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了千年的中药正在被这一代人一点点地“玩坏”……
或许大家都知道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千年的国粹,但突然发现我们国粹正在被我们这一代人渐渐地“玩坏”,你有何感想?请各位不要急着抨击,且听我一一道来。
中医药,顾名思义是中医加中药,撇开中医谈中药,那就是“纸上谈兵”。中医传承了几千年, 里边蕴含的不仅有医学思想,还有哲学思想。中医在开药前都会望闻问切,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来开具处方。什么时候该开寒性处方,什么时候该开温性处方,中医都会根据诊断的结果结合自己的经验灵活配伍。即便是经典的汤剂,中医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某味药材,对于特殊的患者,可能还要添加药引,或替换掉某味药材。
中医看病,也不是开好处方就完事了,人家会告诉你药材要按什么方式煎煮,煎煮多少时间,一天服用几次,忌吃什么饮食,等等。按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医嘱。医嘱的目的说警戒患者,必须按要求服药,否则会产生不良反应,有的不良反应甚至是致命的。其实不按医嘱煎煮中药死人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我就见过一个例子。
现在好了,人们撇开了中医搞中药,把中药做成中成药、甚至注射剂让进行售卖。中医药在 中国传承了几千年,老百姓都很信赖了,但是老百姓他不懂药,没有中医的望闻问切,没有中医的医嘱,放上货架,直接就当 OTC卖,再好的处方,不根据患者的情况灵活调整剂量、 药引,疗效就难以得到保障,不良反应也再所难免。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中医不背锅》,这篇文章对我的感触很深,文中提到,70%的中成药是由临床医师 开出的,真不知道临床医生有几个精通中药的?他们从头到尾学的都是西医思想,哪去管什 么性寒、性温,走肝经还是肺经,只要说明书上写着可以治疗XX病,改善XX症状,他们就可以开。改善XX症状药品,只要有类似的症状,都能开,如果医生想有点灰色收入,这种药就可能被滥用,最后中药就被落的一个“吃不死人,也治不好人”骂名。
儿科药品市场基本被“中药”霸占,西药类儿童药除了抗生素,其他产品开拓市场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国人盲目信任中药毒副作用小。且不说其他的,作为孩子的父亲,作为一个懂药 人,我的感触非常深。1-3岁的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再平常不过,过去的一年间,我们家孩子因发烧、咳嗽去医院不下十次,去看儿科,医生首先开个血常规,一看化验单,如果没有炎症,医生就开蒲地蓝、鼓翘,如果有炎症,就加点头孢或阿奇,基本每次都一样。有一 次孩子明显是着凉了,是风寒性感冒,吃蒲地蓝,鼓翘,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日益加重。明显能看到孩子越来越怕冷,清鼻涕越流越多,鼻子都擦破了。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两种药品都配方,“鼓翘是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蒲地蓝是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黄芩”,明显是治疗风热性 感冒或改善相关症状的。看完我果断停了医生的处方,跑了几家药店,买了一个性温感冒药——感冒解毒颗粒(紫苏叶、前胡、防风、金银忍冬叶、连翘、麦冬、板蓝根、苦杏仁、羌活、川芎、牛蒡子、陈皮、桑白皮),孩子吃了一天,症状明显好转。
还有一次就是在最近,孩子咳嗽厉害,咳了大约半个多月,去了四次医院,医生的诊断有过敏性咳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各自的诊断都不一样,开的药基本相同,头孢 克洛(抗菌消炎),蒲地蓝(消炎),桔贝口服液(止咳),鼓翘(清热),葵花止咳糖浆(止 咳)。几个产品换着吃,越吃越严重,本来只是干咳,吃着吃着开始留清鼻涕了。孩子吃了 几次,渐渐地见药就抵抗,太苦了根本灌不下去。最后没办法,我主动要医生开布地奈德,结果吸入治疗 2次,症状明显好转,吸入治疗 5次,基本好了。
中国的儿童药缺药严重,而且很多西药没有在中国获批儿童适应症,医生没有办法只能使用 中成药,渐渐地形成了习惯。而实际上他们都上西医医师,很少人精通中医的理论,更别说使用中医的方式看病。不区分寒热,不根据患者的病情,就按照患者的主述症状和一个血常规化验单开药,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加重病情。此外,有的医生担心发生不良反应,他就让你降低剂量服用,一次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等等,剂量一旦降低,药物 的疗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最后中药就又被落下一个“吃不死人,也治不好人”骂名。
“是药三分毒”,这是祖辈的遗训。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在对应的适应症、恰当的剂量下使用,它就是治病的良药。超出适应症,不按剂量使用,良药就有可能变成毒药。南方人当菜吃的鱼腥草,做成注射液还能打死人呢,更何况成分复杂的大复方。其实,每味药材在中医医书里都写得明明白白,哪个是有大毒,哪个是有小毒,哪些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炮制,按照中医的处方搭配,按照医生的医嘱煎服等等。这些东西不只是一行行白纸黑字,很多是我们的祖先使用生命换来的用药经验。到了我们这一代,中药怎么又变成没有毒副作用呢?真不知道那些因此而献身的祖辈们看到了会是什么感受(当然他们是看不到了)。任意拿起一个中成药说明书,禁忌尚不明确,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简单的一词带过。然而推广者却拿着这样的说明书跟老百姓大肆宣传,老百姓不懂药,自然也就信了。
或许是混淆视听广告看得太多了,大家都没有底。看着西药确切的不良反应,确切的警告禁忌,大家都选择掩耳盗铃,义无反顾地选择什么都不明确的中药。但反过来弱弱地问一句, 很多中成药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了,简单地统计一下不良反应做不到吗?是不想做还是不敢做?有的人吃牛黄解毒片都吃得肾衰竭了,吃何首乌都吃得肝衰竭了,这么重大的不良反应 都发生了,为什么还视而不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共收载有毒中药72种。 其中大毒中药10种,有毒中药38种,小毒中药24种。很多儿童使用的止咳类中成药配方里有半夏有毒性成分,说明书里做一个提示难道也做不到吗?是不想做还是不敢做,还是不 想花钱做?
中药有不良反应,但也是有效的。中药擅于调理,对于很多慢性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但对很多疾病也是无力的,尤其是急症,如感染。当年埃博拉肆虐的时候,脑残的记者在WHO答记者问上提问为什么不用板蓝根(这条新闻目前已经检索不到),真是可笑、可悲。因此我们要根据疾病情况辩证地使用中药还是西药,千万不能盲目。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了,有人就大肆宣传中国的中药有多么神奇。其实这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中药神奇的证据,而发是中药成功西化的一个有力证据。 青蒿素虽然是来自天然药物,但它是单体化合物,已经不属于中药。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中有这么一段综述:“目前世界上有两百多家公司和数百家研究机构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在上市的药药物中,约 1|4来源于天然药物,但各国国情不同。从整体上看,西欧和美国植物来源药约占25%,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约占32%,我国约占42%-45%。 ”从这 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都重视天然来源都新药开发,即便中国也是一样。然而中国 从事中药单体拆分的基本都是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们几乎置身事外,而中药不能西化可能出自这些人之口。但很可笑的是他们在推广自己的灯盏花素、曲克芦丁、川芎嗪、天麻素的时候,他们能找出 100个甚至 10000个单体药物好的理由。
天天说中药不能西化,老百姓听得多了也都信了。最后搞出一连串的理论,甚至到不能按西医的临床理论来评价中药的安全有效性。中医药是经过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出来的,是传统, 西医却是在现代的高科技下经过一些列的试验探索出来的,是modern,这不是中与西的问 题,是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我们天天沉醉在中药不能西化的睡梦中,殊不知我们宝贵的中药 财富都被老外们开发成新药上市了,最后申请专利再卖到中国来,真是可悲可恨。
也许有人会说,每一味中药里有成百上千的成分,纯化出来效果降低,成本高昂。在此笔者 在弱弱问句,难道化药不是从千万的分子中筛选出来的吗?植物药栽培难、质量控制难、提 取分离难,生物制品又能简单到哪去?很多生物制品在发现之初都是动物型中药,经过提取 分离、甚至重组后药用,难道就简单吗?影响植物生长因素很多,影响细胞生长的因素可能更多,植物药纯化难,蛋白药的纯化更难,但是胰岛素、蛇毒血凝酶、阿替普酶、促红素、 重组凝血因子还是一个个地研发成功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遇到困难我们就说做不了。中药不能西化,但是简单地百度一搜,就能找到几十个成功西化的产品(详见附表一)。而这些产品再经化学结构修饰,几百个新药就出来了。也许它们直接来源是合成或重组的,我们不知道而已,但是他们的根源还是来自中药。对于大复方中药,其间有很多调和配伍,机理无法解释清楚,西化后失去了它的意 义。那么既然是中医玩了几千年的东西,那就应该继续交给中医去玩,因为只有中医们精通, 只有中医玩得转。而我们现在的中成药却恰然相反,让西医去玩中药,千里马没了伯乐,怎么跑得起来,不是死于厩中,就是被人骂死。久而久之,相信世上有千里马的人没了,伯乐 们随着地位的下降也渐渐没了,千里马自然也就没了。
最近这几年,中药制药行业捅出不少“篓子”,最有名的当属银杏叶偷改工艺事件。这个事 情算是很严重了,国家也搞了工艺自查,而工艺自查的枪口却对准了化药。中药厂家不但不 引以为鉴,还优哉游哉,过不久有出了个硫磺超标事件。说实在的,国家对中药的优待政策 已经很多了,一个中药行政保护制度就让化药、生物制品望尘莫及。絕大多数中药企业都有独家品种,有商品名,有的还是驰名商标,一年销售额上亿,甚至几十亿。但是很多人习惯 了数钱就忘记了进取,更别说搞中药现代化。
我在做药事纵横产品数据库统计产品销售数据时候,从各公司年报数据中无意发现中药上市 公司的利润一般高于化药上市公司,然而他们的研发投入却远低于化药公司(在此不便点名, 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不同意也无所谓)。即便是想要搞中药研发的公司,也只是小打小闹。这让我想起四五年前,曾经去一个中药小药厂面试的经历,他们公司一共不到50人,根本没有研发团队,而他们却口口声声只做1类新药,把做仿制的化药公司看得一文不值,可想 而知,他们活得是多么悠哉。
现在更好了,国家又为新药带来了利好的政策,经典名方可以申请豁免临床了,“篡改”临 床数据的努力都省了。然而就在过去的几年里,“篡改”临床数据的事儿或许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至少也是有临床数据的。如果彻底不做临床了,真不知道安全有效性数据从哪来。这样的结果也许禁忌永远都是“尚不明确”,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没有详细的临床数据,也没有懂它的中医人才来驾驭它,风险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最后受伤的都是不懂药的老百姓。因此中药卖的不应该只是钱,还应该有道德和良心。
前段时间 IMS官方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日本制霸中医药只是谣言,在日本汉方药仅为 “九牛一毛”》,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文中说整个日本的中药产值也只有区区100亿左右,怎么可能占有国际中药市场的 90%呢?中国随便一家大型中药公司的销售额就可以把它比 趴下,一个东阿阿胶就能卖60亿了,日本哪什么和我们比,拥有2500-3000亿市场的中国 才是真正泱泱大国!
姑且不谈“日韩中药占国际中药市场的90%以上”和“日本的中药产值也只有区区100亿左右” 两种言论的真假,做好中药,治病救人才是我们的硬道理。多一些实惠,少一些花哨,是民 生所需,也是中药的发展所需。与其把钱砸去一个完全不认可中药的国家开展临床试验换取产品促销的噱头,不如从头开始把好产品的质量做好,把说明书完善。此外,钱不能一个人 赚,要从长远考虑,综合分配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多让出一份利润,让种药材的老百姓尝到甜头,药材的质量自然会有所提高,药材的源头也能够解决。
我们辩证地看待中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西化的中药尽量西化,不能西化的中药按照 每一味中药的指纹图谱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不符合用药需求的、疗效差毒性大的就应该摒 弃,一是一,二是二设计并实施临床试验,弄清楚疗效与不良反应,诋毁中药的人自然渐渐消失。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爱中药。我父亲是懂药,但没有医师资格,所以是草医,我大伯(干伯)是国家认可的老中医,我从小就在中医的熏陶中长大。从小随父上山采药,初中时能够 辨识的中药就不下500种,普通的感冒发烧,自己配个小方就能解决。我带着家族的希望, 考大学、考研究生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药学、生药学,想从云南深山老林的中药中发现我个人的理想,将中药的宝贵价值开发出来。可是毕业后,我发现现在的中药并非我理想的中药, 是变味了的中药,让我感到无比的悲痛和忧虑。
当今的中药已经是不“中”不“西”,大复方中药给不懂中医理论的西医使用,成分复杂的中药材却直接被做成了西医使用的注射液。不注重中医培养,中医人才正在渐渐减少;中药人不居安思危,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药产品推向现代化,两眼紧盯市场,只图效益,优 哉游哉;患者好坏不分,全部一杆子打死……如果我们再不有所为,中药被时代所抛弃那是必然的事,不信的朋友,可以再三五十年后再来看这篇文章。相反化药,在经历了审评制度 改革,一致性评价以后,很多生命力顽强的企业会做强做大,最终将成为世界级的药企。
注:本文是观点性文章,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看法,正确与错误都限于作者的个人理解,请读者理性阅读。
附表一:中药西化成功的产品(常见)
药品 | 最初来源 | 功效 |
阿司匹林 | 柳树 | 解热镇痛 |
奎宁 | 金鸡纳树 | 疟疾 |
奎尼丁 | 金鸡纳树 | 心律失常 |
青蒿素 | 万年蒿 | 疟疾 |
艾日布林 | 海绵 | 癌症 |
紫杉醇 | 红豆杉 | 癌症 |
喜树碱 | 喜树 | 癌症 |
野百合碱 | 野百合 | 癌症 |
秋水仙碱 | 秋水仙 | 癌症,痛风 |
长春花碱、长春新碱 | 长春花 | 癌症 |
小檗碱 | 黄连 | 腹泻 |
乌头碱 | 草乌 | 疼痛 |
地高辛 | 毛地黄 | 心力衰竭 |
阿托品、莨菪碱 | 莨菪 | 痉挛 |
毛果芸香碱 | 芸香科植物 | 青光眼 |
长春西汀 | 小蔓长春花 | 心血管疾病 |
灯盏花素 | 灯盏花 | 心血管疾病 |
川芎嗪 | 川芎 | 心血管疾病 |
天麻素 | 天嘛 | 神经衰弱、头痛 |
罗通定 | 延胡索 | 疼痛 |
吗啡 | 罂粟 | 疼痛 |
可待因 | 罂粟 | 咳嗽 |
根皮苷 | 苹果树、梨树 | 糖尿病(SGLT2 前体) |
石杉碱甲 | 万年青 | 阿尔茨海默病 |
Ozanimod(phase3) | 虫草 | 克罗恩病,MS |
曲克芦丁 | 芸香叶、烟叶、枣、杏、橙皮、 | 心血管疾病 |
甘草酸 | 甘草 | 护肝降酶药 |
水飞蓟素 | 水飞蓟 | 护肝降酶药 |
熊去氧胆酸 | 熊胆 | 护肝利胆 |
动物胰岛素 | 牛、猪 | 糖尿病 |
动物干扰素 | 猪等 | 抗病毒 |
洛伐他汀 | 红曲霉 | 降血脂 |
巴曲酶 | 蝮蛇 | 止血 |
蕲蛇酶 | 五步蛇 | 血栓 |
大麻酚 | 大麻 | 止吐 |
艾塞那肽 | 蜥蜴 | 糖尿病 |
普雷马林 | 马 | 骨质疏松 |
前列腺素类 | 羊 | 肺动脉高压、改善微循环青光眼等、 |
肝素 | 羊 | 血栓 |
齐考诺肽 | 僧袍芋螺 | 镇痛 |
卡托普利 | 蝮蛇 | 高血压 |
依替巴肽 | 响尾蛇 | 血栓 |
替罗非班 | 非洲麟蝰 | 血栓 |
雨蛙肽 | 雨蛙 | 胰腺炎 |
更多干货请进药事纵横主页:www.pharmaguider.cn
药事纵横是一个开放,由自愿者组成的团体,现有成员14名,分别为Voyager88,雷诺岛,三分话,Herman,梅希,文竹,duke,巉石,yhqqqqq,泰山,占小兵,溜溜,Caesar,Fred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团队。投稿、合作请加微信44201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