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嘉诚,又回来了

十一弟 拾遗地 2023-05-03


文/十一弟


福布斯2023年香港富豪榜上,“长和系”创办人李嘉诚,蝉联了榜首。


从上个世纪算起,他登上首富宝座不下二十多次。


纵横商场几十年,李嘉诚有一个投资信条,“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从这句话里,很多格局打开了的老板,看到了“李超人”的道德底线——


做人留一线的商业道德。


除了是香港的富商巨贾,李嘉诚也是国内房地产的“祖师爷”。


后来,很多内地开发商在跑马圈地的时候,他们还慢慢从中领悟到了李嘉诚的发家秘诀。


拿到了土地,把开发周期拉长,把销售节奏放缓,慢慢卖,就永远赚不尽最后一个铜板了。


而且,一个铜板会变成两个铜板、十个铜板、上百个铜板。


这就是香港地产商惯用的“囤地”,坐等土地升值以后,再拿出来开发销售。


过去几十年,李嘉诚和他的“长和系”靠着囤地,在内地楼市赚到了万贯家财。


囤地是一门艺术,考验的是开发商的眼光。


如果把土地囤在了三四线城市,还有城市边缘,最后肯定烂尾砸手里。


所以,领悟了李超人的投资信条,还要学会他的另一句名言——


“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


在北京的东四环,可能是国内最好的地段上,李超人把囤地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最近,朝阳区姚家园有一个住宅项目——御翠园,正在筹备开盘。


去年十月底,御翠园的售楼处就已经开放了,据说会在十一月拿到预售证。


到现在,差不多半年时间过去了,十一弟查了下,御翠园还是没拿预售证。


和记黄埔地产(北京朝阳)有限公司,这是御翠园的开发主体,李嘉诚的“长和系”专门设立的项目公司。


御翠园是整个姚家园项目的最后一期了,也可能是长和系在北京囤着的最后一块地。


前面几期,姚家园项目的备案名是“逸翠园”,在2005年、2011年拿过两次预售证。


最近一次拿证开盘,也已经是十二年前了。


即将开卖的御翠园,其实就是逸翠园二期。


从姚家园项目拿地开始算下来,和记黄埔磨蹭了二十多年。


早在2001年,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和记黄埔以七个亿的价格,拿到了姚家园地块。


这块地的规划建筑面积超过了44万平米,楼面价还不到1600块钱/平米。


去年底,据说御翠园的吹风价,每平米打算卖到十万块钱以上。


二十年时间,房价相比地价涨了六十多倍。


还有中介说,御翠园在2021年尝试过申请预售证,每平米想卖到十二万块钱,但北京市住建委没给批下来。


和记黄埔在2001年仅是锁定了协议出让的姚家园地块,并没有立马掏钱把土地囤在手里。


这恐怕是囤地的最高境界了,本质上跟金融市场的炒期货异曲同工。


它提前拿到了一张价值连城的“地票”。


一直拖到2004年8月31日,和记黄埔才跟政府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2004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文件——


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供应必须严格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


国土资源部把时间卡在了2004年8月31日。


在这个日期以后,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就不允许采用协议方式出让了。


这是最后通牒。


如果和记黄埔不能赶在2004年8月31日之前签订土地出让协议,它再想拿到姚家园地块,就得去招拍挂市场抢了。


三年时间,地价已经涨了不少。


从协议出让换到招拍挂市场,面对其他开发商一轮又一轮的举牌竞价,拿地成本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和记黄埔还是赶在了最后的时间点上,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拿到了姚家园地块。


从拿地到入市,和记黄埔拖拖拉拉地开发了二十多年以后,现在才进入了尾声。


签订了土地协议,和记黄埔原本承诺的是2005年开建,2006年就会竣工。


2005年,逸翠园首期终于等来了开盘。


谁也没料到,最后一期的御翠园,拖到了今年都还没拿预售证。


最近十年间,御翠园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偶有对外公示并征求意见。


热心的朝阳群众在反馈意见的时候,从来不会藏着掖着,丝毫不留情面。


对于李超人在北京的东四环囤地二十多年,他们一针见血——


“建议收回和记黄埔的土地开发权,重新进行招拍挂,维护土地市场公平,保证政府收益。”


但每一个超人都不是白叫的,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超人的称号。


李嘉诚之所以被称为超人,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巨大能量。


也有一些开发商领悟了李嘉诚的投资信条,跟着他学会了囤地。


可结局往往是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两手空空,鸡飞蛋打。


李嘉诚的金句名言学起来简单,难的是积蓄与他一样强大的影响力。


哪怕是在北京,皇城根底下,李超人依然拥有囤地二十年的能量。


三年前,据说融创打算收购长和系在内地价值五百亿的开发项目,其中就包括御翠园。


可能是价格没谈拢,又或许实在太烫手,这个收购传闻最后没能成真。


孙大圣啃不下的硬骨头,李超人留着自己慢慢啃。


在朝阳群众反馈的意见里,还有一条吸引了十一弟——


“拉高拍低的规划手法增加了联排低密产品,对整个区域房价控制较为不利。”


“拉高拍低”,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高低配”的建设方案。


有些开发商为了让利润最大化,在同一地块上,限定容积率的前提下,通过局部拉高建筑高度,腾出土地来做一些低密度的类别墅产品。


别墅产品的溢价要高于普通住宅,这是一种追求土地货值最大化的规划手法。


但在北京,别墅是个敏感词。


过去二十年,政府已经三番五次地发布了“禁墅令”。


十一弟查了下,即将开卖的御翠园,既有平层住宅,也有联排别墅。


在御翠园的规划设计方案里,平层住宅叫做“十层以上的高层住宅”,联排别墅叫做“三层的低层住宅”。


现在的北京,严格意义上的别墅产品,已经被明令禁止了。


三层的低层住宅,就是最接近别墅形态的擦边产品了。


在北京的东四环囤着一块地,楼面价不到1600块钱/平米,如今开发成联排别墅,每平米卖到了十万块钱以上。


可能很多开发商想都不敢想,这是什么科幻巨作。


尽管是收尾的最后一期了,但御翠园还有一千多套房子。


据说,和记黄埔也不打算一鼓作气地全都推出来,可能分几次开盘,等着价格涨上去。


还是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套路上——


别着急,慢慢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