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2016-11-07 耕读宝宝 耕读世家庄园 耕读世家庄园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释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12700余字、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解析:

《三字经》上面讲完了认字儿和一些基本的自然社会理念,开始进入经典学习阶段了。按照“四书”的顺序,首先介绍的就是《论语》。

首先说,《论语》要读成lún(2声) yǔ,可不是lun(4声) yǔ啊!这个要记清楚。这个“论”,是编撰、排比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讲的话,孔子和他弟子讲的话给攒到一起编了一部书。

大家要是读过佛经的话,会发现经常有“如是我闻”之类的开头。什么意思呢?就是各方的僧人把从佛祖那里听来的话复述一下,表示“俺就是这么听说滴!”、“俺听说是这样滴哈!”,然后巴拉巴拉......其实就可以类比为《论语》里面的“子曰”。

也正因为如此,它代表着对儒家早期思想的一手资料和比较可信的内容,所以在历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也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传承作用。


然而,经过2000年的传播和继承,《论语》虽然被捧上了几乎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内容却也经常被各有目的的文人和权贵曲解和挪用,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去原文中汲取真正的思想力量。

举个例子——



这个词儿,人们通常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

遇到这种情况宝宝也会感动到呕吐——

这多傻缺一孩子啊……


但事实上,上面的说法就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这句话在儒家的出处《论语.宪问》,原文是: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看见没?孔老师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别人欺负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

什么叫以直报怨?就是要有对等的价值才行。你打了我,我可以不打你,但是你得赔偿!或者给我更大的利益交换!

真当走遍中原当过公安部长的孔老先生是傻子啊?

问题的关键在于某些文人故意曲解先辈的思想来忽悠老百姓!比如某些朝代,被打败了要割地赔款,很难堪啊!怎么办呢?就找几个大文人出来说话,表示俺们大宋啊大明啊大清啊大民国啊胸怀宽广,不跟他们蛮夷一般见识,“以德报怨”了;在国内呢?老百姓受了欺负,也不要闹事,“以德报怨”才好。

PS:

这四个字的出处,其实是《老子》第63章!

原文是”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这里有个典故。说是一个弱国叫梁国,跟强大的楚国接壤,生存环境不太好。边境处的一个县令叫宋就,通过照顾楚国边民的方式开创了了两国交好的局面,也就是说用极小的代价换得了长时间的和平。

如此说起来,孔老先生实在是冤枉透了。


还有这个哈——


宝宝经常听到某些宅男说这个话,拿来当自己不愿意出门工作的理由,真是气死了!

你没志气就是没志气,坑人家孔老爷子就过分了哈!看看人家怎么说的——



很明确啊!谁不让你出门了?“游必有方”啊!该孝顺要孝顺,安顿好父母,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就好嘛!


《论语》是国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凝结了古代思想家的集体人文智慧和对价值观的表述。我们学习国学,不可不认真阅读《论语》。但是要切记,数千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其中的语句被曲解甚至故意歪曲的内容可不在少数!因此,如同做其他的学问一样,要学就去学原文,而不是简单的去看被别有用心的人摘出来的只言片语。那样可就耽误自己了。


关心国学传承,关注耕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