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2016-11-18 耕读宝宝 耕读世家庄园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释义:

《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解析: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

《梁惠王》上、下;

《公孙丑》上、下;

《滕文公》上、下;

《离娄》;

《万章》上、下;

《告子》上、下;

《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讲典故:

凡是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孟子堂堂亚圣的大名的。《三字经》前面讲述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也是引自“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的典故。可以说,这位脾气不大好却又能言善辩的老先生,虽说著述只有7篇,却为中国人留下了最密集的典故和繁多的成语。



无规矩不成方圆



自暴自弃



舍生取义



更有无数令国人传诵千古的佳句,在煌煌华夏的思想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有人没背过这段话吗——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那句听起来就牛到无极限的——



说起来,孟子还真不是一般人。虽说幼时家贫,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孟子出身其实是鲁国国君一系!

说到这,又有一个典故要跳出来了——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左传·闵公元年

这个“庆父”算起来,是孟子的先祖,鲁庄公的大儿子,鲁桓公的同父异母大哥。这位可不是个老实人:通奸嫂嫂,拉帮结派,先后杀害了两位鲁国国君。后来在齐桓公亲自参与下,拨乱反正,庆父出逃。在齐桓公派人考察大乱中的鲁国时,使者公孙湫回来报告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意思是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最终,出逃在外的庆父自杀谢罪。他的后代改叫孟孙氏,慢慢就变成了孟氏。其中有一支迁到了邹城,慢慢延续下来。

历史上,有学者认为庆父祸乱国家,使得政局不稳,人民生灵涂炭,罪大恶极。因此把他与赵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魏忠贤、和珅同列为“十大奸臣”。

孟子跟他的先祖差了整整三百年。三百年前的前辈因为骄奢淫逸,成为乱臣贼子而被历史牢记,到了孟子,终于用一生的“仁爱”成为了“亚圣”!

宝宝每次读书想起这些,不免长叹:


春秋纷扰作烟波,五霸衰微入战国。

百家熙熙争雄长,万众攘攘入血河。

独怜黎首多疾病,无奈谁听仁爱歌。

王图总是黄粱梦,千载声声传孟轲。



关注国学传承,关注耕读世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