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馆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

2017-02-11 文丨国馆 国馆文化


文丨国馆



每一个你回家的日子,都是父母的节日。

——国馆君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本期音频


(一)


在鸡年春节快要过去的时候,

一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第一张照片里,

一位白发斑驳、皱纹深刻的老人家趴在一辆私家车的窗上,

不停地对车里的人叮咛着什么。

老人家的眼神里,

有着孩童般的不舍与留恋。

第二张照片里,老人家身上还挂着围裙,

垂手立在车外,

慈爱的眼神里仿佛说:“儿子,慢点开车。”

拍这组照片的人叫周建海,是杭州的一名老师,

老家在文成县小村,年初五就要回杭州上班。

临行前,年过八旬的老父母坚持要送他出门,

走到村口时,母亲竟然掉下了眼泪。

“儿子啊,自己身体多保重,爸妈会照顾自己,家人要和睦相处……”

看着汽车还没发动,老母亲把头伸进车厢,对儿子再三叮嘱。

周建海一时动容,用手机拍下了照片。

看见这样的场景,

每一位已经回到工作中的游子都心里一热:

谁的家里没有等待着自己的父母?

然而感动过后,又有谁真的能够动起身来,

不管是主动地还是被动地,

主观地还是客观地回去看看父母?

对于现代离家在外的人来说,

有一个永恒的话题要回答:

除了过年过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大节日),你什么时候会回家?



(二)


日本畅销书《父母离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里计算了一个时间:

假使你离开家在外工作,

每年你能见到父母的时间是6天,每天相处的时间是11个小时,

那么你在以后20年里能够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是1320个小时,也就是55天。

也许你会说这太夸张了:

我的父母没有60岁那么老,

我和他们剩下的相处时间也肯定比20年还长。

然而即使你再把时间延长10年、20年,

把每年能见父母的时间再延长几天,

你最后能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比起你自己生命的长度,也总是屈指可数。

我们从来不会问:

时间都去哪儿了,尤其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

从小到大,与父母在一起都是我们的主要时间,

以至于我们都麻木了。

一直到长大了,哪怕工作已经占用了我们的主要时间,

回去探望父母已经变成了有空才做的事,

我们的思维还是没能转变过来:

哪怕有空,也不回去了。该出去玩玩了。

我们的家门天天向我们敞开,等我们回去;

我们却总是向往着外面世界的花花绿绿,哪怕外面其实没有一扇真正属于我们的门。

 


(三)


阻挡我们迈进家门的,有时候是一种恐惧心理。

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小伙子,无车无房,只能和人在大学旁边合租。

过年回家,老乡觉得他好歹也是大城市里工作的人,就连抽烟都要抽好烟:
“在北京混的,还不给发点好烟抽?”

更有人要去北京玩,希望得到他的接待。

而且最后还真去了,弄得他急急忙忙帮定了个旅社。他的心声是:

“如果不接待,我父母在村里会没面子的。”。

“其实在北京,我们算个啥呀。”

在外工作,家乡人觉得有面子,其实也有许多说不出的无奈。

如果连过年回家都不开心,更遑论在其他日子回家。

这是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常回家的最大理由:

我们在外面都生活得不太好,家里也没有条件让我们变得更好,为什么要回去呢?

对于父母的感情,

已经被众多外在的因素遮蔽了,比如房子,比如车子。

有一个很惊悚的词形容这样的状态,就是“异化”。

好像我们得到了所有这些身外之物,

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天伦之乐。

好像该享天伦之乐的人,就一定得是成功人士。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其实,“爸爸不是要你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是希望你能常回家来看看。”

能把与父母团聚当做最大乐趣的,才是真正的成功。



(四)


阻挡我们迈进家门的,有时候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淡漠。

简单来说,就是“没话说”。

许多人跟父母之间的沟通大概是这样的:

(电话接通)“喂。爸(妈),什么事?”

“没事就不能聊天了吗?为什么不给家里打电话。”

“又没事,打啥电话。”

“……最近吃得好不?”

“好啊。”

“穿得暖不?”

“好啊。”

“你就不问爸妈吃得好,穿得好不?”

“那你们吃得好,穿得好不?”

“好啊。”

“好的,那没事了。挂了。”

……

父母子女,沟通缺乏,三观不合,

仅靠着天生的血缘关系,

最多只会让两代人越来越变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因此,虽然现代早已有了飞机、高铁、轻轨等方便交通,也有微信等即时传讯,

但子女早已经习惯了精神上的背井离乡,

始终无法再像年少时候,依偎着父母取暖。



(五)


但也正因为有着方便的沟通手段,

即使我们不能常回家看看,

也能方便地和父母联系,慰藉他们的相思之情。

重庆邮电大学的张明,曾因为一组手绘微信说明书走红网络。

他是山东人,常年离家,

虽然给爸妈买了智能手机,

但还是不太会用微信和他交流。

所以,美术系出身的他索性手绘一本操作指南,

让爸妈随时对照使用。

张明给父母画的“微信操作说明书”有7页,

涵盖了怎么进入微信、怎样发送语音,乃至发送微信表情。

“一些人嫌爸妈太麻烦,但我不会这么想。小时候,父母教我们吃饭穿衣走路,从没嫌麻烦过,长大了我们花点时间教父母用微信,有什么麻烦的。”

即使无法常回家,但想想办法,

总可以让父母子女彼此气息相通,温凉与共。

关键就是子女能不能耐下心来,做这样的小事。

哪怕很多时候这只是举手之劳。

 


对于我们,日子仿佛就是自来水管的流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于父母,日子仿佛就是海绵里的水,挤一点少一点。

回家,打电话,微信聊天,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在父母眼里可能是余生仅有的依靠之一。

在我们终将长大的路途中,留给父母的只能是背影

但我们得记得,时常回头看看父母眺望的眼神,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初心,无家可归。

愿你成长的速度,快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音频来自国馆主播:天意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编撰,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