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行股万年低估之谜

释老毛 毛有话说 2020-12-26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今年天灾人祸,经济不景气,怎么办?大笔一挥,金融让利1.5万亿。



银行是百业之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今年1.5万亿就这么变成了“代价”。要知道,中国商业银行2019年全年净利润总额才1.99万亿元。


前几天我说目前全球都面临流动性过剩,优质资产荒。有人不解,为什么银行股都低估到骨头里了,也没“荒”到资金疯抢啊?反而成为被市场遗弃的冷资产。


很多银粉百思不得其解,银行股为什么长期低估?擅长“捡烟蒂”的格雷厄姆曾说过:在市场完备的条件下,一项资产被市场低估不会超过三年。我们认真观察一下,无论国内,还是海外,银行股基本都是在1倍净资产以下交易,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达数年,即便如此,股神巴菲特在一季度还在抛售银行股。


有篇研报解释了这种现象:



机构的解释是:


安信证券的报告给出的归因是“市场对资产质量的担忧”。即,在市场看来,银行股的每股净资产并没有账面上那么多,随时可能被隐藏的、或者即将生成的不良侵蚀掉,所以要对银行股打折定价。而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的解读是:国内银行指数的低估值可能已经隐含了一次危机的悲观预期在内。因为次贷危机之前,日本虽然已经进入了低利率环境,但其银行指数整体PB仍有1倍以上,欧洲在次贷危机之前也是在1倍以上,欧洲和日本都是在次贷危机后才长期破净;而美国更是长期在1倍以上、很少破净。


这个问题我去年有个答案,跟银粉解释过银行股长期低估之谜。强周期、高杠杆是一个原因,但中国银行股除了高杠杆行业的特性,还有自身的独特政治经济学规律。今年果然应验了,真是愁死巴菲特,气死格雷厄姆。



【银行股低估之谜】谁说市场给公司的股价是最公允的?股神说过,市场先生是个疯子,不断在抑郁和狂躁之间打摆子。港股尤甚,港股的市场先生是重度精神病患者,A股只是轻度。港股的估值不仅相对于A股,而且相对于全球市场都算是个价值洼地了。这是离岸金融市场的性质决定的,金融桥头堡的地位,使她受到大陆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双重压力,现在又加上自身内部之乱扰动。不仅是金融股,任何公司都是一样,你看看08-09年两年的港股变动,很多公司跌到0.1-0.2PB,然后又大幅反弹几倍十几倍。这是一个公允估值的市场吗?naive,这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重度精神病市场。


说到银行股,中信民生虽然对公业务为主,质地平庸,0.4PB也属低估,这从股息率和清算价值这些保守指标可以判断。银行股的低估也很多年了,是不是低估,现在大家也开始习惯了。因为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股票低估一般不超过三年。市场会纠错,如果超过三年没纠错,那可能是投资人错了。而银行股的估值从08年到现在是已经超过十年了,低估状态就没高过。当年喊低估的银粉儿,现在估计也不好意思再说话了。

银行股的长时期低估,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投资现象,原因非常复杂,也是多方面的。这10年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些鬼故事,从巴塞尔协议啊,地方平台贷啊,互联网金融啊,坏账危机啊、利率市场化啊,连续不断打压银行股的估值,其实银行股这十年的业绩是稳定增长的。但股价涨幅并不匹配,体现为估值中枢的不断下移。

原因有很多,上面几条都是,但不是根本,我觉得最根本是一条,就是商业银行这10年的一个走向,越来越沦为政策工具。当年的改革的目标,商业银行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责权明晰、治理科学的盈利性法人实体,也就是与世界上其他银行一样,是独立的金融企业。还银行本来面目,使它享受正常商业公司的估值。这是当年金融改革的初心。这些年似乎渐行渐远:地方债扩容要它买、中小企业贷款要它扛、房地产调控要它限、充足率不够就让银行以各种方式补充资本金吸血……银行越来越像政策工具,而不像独立企业。你不是独立企业,就没法享受企业的正常估值,因为除了分红之外基本面好坏与股东没有关系,钱赚再多也不是股东的,是国家的,是政策的,亏光也是国家兜底。

我认为,政策工具化是十年来银行估值一直被压低的长期因素。正是这一中国特色使“低估不超过三年”的格雷厄姆魔咒失灵了。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中国银行业有自身的优势,就是中国金融格局的路径依赖,优质客户天然都在银行这条线上,银行的行业集中度比较高,有牌照管制和所有制玻璃门,坐着收钱。而且政府兜底,不允许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去年以来很多地方中小城商行、农商行纷纷爆雷,监管部门都出手救市。


剑有双峰,政府兜底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银行系统摆脱不了权力的操纵。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时,巨型金融机构也是too big to fail,政府出手救助,但救的是公司,股东权益可能就被牺牲掉了。美国当初被救的房利美、房地美、AIG等,危急时刻注入流动性,大幅摊薄的是股东权益。


从历史看:政府4万亿,银行被逼着放贷,不放就政治不正确;出了坏账,政府搞债转股,先撇清自己,不承担兜底责任,这时候又开始说市场化了;股灾后救市,又让银行放贷进入股市接盘;房市调控了,又不让银行放贷,殊不知个人房贷在全世界都属于优质贷款……

 

虽然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盈利性独立法人,但现实是始终没有达到设定的金融改革目标。相反,伴随着各种调控、监管,中国的银行日益变成政府控制经济的工具。所以人为的权力之手不老实,银行的存款就是唐僧肉,隐含的坏账不可避免,信息又不透明,坏账无法出清,只能慢慢消化。芒格说的非常有道理,“银行业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地方,若没有深度洞察力,要远离银行。”因为银行是高杠杆行业,道德风险极高的行业,很容易出现黑天鹅,受伤躺枪,其实芒格说了半天也不能幸免,随后就爆发了富国银行(WFC)零售贷款丑闻,更惨的再看看德国的金融重器德意志银行(DB),再看看日本一具具捂了几十年坏账的僵尸银行……


银行本质还是顺周期行业,因为高杠杆行业,经济如果出现危机的话,银行肯定往下走,是受到冲击是最大的行业。例如2008年,美国金融股都是几个腰斩,比尔米勒等很多价投大咖因此折戟沉沙。


这是今年一次银保监会记者会上的提问,外媒很犀利:



我查了查,彭博记者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真有其事,银行系统做过压力测验。




中国的银行资产不太透明,风险敞口没有足够暴露,银行是一个黑箱,资产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所以银行股的业绩和资产质量,高度依赖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向上,就会戴维斯双击,隐藏的坏账也会慢慢消化;宏观经济下行,各种黑天鹅就会层出不穷,例如房地产跌个30%,经济硬着陆,很多银行可能就要裸奔了。


钱多,优质资产少,这就是今年市场两极分化的理由,也是低估值策略失灵的原因:一方面茅台、海天、恒瑞为首的医药消费贵得吓人;另一方面万年不涨的银行股长期低估,冰火两重天。



中国可能长期处于经济下行周期,随着经济失速,对金融的管控只会更加精准和严厉,甚至连利润和坏账数字都会量化规定,业务窗口指导,向实体经济让利,这是大数据时代的新计划经济。银行日益非商业化,经营日益黑箱化,地位日益工具化,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又怎么能提升呢?


当然,以银行股目前的估值,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长期赚钱还是可能的。赚钱的途径是不依赖于估值提升,因为可能十年后银行股的估值依然不变,低估永远低估;只能靠资产本身的ROE,靠公司自身E的积累逐渐推动股价上升和分红提高。


这或许是各国成熟市场中银行股的宿命。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