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湖南人这样谱写英雄壮歌!

三湘风纪 2020-12-20

 导 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10月19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新华社发


就在昨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湖南一声雷。”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在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湖南人以生命和鲜血,以责任和担当,奋勇杀敌,不胜不归,在抗美援朝这场正义之战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是谁?谱写了怎样的英雄壮歌?请看下文↓↓

 志愿军先后五任司令员均为湖南人


每一段历史航程都有雄才大略的领航先锋和催人奋进的仁人志士。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曾相继担任或代理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令人称奇和骄傲的是,他们均为三湘子弟。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这场伟大战争的序幕正式拉开。

彭德怀在视察阵地,资料图片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从1950年10月至1951年1月,在短短的80天内,彭德怀指挥志愿军连续发动3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由17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外,扭转了朝鲜战局。随后,彭德怀又相继组织第四、第五次战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对于彭德怀的高超指挥艺术和战略眼光,“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克拉克也不得不说:“我必须承认:彭德怀是一个资质很高的敌人,我们不是在和一个容易被打倒的对手作战。”

1952年4月12日,彭德怀奉命回北京治病,由陈赓代理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不久,中央调陈赓回国创办军事工程学院,令邓华任志愿军代司令员。1953年7月27日,彭德怀赴朝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赓、彭德怀、邓华。资料图片

1950年11月1日,陈赓从越南高平启程回国,他来不及治疗严重的关节炎,就向中央请缨求战。毛泽东诙谐地说他“刚听说跟美帝打,你就有了精神,病也好了一半”。1952年4月至7月,陈赓代理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6月奉调回国。

1952年7月,邓华由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改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邓华非常重视部队实战经验,并及时总结出来,迅速在全军推广。1952年10月14日,邓华亲自部署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1954年9月至10月,邓华正式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邓华1954年10月回国后,杨得志接任志愿军司令员至1955年4月。杨得志是朝鲜战场“地道战”的首倡者,上甘岭坑道防御作战很好地检验了这一战术成果,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

1955年4月至1958年10月,杨勇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是志愿军最后一任也是任期最长的司令员。杨勇曾在1953年7月指挥了抗美援朝中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共歼敌7.8万余人,迫使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国务卿杜勒斯和韩国总统李承晚相继发表声明,同意接受停战。1958年10月24日,杨勇和王平率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时,周恩来称赞杨勇“为抗美援朝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驰骋汉江的湘籍血性战将


先后入朝参战的5个兵团里,兵团、军、师一级中不乏湘籍将领的身影,他们驰骋汉江,靠前指挥,立下了赫赫战功——

甘泗淇和李贞夫妇 资料图片


志愿军中有成百上千对夫妻携手战斗,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一对湖南老红军夫妻,即志愿军副政委甘泗淇和他的妻子、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甘泗淇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贞被彭德怀点名担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其他湘籍将领中,李志民也是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先后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他主持修建了志愿军烈士陵园,并亲笔题写“毛岸英烈士之墓”。

宋时轮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九兵团司令员和政委,在新兴里战斗中创造了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消灭美军建制团的新纪录。

姚喆任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主要负责泰川、院里、南市三机场的修建任务与后方警戒任务。

萧新槐、王紫峰分别任志愿军第六十六军军长、政委,是军政绝佳搭档。第六十六军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取得毙伤俘敌1万余人的战绩。彭德怀赞扬“第六十六军一仗比一仗打得好”。

张震任志愿军第二十四军代军长兼代政委,指挥二十四军积极配合第二十兵团在金城地区举行了大规模进攻作战,特别是在夏季反击战中,二十四军歼敌1.3万余人。

李寿轩任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铁道兵团共有1136名官兵牺牲,2881名官兵负伤,涌现了杨连第等一大批英模。

吴信泉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军长,在第四次战役中歼敌3000余人,其中美军800人。“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称吴信泉为“可怕的人”。

邱创成任志愿军炮兵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

张翼翔任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长兼政委,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三次“关门打狗”,创造了全歼美王牌陆战第一团、重创美陆战第一师的辉煌战绩。

曹里怀任志愿军第四十七军军长,面对美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四十七军打败了美骑一师及其仆从军,被俘官兵直言“这是骑一师历史上最黯淡的日子”。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在抗美援朝烽火岁月中可歌可泣的湘籍将领还有裴周玉、吴咏湘、邱蔚、颜金生、段苏权、张树芝、颜德明、谭善和、江文、刘鹏、李俭珠、谭文邦、匡斌、黄连秋、曹玉清、朱绍田、方之中、梁金华、袁福生、杜屏、刘克、彭飞、李元明、夏伯勋等。

用生命铸就“最可爱的人”


从战斗打响到停止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183108人,负伤30多万人,其中湖南大约牺牲11500余人。三湘子弟兵们发扬高度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牺牲、勇敢杀敌,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硝烟弥漫的异国他乡。

毛岸英,资料图片

毛岸英到朝鲜战场后,担任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并任司令部党支部书记。1950年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向志愿军司令部投下凝固汽油弹,毛岸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彭德怀沉痛地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李雪瑞任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二○○师师长,1951年7月18日,他在藏财洞部署战斗任务时,敌机投下炸弹,不幸牺牲。

喻求清任第二十军后勤部副部长,1951年5月31日,他参加完上级召开的军事会议赶回军部时,吉普车轧响了地雷,伤重不治牺牲。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抢救朝鲜少年时不幸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特等功臣”称号。

1953年5月,罗连成在炸掉敌暗堡时被敌射中腹部,肠子从小腹流出来,为掩护战友,罗连成把流出的肠子塞进腹腔,又炸毁了另一暗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黄金菱是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第一位湘籍女战士。1951年10月20日上甘岭战斗中,黄金菱刚为一位重伤员换好药,敌机突然投弹、扫射,黄金菱和不少伤病员及救护人员当场牺牲。

1951年3月17日,曾南生和两名战友掩护部队撤离时,击退数十倍美军的10多次进攻,消灭美军30多人,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1952年10月8日,曾南生在攻占松隅里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戴笃伯先后担任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文化教员、团参谋,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著名的飞虎山和394.8高地等战斗中5次身负重伤,被授予“一等战斗功臣”称号,著名作家魏巍将他写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除了在战场一线的湘籍战将和广大战士,还有深入朝鲜战场考察后在国内指挥和培养输送装甲兵源的时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许光达,有保证抗美援朝战争备战和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后勤供应的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有“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铺到哪里”的时任铁道部部长兼铁道兵团司令员滕代远,他们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千载变局功业在,百年复兴路正长。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湖湘人才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涌现出不同时代“最可爱的人”。让我们传承英烈精神、弘扬红色基因,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各界捐献热浪滚滚


湖南省劳动模范李呈桂、言仁海等前往朝鲜慰问子弟兵。战士们在阵地上向慰问团代表宣誓。资料图片


1951年8月中旬,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对志愿军的空中“绞杀战”全面展开,每天出动上百架次的轰炸机,轰炸朝鲜北部铁路、公路、桥梁等,企图切断中朝人民军队的运输补给线。


当时湖南籍铁道兵李健容,在中朝联合铁路运输司令部值勤。据他回忆,美军轰炸机炸毁的铁路,其实只需1个小时左右即能恢复。志愿军铁道兵团采用枕木排架法填补大弹坑,用钢轨架设活动桥梁(白天移开,晚上移回)、重点桥梁建起第二便桥,在重要桥梁、车站修建大迂回便线、便桥,昼夜随炸随修,构筑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确保了前线补给源源不断。


为支援志愿军打击美帝国主义,湖南人民从1951年6月起,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活动——


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开展爱国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农民掀起农业增产运动,工商界以提前完成纳税任务作为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竞缴税款;


大、中、小学生捐出父母给他们的伙食费、零用钱;成千上万妇女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夜以继日地为志愿军赶制军装、棉裤、棉袜;


刚刚翻身的湘西农民千方百计想办法,有的卖柴、卖炭、卖菜、卖鸡蛋,有的搓麻线、打草鞋,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争取多捐献;


湘潭县勤杂工谭楚云专门做了一个竹筒,上面钻一个小孔,每天工余挑三五担水,把卖水的钱装进去,竹筒上写着“抗美援朝生产捐献·谭楚云记”字样……


1951年1月21日《新湖南报》的湖南人民抗美援朝活动摄影专版。


1951年6月16日,新华社这样报道当时的盛况:湘潭、醴陵、长沙、华容、平江等县人民及衡阳铁路局职工,纷纷在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发起捐献“毛泽东故乡号”、“左权号”、“长沙农村号”、“华容号”、“平江号”、“衡铁号”及“湖南农民号”飞机的运动。


据《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记载,湖南全省共捐献人民币1986亿元(旧币),可购买战斗机132架,超过原计划100架的32%。(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方可

校对:尹骁更多精彩 为您推荐

赴任途中,他敢在这里“捞一把”的底气何在?

父子同日落马、夫妻同庭受审,这样的悲剧不该重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