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馆丨我善良,但不缺锋芒

2016-08-14 国馆文化 国馆文化




再善良的人,总有其底线,底线被触碰的时候,也不妨稍露锋芒。




(一)

北宋。开封。


皇宫深殿,天子门前。


大好人宋仁宗问:范卿,听说小人才会“党而不群”,难道君子也会结党营私?


名臣范仲淹一想不对劲,可能是最近自己扶起来的改革派太多,引起皇上怀疑了。但不怕,皇上出名是好人,为了改革一定能宽容。


于是他脑子一热,马上说:君子结党,是团结力量,为了天下苍生福泽,这是好事。


不久之后,欧阳修更是写了一篇宏文《朋党论》,在全天下宣扬君子结党的好处,为改革派张目。


因此,当欧阳修被罢职时,他几乎回不过神来:皇上怎么可能因为我的一篇文章发怒?他可是好得没谱的皇上啊!




(二)


是的,宋仁宗是历史上少数脾气好得没谱的皇帝。他能得到“仁”这个评价,说明他是符合史官们对明君的期待的。


他好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这样:在某个春日里他外出游玩,回宫之后急急忙忙说:“快拿水来,我渴死了!”


旁边的人说:“皇上既然渴,为什么不在外面的时候就喝了呢,还要忍着回来喝?”


仁宗说:“我看过好几次了,也不见镣子(负责茶水的人)。如果我当场就问,他肯定就获罪了。我还不如忍着回来再喝。”


这真是仁到骨子里了。


苏辙入仕之前,道听途说了一些皇帝的谣言,于是在考试文章《御试制科策》里大加鞭挞,直斥仁宗“心荒气乱,邪僻而无所主。赏罚失次,万事无纪,以至于天下大乱。”


书生意气,幸好遇上的是仁宗。皇帝并没有贬谪他,反而说:“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


“食得咸鱼抵得渴”,既然叫人家大胆说话,也就只能认了,苏辙最终反而被录取了。




(三)


当这种千古难得一见的仁慈皇帝竟然会发怒,范仲淹、欧阳修这些臣子可能一时措手不及,等明白的时候,后果已然很严重。


无他,善良的人不是懦弱。当底线被触及,善良的人也会奋起反抗。


仁宗虽然认同改革,但他看到范仲淹他们隐然形成了一个改革派小团伙,心里还是不舒服的,因为这有可能成为朝廷的另外一个威胁。要知道宋太祖曾经下诏,所有中举学子不得称呼主考官为恩师,也不得自称为门生,就是为了防止结党。


尾大不掉,这是让每个皇帝都会敏感的话题。


祖宗家法,始终镌刻在仁宗心里,这是他的底线。




(四)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善良与宋仁宗相比不遑多让。他爷爷朱元璋病重之时,经常发怒。朱允炆为免旁人受罚,主动去侍奉左右,承受了暴力皇帝最后的坏脾气。


朱允炆做皇帝,他九个叔叔很不服气,但也无可奈何。


他们把朱允炆的善良当成了懦弱,而且身处尊位,有恃无恐,不断有逾矩之行。


先是周王有罪,被贬为庶民,发配云南;后有湘王畏罪自焚,齐王、代王、珉王相继也被贬为庶民。


但是朱允炆毕竟善良,纵然叔叔们犯有大逆之罪,他都保留了他们的性命。


后燕王朱棣举兵造反,与朝廷相持不下。


一次朱棣带一股小部队夜间休息,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被朝廷千军万马所包围。


但是朱允炆有诏令,不准杀害朱棣,让自己背负杀害叔叔的名声。


万千将士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朱棣带着数十骑冲破重围,扬尘而去。


河山虽然壮丽,但是总是充满了鲜血。


在江山面前,朱允炆毕竟太过善良。


但是朱允炆并不懦弱,即使他的选择对一个皇帝来说,略有些迂腐。




(五)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人经常会得到上天的厚待。但是如果善良得没有一点锋芒,那就是懦弱,上天也没办法。


善良是一种选择,懦弱则是无能。


我们也不能过度消费一个人的善良,那不厚道;也可能会受到反击。


我们也不必对身边所有人都好。滥好人式的好,要么是懦弱,要么是愚蠢,别人也未必感恩。


我们也要有自己的逆鳞,那就是我们的底线,当被触及的时候,我们也是有颜色的,不介意给你看看。


毕竟,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欠谁。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后台找国馆君





这种人,你惹不起


点击图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