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摊牌了
文/十一弟
最近,有个政协委员给财政部递交了一份提案——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怎么防范化解?
财政部没给地方政府留下一丁点幻想,强硬表态——
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前几天,也有记者问了财政部长刘昆同样的问题,他还是让大家别抱幻想——
“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从哪里来?唯一的答案,城投公司。
在中国,城投公司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游离于政府体制之外,它们像现代化企业一样进行管理,以市场化方式运作。
但却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的政府职能,帮地方政府融资,在城市里修地铁、建高架、起高楼。
2021年末,全国各级政府总债务是53.74万亿,GDP总量将近115万亿。
其中,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3.27万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47万亿。
如果只计算政府债务口径,2021年中国政府的债务率是46.7%,远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
但是,政府账面上的债务之外,还有城投公司帮地方政府背负的隐性债务。
有机构做过测算,2021年末,地方城投公司的有息债务余额高达56万亿,比政府总债务还高出了两万亿。
而到了2022年,全国城投公司的债务规模,可能已经增加到了65万亿。
政府债务加上地方城投的有息负债,轻松超过全年的GDP,债务率达到了100%以上。
但是,中央财政已经摊牌了——
要跟城投公司划清界限,城投公司拉下的饥荒,地方政府自己料理,中央不会来兜底。
“谁家的孩子谁抱”,一直靠城投公司融资的地方政府,现在拿什么来救助城投公司?
很长一段时间,城投公司帮地方政府修地铁、建配套,换来土地增值,政府收储土地以后出让给开发商,城投公司兑现收益。
可是在去年,房地产垮了,老百姓宁愿把钱存起来,也不买房,政府的土地没人买,城投公司的日子过得紧巴。
地方政府需要钱,但土地没人买,只好又找到了城投公司。
去年,城投公司集体在土地市场活跃了起来。
有些城市的土地出让,八成以上的拿地企业,都是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
财政部又发现了一些风险苗头,城投公司举债拍地,相当于给地方政府变相融资。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于是,去年九月份,财政部发了一份通知——
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财政部的措辞很严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
两杯毒酒选一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政府还是硬着头皮选择了继续卖地,城投公司继续当托举债拿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地方政府,因为被发现安排了城投公司在土地市场托底,而被处理和问责。
可是,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让很多城投公司撑不下去了。
去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已经开始暴露出风险,甚至站到了破产的边缘。
兰州公交集团发不起工资,绞尽脑汁地想了个办法。
让员工从银行贷款维持生活,公交集团给员工贷款提供担保。
在年轻人扎堆逃离大城市后日思夜想的“理想家园”、“精神寄托”——鹤岗。
零下二十六度的大冷天,一家供暖企业却突然决定要停止给居民供热。
煤价暴涨,政府没钱补贴,供暖企业赔不起,只能把锅炉熄了。
贵州遵义市最大的城投公司——遵义道桥,去年就已经违约了。
遵义道桥,主要负责遵义市公路工程施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土地整理等业务。
但靠这些业务带来的收入,遵义道桥还不起银行贷款。
2022年底,遵义道桥终于重组了银行贷款,156个亿。
重组后的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二十年,前十年仅付息不还本,后十年分期还本。
城投公司欠下的烂账,竟让银行默默地扛下了所有。
如今,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已经醒悟了,救助城投企业,化解隐性债务,还是要先把房地产扶起来。
十年过去了,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
为了刺激老百姓买房,首付比例调了又调,贷款利率降了又降。
可当惯了韭菜的老百姓喜欢跟风,买涨不买跌,去年把钱都存到了银行里。
这几天,央行刚刚公布了老百姓的存款数据。
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6.26万亿,同比多增了6.59万亿。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17.84万亿,创下历史新高。
看到老百姓在银行有这么多存款,专家们坐不住了。
为了给房地产鼓与呼,有个专家提了个建议——
“中国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如果有三分之一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
终于还是打起了老百姓钱袋子的主意。
听完专家的建议,不少网友也很激动,“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可是,城投企业嗷嗷待哺,地方政府等米下锅。
还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