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是最爱好的选择

2017-11-22 国馆文化 国馆文化

特立独行、打破规则很重要,但那是需要实力的。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盲从是你最好的选择。

——国馆君按





30岁的安徽人徐孟南,

报名了2018年高考。

十年前,他就参加过高考,

不过没考上。

现在他无限后悔,想要再考一次。

当年,他选择了“自杀式”答卷方式:

他在考卷上写的,不是答案,

而是他对高考的不满。

“我当时想,我把我的想法写在考卷上,

或许就会引起大家重视,

能够被关注,

从而带来改变。”

 


他考不上任何大学,

只能外出打工,辛苦得不得了:

“流水线的工作很简单,

每天7点多起来工作,

连续工作10个小时,

如果加班,更加辛苦。”

想换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没门。

“好一些的工作,

都需要高学历。

而我连学历上的要求都没达到。”

他忍受不了了:

“我以前上了大专或者大学的同学,

工作都有比较充分的业余时间,

光这个就让我很羡慕。”

记得当年高中班主任曾说过一句话:

“那些高考故意考零分的人,

不是已经报送上了大学的,

就是以为自己是天才的,

根本不需要循规蹈矩、接受正式的教育。

这种人出来,大多连屁都不是。”



 


事实上,

一切渴望挑战现有制度,

不想循规蹈矩的年轻人,

大多有这样的特点:

 

·急功近利,对成功过度渴望

他们的偶像,

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

因为他们都没有大学学位。

他们最常用的说辞是:

“大学毕业,薪水还不及一个中专生,

为什么我还要去读大学?”

“与其在体制里庸庸碌碌,

不如到外面闯一闯。”

……

你看到别人不用读大学就可以成功,

很单纯地把成功归因为“不读大学”,

这是一种愚蠢的“捷径思维”,

背后的本质,

是你对成功的极度渴望。

那些离经叛道的人,

他们挑战制度的背后,

不是有多么高远的理想,

而是对未来的焦虑,

让他们大多没有耐心按部就班,

只想一步登天、成为人上人。

 


·沉浸在幻想中,不顾现实

所有人在年轻时,

都会幻想过自己将来惊天动地、

改变世界。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平庸。

他们会沉浸在这样的幻想中:

“也许我在高考写一篇文章,

就能够改变这个制度呢。”

“也许以前的人,都没发现这个漏洞,

恰好被我发现了呢。”

“我就是个天才,

现实就是要为我而改变的。”

……

有位高考故意考零分的女孩,

说过一句特别诗意的话: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

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

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两样。”

这就是他们的思维:

我是天上的星星,

我理应光芒万丈的,

你们要我下凡去和俗人竞争干什么?

只能说,

对自己天赋的过分肯定、

对现实的过度无知、

很容易毁掉了自己。

 


·不想走寻常路的背后,是因为懒

有位学生高考故意考零分,

她只喜欢写小说。

记者翻看她的小说,错别字一大堆,

问她:“你读过什么作品吗?

比如四大名著之类。”

她回答:“没有,家庭条件不允许,

只读过一些杂志。”

“那你有没有喜欢的作家?”

“谁也不喜欢。不读他们的作品,

怕写作时受他们作品的约束,

彰显不了自己的个性。”

是的,

高考很麻烦,

你要做无数试卷、钻研无数题海,

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翻烂;

你在任何制度下,

都要重复无数遍无聊的练习,

每天都复制昨天的内容,

这样的生活,多累啊!

但是,忍受不了这种练习的人,

你能想象他们会为理想付出努力、付出代价吗?

为理想付出代价,

总是要付出比普通人要多十倍、甚至百倍的艰辛。
不想循规蹈矩的人,

本质上,是懒于和别人一样努力。

他们在自己所谓的爱好上,

也不见得会有多努力。

那些整天嚷嚷着这也不满、那也不满的人,

其实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

他们既没有实力独立,

也没有耐心盲从,

最终毁掉了自己。



 


上高中时,班主任给我们讲过张铁生的事。

中国高考史上,

第一个交白卷的人叫张铁生。

1973年,他参加了一场特殊的高考:

报考条件,是参加工农劳动至少两年以上。

张铁生符合条件,

被单位推荐去考了试。

但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有的人为了考试,躲在家里复习功课,

这对于那些既坚持工作、

又要复习的人不公平。

考卷发下来了,他很多都不会做,

他一气之下,在答卷上“大发牢骚”:

“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

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

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

那是过于利己了吧。”

他自信地说:

“如果有两天的复习时间,

我是能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首先,他没有像现在的“零分状元”,

指责高考本身,

其次,他告诉国家:

自己严格执行知青的任务,

同时还去考试了,

而某些上榜的人,

完全是钻空子、投机取巧考上的。

最后他才得出结论:

这种高考制度有漏洞,

你不能让老实完成任务的人吃亏啊!
当时《人民日报》专门发了篇文章,

题目就叫《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这才叫引起了社会关注,

连江青都接见了他。

最后,他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了。

现在的“零分状元”,

他们对高考的不满,

大多出自自己的幻想,

根本不考虑考试的目的、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对现实一点认识都没有,

他们的建议,也纯属意淫。

高中班主任说:“如果你和张铁生一样,

有深厚的生活阅历、

敏锐的现实观察,

也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

我可以说,有没有高考你都是人才。

如果你没有人家的实力,

你就给我乖乖听话考试。”

如果你讨厌盲从他人的生活,

你可以选择打破规则。

但最起码你得有实力,

挺过规则被打破后的荒芜和凌乱,

成功转到另一条路上。




我大学时的物理老师,

平时总扎着一条马尾,

很有性格的样子。

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深度摇滚迷,

自己组了一支重金属乐队,

平时没事就去窜各大音乐节。

他说:做科研不是他的最爱,

最爱的还是音乐。

我问他:“你那么喜欢音乐,

为什么不专心做音乐?”

他笑了笑说:“如果我当初坚持学音乐,

可能我现在还在珠江新城地铁站卖唱。

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平时偶尔做做音乐,

算是唯一的出格了。”

他从小学习就不错,中等偏上,

五六岁在短波收音机听到摇滚。

一听,迷得不得了,

中学的时候开始学吉他,

尝试自己写歌。

最疯狂的时候,

他跟爸爸说:“爸,我不上学了。

我要去学音乐,出专辑!”

结果爸爸反手给了他一巴掌:

“去你的!以你这天分,

你吃不了这行饭!”

他不信,跑去参加各大学校音乐节,

大多没拿到名堂,

最好的一次拿了第二。

他甚至试过逃学去了北京路,

拉起一把吉他,面前放着一顶礼帽,口朝天,

边弹边唱自己写的歌。

三天过后,差点没饿死。

他说:

“从那以后,我知道自己不是吃这一行饭的人。”



他回到了学校,安安心心上课、考试,

毫无意外地考上大学,读了研究生,

现在是教量子通信的教授。

他没有放下对音乐的爱,

平时的生活状态:

“左手写论文,右手写歌。”

有学生笑说:老师是个安分守己、

从而耽误了自己的灵魂歌手。

他反驳说:“你们这群小屁孩,

不要低估了安分守己的力量。

规矩束缚了你,但也保护了你。

有理想、没天分的人,

安分守己是最好的选择。”

在他街头卖唱失败、垂头丧气回到家以后,

爸爸跟他说了一句话:

“‘为理想献身’,

只是一句傻话。

如果你为了理想、连活下去都艰难,

那是对你理想的侮辱。”

规矩、体制这种东西,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融入其中,

他们之所以行之有效,

是有多少年的经验保障了的,

所有制度,都是为大多数人设计的。

你藐视规则、不屑于安分守己,

其实是在漠视人类的经验。

人类几千年来,真正的天才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其实不过是普通人。

明白了自己的才华,

接受自己的平凡,

安分守己过日子,其实也是一种勇气。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一个学绘画的学生,

给自己的家长看毕加索的画,

家长惊讶地说:

“画的什么鬼东西!

五官都变形了、基本功这么差怎么当大师。

还不如我儿子画的。”

“知道自己画写实风格拼不过人家,

就出这种怪招,

这种风格可以随便乱画。”

这通常是自大狂才有的认知:

大师的创新算什么,

不就是打破规则乱来嘛!

但如果你看过毕加索的幼年作品,

你就不会再鄙视他的功力了:


毕加索12岁时的素描石膏像

 

毕加索13岁的素描石膏像


《最后的圣餐》,毕加索14岁时的作品

 

毕加索的父亲是教美术的教授,

一次偶然看见毕加索画的鸽子,

他惊呆了,

知道十三岁的儿子已经远远超越了他。

于是他从此不再作画。

毕加索说过:

“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

但用一生的时间,

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孩子的画画,不拘笔法、纯粹天然,

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成为大师,

因为他们什么笔法都不懂。

只有像毕加索这样的人,

在深谙传统笔法的基础上,

加上孩子一样的创造力,

才能够真正颠覆传统,

造出划时代的成就。

陈丹青就说:

“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

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

这个知识准备,就是你的传统修养,

只有传统足够深厚的人,

才能看出别人创新在哪里,

也才能知道怎样创新。

那些能够打破规则的人,

都是已经烂熟规则的人。

你看到别人离经叛道、不按套路出牌,

以为他一定灵感迸发,

一瞬间就做出了伟大的成就。

你没看到的,是他长时间如一日的操练与折磨,

他们已经经过了长时间“循规蹈矩”,

他们在用规则锻炼自己的品性与技艺,

对他们来说,安分是他们不安分之前的准备,

规则不是束缚他们的东西,

而是让他们登上巅峰的脚手架。

你要创新、你要自由发挥,

最起码得把前人的规矩都学会了,

才够资格自立门户、独当一面。

一句话总结就是:

在能够独立之前,盲从是你最好的选择。





想起《阿甘正传》里面,

那个患艾滋病而死的姑娘——珍妮。

从小就被父亲强奸的她,

很恨自己的生活,

所以注定她要不安分,她必须要反抗——

反抗父亲、反抗社会、反抗命运。

她想当歌手,为了当歌手,

吃尽苦头:

她在酒吧唱,在街头唱,

只要有吉他和场地,

她都去唱。

她的想法很简单:

“我想当琼·贝兹那样的歌手,

我想成名,伴着我的吉他,我的歌声。”

现实一遍一遍煽她耳光,

她选择的,不是及时退出,

而是近乎疯狂地自我伤害:

她加入了黑豹党、加入了嬉皮士,

和陌生人吸毒、性乱,

变成了越战后“垮掉的一代”。

一个原本很有梦想的姑娘,

被自己的梦想摧毁了。

影评人今生说:

“珍妮注定不会走普通人的路,

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

她无法忍受。

她要否定过往,追寻自由。

即便这个自由,

也不过是她另一个牢笼。”

珍妮不想掉入一种老套的规则生活,

却掉入了另一种规则生活:

而这种生活就是无规则。



智力低下的男主角阿甘,

过的是另一种生活:

珍妮不得不裸体卖唱的时候,

阿甘大学毕业、入伍从军;

珍妮变成反战的嬉皮士的时候,

阿甘因为在战场上救人,

载誉归来、接受表彰;

珍妮深陷毒品、踟蹰在轻生边缘的时候,

阿甘开着珍妮号,驰骋大海,

很快赚了第一桶金。

在珍妮一次次为梦想碰壁的时候,

没有梦想、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阿甘,

随着大流、盲从他人,

做了他们那一代人大多都在做的事,

却拿到了很多人都没有的成就。

分别就在于:

很多人在做着这件事的同时,

幻想着去做其他事,

总是不安分、总是不专心;

而阿甘什么都没想,

每次都只能做一件事,

反而把每件事都做到了极致。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珍妮:

不想过安分守己的生活,

幻想一朝成名,

却没有足够的自律约束自己,

在所有屈辱面前,无法保持克制,

因此稍有不顺,就会自暴自弃。

没有人想做阿甘,

因为他太“笨”、

连自己要干什么都不知道,

只知道随大流,

一生都处在可以预料的范围之内。

这个社会,太多珍妮这样的聪明人,

缺乏的,是阿甘这样的“蠢人”。



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得自在;

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

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我们都想做有勇气的人,

都想突破自己、

梦想着推陈出新,

这固然很可贵;

但更可贵的是,

认清自己的平凡本质,

放下自我执着,

在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之前,

选择“盲从”的生活,

享受安分守己,

你反而会过得更加出彩。



本期编辑✎ 好孩子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小雪已至,气温骤降

国馆君,推荐这些保暖好物

让你温暖过冬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进入,冬季保暖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