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版“双一流大学”的教训

热心的 法哲学与普遍法历史 2024-07-0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德国版“双一流大学”的教训



德国精英大学计划是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发起的,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的计划,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作是德国的“双一流大学”计划。自2006年第一轮开始,该计划已进入了第三轮,德国版“双一流大学”又有哪些教训可供我们参考呢?以下材料摘编自德语世界的相关报刊、杂志和wiki等,供大家参考。


1.大学的等级化


批评者认为,随着精英大学计划的开展,德国大学的格局将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由于确立起了“精英大学”和“非精英大学”之间的等级制度,没有获得“精英大学”称号的大学将变得更加困难。在择校、就业上,学生、教授、雇主们可能会偏爱“精英大学“而不非“普通大学”。不仅国家也会减少对普通大学的资助,而且普通大学也会更难吸引第三方资金,这最终会导致,普通大学最终失去基本的办学经费,终将导致德国大学的质量下降。有评论在第三轮评选后指出:


“然而,对数十亿美元资助的竞争,将大学转变为追求效益的组织,并像商业企业一样立足于世界研究市场,这一切都有其代价:在获胜者的阴影下,现在站着一群失败者,他们可能逐渐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它们被抛在后面,尽管我们迫切需要它们,这些普通大学,为德国的220万学生提供优秀的教育。这就是“精英大学”计划所带来的消极面。”


2.重科研,轻教学


精英大学计划在2006年至2017年的资助期间共有46亿欧元(第一轮19亿欧元,第二轮27亿欧元)。相比之下,只有约20亿欧元被指定用于改善教学。批评者认为这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潮流的延续,其结果是,在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德国大学只会将大部分的财政预算放在研究经费领域,用于教学的资金基本上已被冻结。前不久,德国科研人员间爆发了名为“我是汉娜”的抗议运动,由于科研岗位的内卷,现在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临时工越来越多,年轻的科研人员越来越难以取得稳定的教职,面临着巨大的“非升即走”压力。


批评者认为,由于这种举措,德国、欧洲和全世界的大学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最终,这导致了通过区分“精英”和“大众”,将教育领域划分为“两个阶级的高校体系”。一方面,有针对硕士生的精英顶级研究;另一方面,以学士学位为形式的大众教育,而大众教育只是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最迅捷的培训。与研究质量相比,教学质量的意义微乎其微。


3.行政行为的短视


批评者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哥廷根大学的例子证明了所谓“精英计划”的不确定性,这两所大学分别在第一轮和第二轮获得了精英大学的称号,并在第三轮被撤销。精英大学的地位可以在短短五年内被撤销(难道所谓的“精英计划”不应该是一个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工程吗?),而且这两所大学的研究和教学质量(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量化”一个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质量的话)并没有降低。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其“被专家高度赞扬的未来构想”,而是因为该校没有在五年内成功建立一个被认为值得资助的集群(跨学科研究联合)。然而,如果没有这个集群,那么就不能晋升为一所精英大学。也就是说,卡鲁理工的申请并不符合行政部门的构想,其所产生的实际科学成果并不符合行政部门的申请方案,而这样一来会导致不客观的结果,以行政部门的构想来取代大学的实际科研成果。在2017年资助期结束后,这会进一步巩固德国大学系统中的不平衡现象。这将造成比1970年代最荒谬的工程更多的危害。




扫码关注我们

法哲学与普遍法历史

微信号|Rechtsphilosophi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