报告


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