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阶层固化是中产阶级的流感

2017-04-07 释老毛 毛有话说


阶层固化,又被刷屏,这个话题折射出的中产阶级焦虑,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爆发一回,就像流感!

 

阶级决定心态。中产阶级,高不成,低不就,头上有天花板,下面有无底洞,每天不是焦虑自己阶层下滑,就是操心子女上不了名校未来跻身不了中产,于是,房价高涨,是阶层固化;小孩教育,是阶层固化;看个博物馆,也是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是中产和公知们YY出来的一种病。这叫阶层差别,不叫固化,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有差别才有流动。阶层固化指的是阶层之间的流动性阻滞,形成文化性甚至制度性的封闭机制,使得特定身份终身化乃至世袭化。有人觉得房价高、上名校难,社会已经固化。其实这是人生真相和社会常态,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下层向上层流动都很艰辛,而上层向下层流动都很容易,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

 

现在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性其实是最好的时期,没有之一,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就能增长数倍,勤奋一点奋斗十几年就变成小镇市民;蓝翔技校出来个程序员创业赶上风口就发达了;社会给普通人提供的机会还不够多?阶层固化最严重的是日本,其次是欧洲,美国稍微好一点,但也不如中国流动性大。中国现在的时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看每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就知道了,草根占比多少,每年都迅速变化,首富之位每年都城头变幻大王旗,谁能固化?

 

一、阶层固化与大变法

中国社会为什么阶层流动性好,这个问题得从春秋谈起。商鞅变法之前,中国是典型的阶层固化社会,贵族社会,血统决定一切,终身不变,永世不易。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土地和官职都是有特定家族拥有和世袭,不得转让,也不能剥夺,完全固化在家族上,形成世袭贵族阶层,而这一切是正式的国家制度。日本就学的天朝这玩意,所以你看丰臣秀吉屌丝逆袭,凭自己实力一统天下,但开不了幕府当不了大将军,因为将军一职必须是平氏源氏的族人才能担任,最后只好当了关白,这个官职是藤原氏拥有的,秀吉得先找藤原家的人拜了个干爹才能当这个官。这就是世卿世禄制,官职-领地-血统,三位一体死死锁定,社会阶层是牢牢固化的。

 

自从战国大变法,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被废,郡县制代替了世袭贵族,中国社会的阶级流动性就一直好于同期的人类各大文明,欧洲、印度、埃及、巴比伦等等。欧洲的贵族制、印度的种姓制都是阶层固化的体制,即便现代化后被法律正式废除,但在社会文化中依然根深蒂固的无形存在着。

 

有今天的中国,我们要感谢商鞅,感谢秦始皇! 

二、阶层固化的反扑

东汉之后,又变了,士族力量崛起,成为社会的中坚。背景比较复杂,汉朝选官不考试,实行察举制,也就是乡推里选,但推举必须要有足够的社会声望,社会声望需要靠大V品评。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望族才有社会地位和名望,品评和选官就逐渐落入了这些儒家巨族大V之手。像曹操这种盖世豪杰也得找许邵月旦评,给了句“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评语才满意而去。诸葛亮一出山就当大官,很多人都以为是屌丝逆袭,其实诸葛一族是山东名门望族,是避汉末战乱外迁到荆州去的,诸葛家人在魏蜀吴三国都当大官。山东琅琊儒家文化发达,是出豪门的地方,东晋的王谢等巨族都是出自这个地方,从东汉到隋唐一直都是门阀政治,所有社会资源都掌握在豪门阶层手里。后来三国归晋的司马懿也是河内望族,可以说三国到后期,就是大家族之间的争夺。诸葛亮说自己是山野村夫,不求闻达于诸侯,可是他在荆州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其实黄家是当地豪门,政治家娶老婆从来不考虑审美;还有他拜师水镜先生也是当地名流大V,你琢磨琢磨,卧龙、凤雏的外号是谁给他们起的?这就是品评,有社会声望才能出山当大官。后来这种制度被固定为九品中正制,豪门望族完全掌控了品评选官的权力,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一直延续到唐朝。其间虽有五胡乱华,但胡人没有摧毁门阀制度,反而亦步亦趋,魏孝文帝变法就是学的这玩意,后来的隋唐两代创始人杨氏、李氏,都是当时关陇士族中数一数二的大门阀。

注意,虽然从魏晋到隋唐,中国进入门阀社会,这三百多年里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统统掌握在儒家精英阶层的士族门阀手里,但与国外的贵族制、种姓制不同,与周朝的世卿世禄制也不同。门阀阶层是通过品评等一系列机制事实上控制社会资源的,家族血统并没有与官职、领地正式挂钩世袭,依然是皇帝任命的文官制、郡县制。


阶层流动性大幅减弱,但没有彻底固化。

 

三、阶层流动性大开放

到了唐宋之后,科举制更是通过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布衣宰相,中国社会的阶级流动性达到巅峰。唐朝还有一些遗存,半科举制,有士族与寒族的党争;到了宋朝,社会彻底平民化,是中国大历史的一次里程碑式拐点,宋朝被钱穆先生称之为“布衣社会”,即平民社会。其实宋朝人与现代人基本无差别,普通家庭通过好好学习,刻苦读书,科举考取功名,就能当官,直到宰相。当然向上流动也很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不能鲤鱼跃龙门,就靠自己的天赋和勤奋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身份阻碍。

 

为什么宋朝能断绝魏晋几百年的门阀传统,彻底平民化?说来残忍,由于唐末黄巢大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社会上的豪门望族统统被杀人魔黄巢屠戮殆尽。

 

有今天的中国,我们要感谢黄巢! 

四、阶层流动性爆表

宋朝到明清,都是科举社会,先秦之贵族阶层、魏晋之士族阶层,均已消亡。由于科举形成的官僚特权优势,社会中虽然无士族,但有士绅,这是科举制形成的阶层差别,士农工商有阶层差别,但不封闭,可以流动:小农子弟科举登第即可改变门庭;士绅家庭教子无方,二三代即可败家。


没想到从1949建国至今,又基因突变,阶级流动性从极高突进到爆表。没错,是爆表,人类历史上都逆天了,主要是三个因素:文革、改革、科技革命文革是大众屌丝阶层对小众精英阶层几千年积怨的一次总爆发、总清算,摧毁了一切从传统士绅阶层到新兴党务官员等一切利益集团,中国社会彻底平板化。文革后的改革,又把平民彻底松绑,海阔凭鱼跃,自由捞金去吧。这个人人捞金的进程,赶上了中国工业化和互联网革命提供的时代机遇,井喷一大批亿万富豪,屌丝逆袭,草根做大,鸡毛飞上天……所以,大家必须明白,这几十年中国的社会问题不是阶级固化,而是流动性过剩。 

西方史学界评价比较客观,文革就像西方中世纪末期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底层大众和最高权威(上帝,老毛)直接结合,把社会中间阶层(教会,官僚集团)全打倒了。就像唐末农民暴动,把魏晋以来统治社会几百年的门阀士族阶层全杀光了,所以宋朝皇帝之下已无贵族阶级,都是平民,才能彻底贯彻科举制,进入平民社会,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文革确实造成浩劫,但客观上为后来的新时代来临扫清了一切障碍,所谓“没有文革,就没有改革”,是史学的一个中肯结论。

 

文革之后,永无贵族。暴发户装贵族,以为骑骑马、喝喝红酒、上上贵族学校就是真贵族,是东施效颦。真正贵族社会只认血统,士族社会只看门第名望,有钱当官就能冒充贵族?没门,财富和官职都是流动的,这两种资源无论在东西方都跟贵族不沾边。现在社会很容易听到抱怨和不满,从随便一个老百姓就能骂骂领导,调侃调侃赵家人,就能得知,中国其实是一个彻底平民化大众化的社会,因为潜意识里大家都认为彼此是平等的,都是普通人,谁也别装逼。真正阶层固化的社会,例如种姓制,下层是根本不敢骂或怨上层的,因为从小他们三观就被熏陶固化,对阶层定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和顺从,对上层认为是天经地义,对自己不会有任何翻身的奢念和妄想,仨字:认命了。

 

有今天的中国,我们要感谢老毛! 

五、阶层流动性回归常态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非常浮躁和失衡的社会,譬如原来都是一样的屌丝,隔壁老王早几年买了几套房现在千万了,隔壁老李买了个煤窑变亿万了,隔壁老马整了个APP变百亿了……这些场景这几年不是天天上演吗?孔子称春秋那个阶级固化消失的时代为“礼崩乐坏”,而现在的流动性比孔子时代要强几个次方的量级,这一代中国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都不曾经历过的大变局。

 

与中国相比,西方社会阶层流动性弱得多,虽然法律规定人人平等,但阶层是事实上的社会存在。人人平等,但有差别;可以流动,但很艰难日本才是阶层固化的社会,国会议员很大部分都是变相世袭的,首相也是几大派阀轮流坐庄。美国作为移民国家,流动性属于比较高的,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政治上肯尼迪、布什、罗斯福、克林顿都是豪门望族,夫妻、父子、兄弟轮流上阵。

 

综上,老毛君(WX订阅号mao-talk)不乐观这种状态会持续,未来一定会回归常态,阶级固化和社会分层是流动性过剩后的均值回归,大众教育的普及、阶层竞争的激烈、既得利益集团的设计,社会自然形成高房价、教育、继承等一系列门槛保持社会分层。在现在人感觉是阶级固化,其实是阶层流动性爆表后的回落:如果设一个阶层流动性指数,古代中国是3,其他文明是1,现代西方社会是5,中国建国后爆表到10,现在从10回落到5,与国际接轨。这个回归阶段人们的感受就是开始阶层固化,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均值回归,除非爆发新一轮社会革命或科技革命,才能重新激发流动性。

 

阶层流动性是社会开放和规则平等,不是打倒精英搞民粹,也不是让你轻轻松松就能向上攀登。

 

奋斗吧,骚年!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增加,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分享知识,切磋投资,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财富自由,时间自由,心灵自由,我是释老毛,老毛有话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