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支持这样一群新工人写作者

皮村文学小组 皮村工友 2023-09-10

前言

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是一个由两万名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流动人口聚居地。每周六晚上七点,在皮村主干道的尽头,会有这样一群人在一起讨论文学、艺术和生活。这其中既有来自各大高校的学者和研究者,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这群人因为爱好读书写作而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文学兴趣团体,名为“皮村文学小组”


01

我们是谁

Who we are?


皮村文学小组创办于2014年9月,最早由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张慧瑜担任志愿者,为工人朋友讲述文学课程,后一直有各位志愿者老师每周坚持来东五环边的皮村给大家讲课。每周六晚上七点,老师和工友们都会相聚在同心实验学校的儿童图书馆内,共同学习文学与艺术知识。文学小组让工友们在工作之余也有了精神歇息地,为工友提供了重新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交流,使自己的文笔能力有所进步,并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及所遇到的故事。


图为文学小组成员、教育工作者苑长武为工友讲述工作经验

图为文学小组成员、“打工诗人”小海在新诗集《温榆河上的西西弗斯》发布会上演唱自编歌曲

为鼓励工友创作,“皮村文学小组”每年都会颁发“劳动者文学奖”。“劳动者文学奖”是新工人文学小组发起的一项文学征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已经办了五届,目的是鼓励劳动者用小说、诗歌、非虚构、散文等文学的方式书写自己的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第五届“劳动者文学奖”从2022年11月初在《新工人文学》“皮村工友”上发布以来,共收到投稿101篇,字数近一百万字。


此外,文学小组还自费为工友作者出版大量作品,并广泛征集全国工人作者的投稿,择优刊发在内部刊物《新工人文学》上。大量作品的发表使得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写作变成了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文化行为,这些作品表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也给当下中国留下了独特的历史记录。


“新工人文学”的意义是,尝试重建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让更多普通劳动者借文学之名,创作出更有个人生命温度和时代感受力的作品,普通劳动者的每一次书写都是生活的齿轮刻下的印痕。这些以文学之名留下的“星辰”,既见证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又留下了丰富的时代声音。


02

我们取得的成绩

Our achievements

出版刊物:

《新工人文学》

(电子双月刊,到2023年9月累计出版至第二十七期)


出版作品集:

《皮村文学——工友之家文学小组作品集》皮村文学小组集体

《布谷鸟的啼叫声——李若作品选》作者李若

《城边的野草——徐良园诗歌作品选》作者徐良园

《劳动者的诗与歌——工友之家皮村文学小组作品集》皮村文学小组集体


《新工人文丛》5卷:

《工厂的嚎叫——小海作品集》作者小海

《凉热集——新工人文学小说选集》皮村文学小组集体

《微尘之歌——苑伟作品集》作者苑伟

《花辰之舞——马大勇作品集》作者马大勇

《温榆河上的西西弗斯——小海作品选集》作者小海


正式发表的作品:

《单读16:新北京人》,作者为皮村文学小组集体,2018年,台海出版社

《劳动者的星辰》,范雨素、郭福来等,2022年,世纪文景出版社

《久别重逢》,范雨素,2023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图为《劳动者的星辰》

《久别重逢》两部作品的封面

图为《工友之家皮村文学小组作品集》系列

图为《久别重逢》作者范雨素

在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周活动”上发言


……


03

获奖记录

Awards

2018年

“皮村文学小组”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新声奖”

2023年

文学小组集体创作作品《劳动者的星辰》

获第八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获奖者代表、文学小组成员李文丽说:


昨晚的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很荣幸我也参与了这份荣耀时刻!


我见到了西川老师,戴锦华老师和许知远老师,也见到了好多只在网上见到的知名写作家。惊喜之中,心里是满满的感动!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慧瑜老师、刘忱老师、孟登迎老师及好多好多来文学小组给我们传授知识、无私奉献的老师们那亲切、认真、热诚的面孔……


非常感谢杨沁老师为这本书所付出的精力和辛苦!洪丽和福来大哥说得特别好,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看到视频里96岁的文洁若老师用自己的一生都去书写,把时间紧握在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里,很震撼也很惭愧!想起许知远老师最后的致词:“时间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如果暂时没有站在我们这一边,也会迟早在我们这一边!”是的,只要我们都肯努力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时间也会给我们让路的。


希望下次举办的文学奖活动中,我们文学小组有更多的人能站在领奖台上!


04

我们当前的困境

Our predicament

疫情中,文学小组的活动受到冲击,部分工友迫于生计不得不暂时离开,但我们依旧坚持为工友开设线上课程。


疫情后,文学小组重新开展线下活动,但失去原先企业的支持后,文学小组的运营费用难以为继。面对普遍的经济下行带来的工人就业难问题,文学小组的发展道阻且长。


故而当下我们继续展开募捐,希望能够获得爱心人士的支持,期待您的帮助。


05

为我们捐赠的钱,我们用来做些什么?

How do we use your funding?

您的每一笔善款,都将得到妥善运用,它将会支持工友进行文学创作,帮助流动劳务人口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06

我们今后的目标

Our goals in the future

我们在具体工作上,线下通过宣传让更多工友和部分白领群体的伙伴加入,线上让喜欢文学不能来现场的同志们一起学习,也通过不同渠道在线上宣传大家的文学作品,让各界通过我们的表达加强理解,跨越鸿沟。


我们将继续通过传播文学知识,提高工友的写作水平,加强对工人文学的认识,促进打工群体形成文化自觉,让工人文学成为祖国文化百花齐放中绚烂的那一朵!


07

如何帮助我们

How to help us?

↓ 您可以长按下方图片,并扫描图片中的二维码进行捐赠。


感谢您对工人文化与皮村文学小组的鼎力支持!

在7号、8号、9号上午十点捐,会有配捐,爱心会被放大哦!




附:文学小组大事年表


· 2014年9月,“皮村文学小组”正式创立,创立者为志愿者付秋云,刘忱、张慧瑜、师力斌、孟登迎、袁凌等学者、作家担任志愿者。

· 2012至2017年春节,皮村“工友之家”连续数年举办“打工春晚”,王德志、许多担任导演。

· 2015年,皮村文学小组第一部作品集《皮村文学》发表,后又有多个集子陆续发表。

· 2016年,举办第一届“劳动者的诗与歌”联欢会。

· 2017年4月25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正午故事发表,迅速在朋友圈走红,三天内达到四百万阅读量,皮村文学小组也因此名声大噪。

· 2018年,举办第一届“劳动者文学奖”。

· 2019年5月1日,《新工人文学》(电子双月刊)第一期发布。

· 2022年,皮村文学小组集体创作作品《劳动者的星辰》发表,获第八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 2023年,范雨素长篇小说《久别重逢》发表,获得社会和文学界广泛关注。


未完待续……




点开阅读原文,成为我们的月捐人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