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斯拉,两次反转后浮出的“真相”

毛有话说 2021-05-10

【编者按】还记得我说过,让子弹飞一会,不要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带有色眼镜下结论。具体事件,技术问题,不在现场,不掌握全面资料,先入为主大都会被打脸。事实判断是第一位的,价值判断是第二位的,这是常识!

之所以被动,就是因为违背了常识。事发之后,网络和官媒几乎一边倒,站队为首,支持弱者维权,群情汹汹,大有“炸平庐山,地球停转之势”。特斯拉表现的像是钓鱼高手,隐而不发,观棋不语,两次反转,真相大白,事实就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网上还有嘴硬的,好像比专家还懂,挑出各种“疑点”,但在数据和证据的综合链条面前,事实基本上水落石出。


中国最权威的几大媒体,这次没有一家职业伦理是合格的,轻举妄动,弄巧成拙,犯了新闻大忌:价值判断先于事实判断,立场高于事实。有的甚至走向政治化、民粹化,借题发挥,以为能占据道德制高点,趁机杀一杀美国人的威风,结果两次反转之后,发现全被中国“维权者”给带沟里了……


特斯拉这家公司风格比较马斯克,不做广告,不搞公关,纯靠产品口碑营销。这次大事件,全民参与,不断反转,戏剧性的效果,不亚于悬疑大片,堪比投十个亿广告费。中国官媒体自媒体组团疯炒后又哑然熄火,相当于给特斯拉品牌提升作了垫脚石。



事反常,必有妖,我一开始就存疑,如果维权者真有理有据的话,肯定请第三方检测,乐于诉诸司法,诉讼是最有效的维权渠道。中国法院又不是特斯拉一家开的,不必担心“南山必胜客,龙岗无敌手”,用户可以在河南当地起诉(事故发生地),一进入司法程序,法院有权指定鉴定机构,有权调取任何数据,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汽车作为复杂商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免各种事故发生,任何品牌都无法做到零事故率,事故成因也很复杂。特斯拉在美国也同样遭遇不少消费者诉讼,经历很多调查,但目前美国各州尚没有一起司法判决正式确认特斯拉存在“刹车失灵”的软件漏洞。


如果中国消费者能证明“刹车失灵”的缺陷,特斯拉应当感谢她弥补了漏洞,完善了产品,从潜在危险中拯救了千千万万用户的生命。维权者自己也不会选择“闹”,“一哭二闹三上吊”所要求的不过是全款退车而已;而诉讼成功,按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罚三,可获得车价三倍的赔偿,车主赚大了!以前有消费者起诉车厂成功的先例,只要证据确凿,产品确有问题,法院很难不判三倍赔偿。



所以,开诚布公是最好的武器,特斯拉的反击非常简洁:


一是愿意接受任何有资质机构的检测,由对方挑,特斯拉无条件配合;


二是提交事故发生前车辆运行的原始数据,给监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开。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都到这份上还有啥话可说?还怎么“闹”?还怎么“洗”?最后这个回合维权者的应对未免有点搞笑:针对第一条,迟迟不指定第三方检测,老说不相信检测机构,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单方信口开河吧?针对第二条,转口说公布数据“侵犯消费者隐私”,晕,人家不给数据,你说店大欺客,闹得满城风雨;人家公布数据,澄清事实,又说侵犯隐私。闹了半天,这不就是我说的“双重标准”嘛,辩证法,正反都有理,Always Right!



特斯拉,两次反转后浮出的“真相”


文/洛杉矶房东


这几天,特斯拉车主的维权事件搞得轰轰烈烈,经历了不停的反转,现在是时候看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了。


这件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今年2月份,河南安阳的特斯拉车主张某由于超速违章,最终发生交通事故,她认为这次事故的原因是特斯拉刹车失灵。于是到了这个月的上海车展,特斯拉车主张某进场闹事,站在车顶表达抗议,但最终由于影响了整个车展的正常进行,被现场保安强制带离。后来,警方发布通报,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后来,特斯拉也通过微博回应了这件事。




总的来说,在第一阶段特斯拉可谓完全占据上风,车主张某被拘留后,特斯拉的官方声明也是有理有据,让人找不到可以攻击的槽点。


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以特斯拉的又一个公开声明为起点,特斯拉在这则后续声明中表示“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这句话被不少读者认为态度傲慢。



其实特斯拉官方微博到这一步的回应,在我看来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个不妥协的对象是“不合理诉求”,既然你诉求是不合理的,当然不用惯着,没毛病,真正最重要的是尽快找到第三方机构来评定,这个诉求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问题出在陶琳,她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管理中国区业务,她下了一步烂棋,她个人的表态在特斯拉官微的基础上夹杂了个人情绪上的东西,明显降低了公司的格局。


她说:维权女车主的诉求我们不可能答应,因为诉求是不合理的。我们说愿意出钱去做车辆的检测,她也不愿意配合,只愿意用闹的方法。她可能……不知道,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这个可能是很多企业发展都会面临的问题,今天是特斯拉,明天是其他的,然后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产品。我觉得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她的这段表态有些多余,最重要的是违背了就事论事的原则,事情发生之后你只需在意自己和对方做的对不对,不应该去揣测对方有什么企图、背后有什么势力,这种“其他人亡我之心不死”的混乱逻辑不适合市场经济,涉嫌诋毁维权的消费者,这会让大多数人失去好感。


后来,官方媒体进场,特斯拉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之后,特斯拉就处于下风了,基本上监管机构需要什么特斯拉就提供什么。这也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尽快把这个“刹车失灵”事件的真相查的水落石出。


第三阶段:


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阶段,特斯拉全面配合提供数据,正等待官方指定的第三方机构审核。在审核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这个刹车数据。


下面这张表是出事前五秒钟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刹车之前,这辆车速度达到118.5公里/小时,确实开的很快,刹车后制动主缸压力提升。一开始车主应该是比较浅地踩刹车并在后面持续踩深(通过制动主缸压力增加可知)。我们看到车速在最开始轻踩刹车的两秒从118.5公里/小时降低到109.5公里/小时,在第三秒内从109.5公里/小时降低到94公里/小时,在最后两秒内从94公里/小时降低到48.5公里/小时。


这辆特斯拉在事故前5秒中的刹车数据


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不仅“刹车失灵”的说法站不住脚,更说明这个车主之前说了谎。


特斯拉车主张某之前曾说:“我只能判断当时车速不会太快,大概五六十迈,不会超过六十迈。”

今年3月10日的一则报道内容


根据当地交警部门的处理结果,在当时这起交通事故中,张某也确实负全责。



在3月10日当时的新闻采访中,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了特斯拉中国公关团队,该团队一名公关表示,涉事司机是在最高限速80km/h的国道上以118.5 km/h的速度驾驶,这个过程中ABS(制动防抱死系统)和刹车都是正常工作的。“后台显示,在行驶期间该车辆的制动没有问题。后台的数据是无法篡改的,如果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司法机构需要的话,可以从特斯拉调取这些数据。”


当时,郑州市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双方进行了调解,特斯拉方面提供的调解书中显示,“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选择技术机构之后再协商鉴定事宜。”该公关称,但此后在微信沟通中,张女士拒绝了特斯拉要求进行的第三方鉴定。



特斯拉昨天公开的数据还显示,在事发前半小时,驾驶员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记录,多次在时速100公里以上刹车。


在限速80公里/小时的国道上,半个小时内超过40次刹车,也就是平均不到一分钟踩一次刹车,多次时速超过100的情况下刹车,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行车数据公布之后,车主方面的表态开始出现混乱。张某的丈夫今天回应:公开数据侵犯隐私,要求特斯拉撤销并道歉。


相关消息


看到这个新表态我是一头雾水,无力吐槽。当初是你通过车展闹剧把这样一个双边纠纷上升到全民皆知的程度,现在特斯拉在监管机构的敦促下公开数据,你又说隐私受到了侵害,那你到底要怎么样才满足?还要消费全国人民多少时间和注意力?



所以现在这个第三阶段非常有意思,数据一出,再次反转,而且车主一方的表现非常丢人。如果说陶琳在开始时的强硬表态是个失误的话,车主这边的后续表现简直就是自己踢了一个乌龙球。


特斯拉高管陶琳的个人表态确实对消费者不够尊重,这是她的失职,但回归这件事本身,我们还是要拿事实说话、拿数据说话、拿可信的第三方检测结果说话。因为特斯拉的态度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数据和检测结果才能真正为这起事件定性。就好比你评定一个中学生能不能上好大学,他的性格是开朗还是抑郁都不重要,最终还是要看他的高考分数是多少才行。


所以,特斯拉对消费者态度和刹车失灵这件事,其实应该是两件事。特斯拉高管的公关水平不符合这样一个国际化大公司的身份,明明占理却走到争议的风口浪尖。后来特斯拉的态度明显放软,基本上是监管要什么东西他就提供什么,全力配合。


当特斯拉放下身段、配合一切调查之后,那些对特斯拉喊打喊杀的人反而有点慌了、口不择言了,比如说你修改数据、你店大欺客、你美帝阴谋等等大帽子开始往上扣,他们不仅给特斯拉扣帽子,还给支持特斯拉的另一批网友扣帽子:你拿钱了、你软骨头、你个走狗……


战狼们煽风点火


现在有这样一个怪现象,无论是自媒体还是普通网民,一遇到什么不好的事,不去深究,都只敢把气往外企头上撒,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被允许的抗议,这些人其实都是些戏精,却装作自己有脾气。


这么多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个别情景之下显得有些弱势,有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外资企业严格遵照劳动法办事,最后反而竞争不过那些违反劳动法乱搞996的狼性公司、比如知识产权被侵权后,违规的中国本地企业反而可能受到偏袒;又比如外资企业随时可能被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而误伤... 这一切看上去是我们压着外企打,但实际上我们损失的更多,因为我们消耗的是自身营商环境的声誉、消耗着外资对中国的信心。


总结这件事,我们应该得出下面几条常识:


(1)消费者权益非常重要,每一家企业都应该尊重消费者权益;


(2)消费者维权需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


(3)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属市场纠纷,市场的事情就应交给市场、交给法律,不应加入其他因素;


(4)监督绝不是批斗,坚决抵制那些对外资企业贴大字报式的仇外和排外情绪。


(5)实事求是,事实是第一位的,立场是第二位的。


总之,中国市场既不允许傲慢无礼店大欺客的企业存在,也不接受讹人钱财毁人商誉的无赖耍横。


展望下一步的进展,让我们相信官方机构的后续处理,耐心等待最终的结果。无论你是支持消费者还是支持特斯拉,大家的目标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中国的市场环境变得更法治、更公平、更开放。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