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我不是高考状元

2017-06-29 国馆文化 国馆文化


文丨 国馆



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是天生我才,奈何最终被人教得千金散尽。


——国馆君按




今年高考刚过,浙江的考生估计有一个比较难忘的回忆:因为语文考卷上,阅读理解出了作家巩高峰的一篇文章。


文章的结尾是:“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题目是: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考生答得磕磕绊绊的,甚至有考生说:“前一道6分,后一道5分,我估计我加起来都拿不了5分。”


有记者去采访原作者:


“那种诡异的光,究竟表达了什么。”


巩高峰自己一时也答不上来:


“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做了一份自己的答案,结果跟标准答案一对,相似度八成。这已经是他对自己文章最“理解”的一次了,因为之前他的很多文章被选作为中考、高考模拟卷试题,每一次他自己的回答,都是不及格的。


呵呵,这就诡异了。



我记得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曾调侃过:


“什么叫老师?老师就是手里拿着标准答案的学生!”


当然,这只是笑话。可是我们的现实,就是如此荒诞,荒诞得像个笑话,每当午夜梦回,我还会想起那被老师的“标准答案”支配的恐怖。


回答不上“标准答案”的学生需要紧张,回答得上的,就真的那么好么?


未必。




“标准答案”的第一个害处,是戕害人的想象力。



大家来看一道题,上面这幅画,你看到的是什么?


给你五秒钟时间。


五,

四,

三,

二,

一。


曾经有记者拿这张抽象画分别去问我们的孩子和成年人,结果是这样的:


在重庆的某所实验小学,一年级平均年龄6岁的孩子们一看到这张画,纷纷叫嚷着自己的答案:


“好像一只漂亮的金鱼在水里游。”

“我看到一只猫头鹰在树上打瞌睡。”

“这是两头牛,他们在斗牛。”

“这是麦当劳新出的草莓新地。”


10个孩子,给出了八个完全不同的答案,连“外星人”、“动物园”都来了。


然后在某大学做测试的时候,同样是10个大学生,有六个人回答的都是人脸,三个人回答说是“河流”。


最后记者在大街上随便抓,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结果一半人以上答得都是人脸。


报道里的心理专家认为,这幅画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是抽象画,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成年人比孩子更多地倾向于猜测“标准答案”:


“正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里,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


而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寻找标准答案的呢?就从我们在学校里,被老师以标准答案规范束缚开始。


图片来源:张煜




“标准答案”的第二个害处,是它强行掩盖着人生真实,甚至扭曲生活,只为了灌输无逻辑的正能量。


比如以下这道小学四年级的造句题。


题干是“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起来”:


一,李姐姐瘫痪了。

二,李姐姐坚强地学习。

三,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四,李姐姐学会了针灸。


给你五秒钟作答时间。

五,

四,

三,

二,

一。


你多半会得出这样的“正确答案”:


李姐姐虽然瘫痪了,可是她还是坚强地学习,最终学会了多门外语,并且学会了针灸。


恭喜你,满分。如果你还在上小学,你的语文老师一定倍感欣慰。


你不仅用词准确,而且答题充满了正能量:


从你的答案中,老师看出了你面对困难还能坚韧不拔。你那昂扬的斗志,处处散发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朝气和韧劲,革命大无畏精神在你身上得到了传承。


然而总有一些“坏孩子”会得出五花八门的“答案”:


1,虽然李姐姐坚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2,李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会了针灸,她那么坚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3,李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坚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4李姐姐是那么坚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5,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坚强地学习瘫痪。

6,李姐姐通过坚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结果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


老师看到这样的答案,先是笑喷,继而怒起,一拍桌子,大吼一声:


“这群小子,思想肮脏,暗黑消极,写的什么鬼东西,我出题的苦心全被你们白费了!通通零分!”


图片来源:张煜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世界是多样的,社会有正面的信息,就有负面的信息。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就是他们看到的真实世界。


而“标准答案”,却强行灌输给我们所谓的正能量。灌输的方式,不是让我们投入到生活中去实践和感受、真正面对困难并与之肉搏,却只是通过考试的形式,以答案的方式强迫我们接受。


于是,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见识过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反而会在年纪越来越大、所受的挫折越来越多的时候,越来越怀疑甚至否定当初写过的答案:


“什么啊,人哪里有那么容易坚强到面对痛苦无动于衷!”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正能量,却让我们忽略了人生的阴暗面和艰难面,反而让我们长大后不懂得怎样面对困难,从而充满了负能量。


图片来源:张煜




“标准答案”的第三个害处,是让我们忽视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只学会猜测别人的心思,例如出题者的心思。


再来做做这一道小学语文题。


“一个春天的晚上,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吟起了一首诗里的某两句。请问这是哪两句?”


一位妈妈自信十足地答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儿子斩钉截铁地说:


“错错错。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妈妈喊冤道:


“儿子,你妈妈我是北方人,我就不思念江南,怎么着!”


儿子正儿八经地解释道:


“妈妈,出题老师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思乡,肯定就是用写春天的诗句嘛,‘举头望明月’望的是秋天的月,肯定不符合题意。”


本来是一道好好的题目,考察的是怀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意思,却被搞到如此七拐八弯,不考学生的感受能力而考对出题老师意思的猜测,这真的很有意思吗?


我们辛苦读书十多年,掌握得最多的就是出题老师的思路,这样的“知识”有多大用处?


比如,出了社会,我们就会变得专门猜测上级领导的思路,逢迎拍马。对事业发展没有大帮助,对自己的人格更是一种污损。


如果我们干的都是怎样讨好别人的事,我们的人生还好得了吗?


图片来源:张煜




几年前,中科院调查了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3300名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状况,发现只有少数人做到了行业领袖的地位。


被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调查结果:


他们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除了科学家们在学校的成绩一般都较好、所受教育大多很高,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没有发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学者推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小学阶段,教育上的重大失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基本为填充式教育,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创造性、冒险性精神相当缺乏。


简单来说就是:


这种以标准答案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走向更自由的人生,最起码,没有达到人们期望他们达到的那种程度。


举这些例子的目的,不是要大家抛弃学校教育、抛弃考试拿高分:


考试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分,不要客气;能拿状元,千万不要手软拿个第二;能上北大清华,不要轻易放弃。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应把这种种成绩看得太重,甚至把答出“标准答案”当做学习的唯一。


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在没有标准答案可供参考的社会工作中,你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感,甚至忙碌一生,最后发现自己的生活毫无价值。


因为你从来没有问过自己:


我到底需要些什么?


图片来源:张煜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不教育。


因为,用周国平先生的话来解释就是:“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


一个孩子,能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学习知识是一种乐趣,从而自己去探索学习心爱的一门学问,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也就是找到了自己。


一旦找到自己的存在,你的人生就脱离了被别人掌控的恐怖,走上了自我生长的道路。


无疑,这应该是“标准答案”之外,我们最应该掌握的一种本领。


相反,如果不懂得自学的乐趣,只会孜孜以求从“标准答案”中寻求解题的快感,这样的学生,知识结构大多是狭隘的、情感大多是枯竭的、意志大多也是脆弱的。


很不幸,许多考试很高分的人,都会把自己逼成这种人格模式。


因此,如果要以牺牲掉自己的人格发展为代价,哪怕曾经得到高考状元的尊荣,也绝对不值得。


图片来源:张煜



音频来源于国馆主播:小楼jolie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国馆君今日推荐


畅销50年的经典历史读物

大师手笔,诙谐幽默的风格

给孩子有趣有料的历史启蒙

查看详情,点击↓文字或图片

这才是暑假给孩子最好的充电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让孩子趣味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