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肿瘤的检测与治疗,专家、创业者和投资人有何分析与展望?

2017-05-28 程聪、行肖 火石创造

2017年,精准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将如何发展?肿瘤检测及治疗的创业机会又在何处?

文|程聪、行肖


5月27日上午在广州市国际会展中心,火石创造开展肿瘤检测及治疗前沿技术研讨会,邀请肿瘤检测及治疗领域资深专家、投资人和创业家围绕最新肿瘤检测及治疗技术、投资热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并就肿瘤检测及治疗的创业机会进行讨论,加速创新企业与产业资本有效对接,期望促进肿瘤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益于广大群众。


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高志博

《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与基因检测》



高志博先生表示,肿瘤免疫治疗近几年非常火,主要体现在细胞免疫治疗里的CAR-T和TCI技术,以及PD-1和PD-L1免疫治疗。多家机构预测未来免疫治疗市场达到1200亿美金的,PD-1和PD-L1个市场可以达到350亿美金。


然而,目前免疫疗法并不完美,由于缺乏合适的临床分子标志物,PD-1/PD-L1药物的受益人群无法被高效的筛选;缺乏有效的抗原靶点,实体瘤的细胞治疗技术进展缓慢。此外,更多的肿瘤免疫机制亟待研究和探索。


所以,在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提前预判药物疗效和预测治疗靶点,将免疫治疗技术与基因组学技术结合,做到真正的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成为了当前国际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前沿。


如何准确判断肿瘤患者的基因组变异与免疫疗效的关系?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细胞免疫治疗的适合靶点?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缺乏中国人自己的肿瘤免疫基因组数据库,也成为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阻碍。


高志博介绍了由裕策生物发起,詹启敏院士担任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中国抗癌“天梯计划”。这项计划依托中国丰富的肿瘤临床资源,借助基因组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基于临床数据的肿瘤免疫治疗特异性抗原及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和利用。致力于为临床肿瘤治疗的科学家和医生提供辅助治疗决策,为药企开发药物提供可信靶点选择,加速最新肿瘤免疫疗法的临床转化。


裕策生物的目标建立中国人群首个万人级别的3D肿瘤免疫基因组数据库。

   

金域检验临床基因组检测中心叶李莉

《肿瘤分子检测应用,对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思考》



叶李莉女士表示,高精技术和低检出限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尤其是在医学检验中,低检出限更是大家关注和追求的目标,这关系到如何为患者提供更灵敏的检测技术,帮助疾病的早筛和药物敏感性检测。


液体活检是现在肿瘤检测的热门话题,其中的检测标志物主要包括ctDNA、循环肿瘤细胞以及外泌体三个方面,尤其是ctDNA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

1、用药指导;

2、治疗监测;

3、早期筛查;

4、科学研究。


从样本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技术的选择、样本的质量控制以及平台的选择,都对最后的检测结果和技术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用ctDNA检测基因融合、用分子标签技术筛选ctDNA乃至线粒体的低频突变,以及用ddPCR联合NGS来提高检出率等,都体现出了技术选择的重要性;样本质量的控制,以及检测平台的选择,也都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对最后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最后,要澄清一些误区,对于一线临床医生来说:

1.精准医学不等于高精技术,有时候Target/Hotspot Gene Sequencing更加实用;

2.传统检测手段也可以是精准治疗的重要依据;

3.为样本选择适合的检测手段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丽珠圣美研发副总裁 唐东江博士

《精准医学时代的液态活检》



肿瘤的难治之处,在于其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要做到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实时检测就变得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液体活检成为了应对肿瘤时空异质性的重要手段,其中比较成熟的两个物质便是循环肿瘤细胞(CTC)和ctDNA。


CTC分离技术的难点在于其血液中含量极少,如大海捞针,因此其挑战主要体现在:

1、CTC的富集分离效率;

2、CTC的纯度(残留的白细胞数量);

3、CTC分离后的回收及下游分子检测分析。


对于CTC,常存在下面的几个误区:

1、CTC是晚期事件(实际上未必如此);

2、CTC只能计数(事实上,基于CTC计数的肿瘤预后评估和疗效评价,是该领域最初十年的主要临床应用)。



事实上,精准医疗时代仅拿一个CTC技术是不够的,两个标本相比,ctDNA更容易获得,但最好的方式是两者的二合一,优势互补。


源正细胞首席科学家周向军教授

《人工智能在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上的应用》



今年开始,大家再精准医学领域将会听到的一个关键词是人工智能。传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与人工智能有何区别?区别在于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来挖掘出规律,而不是基于现有的规律。


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传统软件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基因组数据的大量处理。


在肿瘤的精准治疗问题上,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的数据,但是我们还没有办法找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因此我们就需要人工智能从计算力、数据、算法和应用场景这四个方面来帮助我们研究肿瘤细胞本身以及机体免疫系统应答等方面的机理,并且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目前,欧洲和美国都已经有类似的工作展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肿瘤本身以及机体免疫系统,解决一些未知的问题,从而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元禾原点刘炳乾博士

《肿瘤抗体药物的机遇与挑战》



刘炳乾博士认为,肿瘤抗体药物发展机遇有四点:


1.抗体药物良好的临床潜力推动抗肿瘤药物市场迅速增长

从全球市场来看,因为得益于整个抗肿瘤药物的持续增长,抗肿瘤药物占据整个药物市场最大细分领域10%,同时特别是其中的靶向药物增长,从发达国家中的11%增长到目前48%。


2.中国肿瘤抗体药物存在巨大空间

中国目前抗肿瘤药物快速增长,整体的抗肿瘤药物是14%的增长率。政策法规监管上更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去年国务院推行了上市许可人制度、今年5月CFDA出台的《关于鼓励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征求意见稿》,鼓励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报批速度。

3.抗体药物研发成功率相对更高

从研发角度来说,已经有FDA数据表明,整个生物药领域研发成功率,比化药研发领域成功率差不多高一倍。


4.新型抗体药物不断突破,以更优异的临床疗效带动肿瘤抗体药物市场进一步增长。


与此同时,抗体药物的研发也具有一定的挑战。首先就是科学层面来说,目前靶点选择仍然是比较大的难题。最近的ADC新方向的发展,也对整个偶联技术或者抗体分子改造,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开始进行抗体药研发的企业很多,但从已上市的品种来看,抗肿瘤单抗药只批了四个。在研的临床产品,也是集中在国内外已经上市的重磅仿制药,真正原创药还是很少。生产工艺、原理验证方面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资讯与行业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