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达,风声鹤唳

十一弟 拾遗地 2023-06-10


文/十一弟


这两天,有个关于万达的传闻——


今年上半年,万达要启动大规模裁员,估计裁员比例为三成。


高管可能降职降薪、遇缺不补,原则上只出不进,降低人员成本。


在万达体系内,仅商管平台就有四、五万名员工。


三成的裁员比例,意味着可能会有上万人丢掉工作。


万达作出回应,否认了传闻——


“的确在进行人员优化,涉及个别部门的压缩,但没有大规模裁员。”


今年初,万达的一切,还都在好的方向上。


曾经的那个王健林,感觉又要回来了。


有个细节,让十一弟的印象很深刻——


万达酒店启动了一项“归雁计划”,针对曾在万达酒店工作过的伙伴,可选择回归原酒店。


去年的地产行业,遭遇了最惨烈的裁员,很多人都失业了。


有人做过统计,排名前五十的开发商,一年下来,裁掉了将近二十万人。


最近,国家统计局也发布了一组数据——


2022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继续保持了增长。


其中,私营单位增长了3.7%,非私营单位增长了6.7%。


在十九个行业门类里,有十八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了增长。


工资唯一下降的行业,就是房地产,让人扎心。


连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都有小幅增长。


没有谁能跟地产打工人比惨了——


降了薪水,没了奖金,到最后,还丢了工作。


而万达却重启了招聘计划,成了地产行业唯一的明灯。


大家恍惚间觉得,曾经的王健林,似乎真的要回来了。


几乎同时,那个喜欢研究中国富豪的外国人——胡润,更新了一份财富榜单。


由于杨惠妍、许家印的身家缩水,在国内房地产行业,他把王健林排在了第一。


时隔多年,王健林重回了地产首富的宝座。


2017年,王健林为了摆脱困境,割肉进行了一场“世纪大交易”。


从此,王健林跌落神坛,受到了群嘲。


过去两年,激进扩张的开发商,付出了代价,挣扎求生。


对王健林冷嘲热讽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说,王健林因祸得福——


那一年的滑铁卢,让万达提前完成了去杠杆,才能够在这一轮房地产周期里幸存下来。


当然,最让人们期待的是万达商管,重新打包以后,正在港交所等待上市。


但是,万达的警报,在最近突然拉响了。


王健林卷土重来的新故事,还没来得及真正地展开,就有点偃旗息鼓了。


而这个转折点,就是万达商管的上市计划,一拖再拖。


对于万达商管的上市,王健林抱有很高的期望,押下了很大的赌注。


万达在引入投资、贷款融资的一些条款里,挂钩了上市计划。


这其实是给投资人、债权人画了大饼,做了对赌。


因此,万达商管的上市计划,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一旦出现闪失,王健林和万达,承受不起失败的后果。


万达的上市历程,磕磕绊绊,一路坎坷。


2014年,万达商业曾被送上了港交所。


但那时候,王健林心比天高,不满低迷的股价,上市仅一年多,就从港交所摘牌退市了。


于是,万达商业选择了重返A股,准备上市。


可是,针对房地产上市融资,证监会早已关上了A股的大门,恒大、富力都被拒之门外。


在A股门口苦苦排队等待了六年,才让万达醒悟过来,重返A股基本无望了。


2021年,重新打包的万达商管,再度转战港股。


到现在,万达商管已经在港交所递表更新了三次材料,全部逾期失效。


这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


原本,对于港股上市,万达有着明确的时间点。


今年二月份,在一场路演活动上,万达商管的管理层透露——


“预计将在今年二季度完成在香港IPO上市,月底前就会获得证监会关于公司赴港上市的批准。”


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万达商管还是没能拿到证监会批准赴港上市的“大路条”。


由于万达在引入投资、贷款融资的条款里,挂钩了上市计划。


这才让它的港股上市,变得如此紧迫。


2021年,万达商管向港交所递表之前,完成了一轮382亿的融资,把估值推上了1800亿。


这轮融资背后,站着最豪华的投资人——


周大福、碧桂园、中信资本、招商局资本、普洛斯、蚂蚁集团、中信证券、腾讯、基汇资本、华平、合众人寿、太盟投资。


万达与投资人的对赌条件,就是万达商管的上市计划。


而时间节点,卡在了2023年底。


如果万达商管如期完成了港股上市,那么一切都不成问题。


但是,如果上市失败了,万达就要加上8%的利息,回购投资人手上的股权。


这就是对赌上市——


成功上市,投资人手上的股权,就会变成上市公司的股票;


一旦失败,投资人的几百亿投资,就会触发回购条款,又变成了需要万达承担的债务。


今年四月份,万达商管第三次递交的上市材料,再次失效。


万达面临的形势,一下子就急转直下了。


与上市计划挂钩的,除了引入的382亿投资,还有万达的贷款融资。


此前,万达向境外银行获取了三笔贷款,大约13亿美元。


这三笔境外银行贷款,设定了一项条款——


2023年五月份之前,万达商管要完成港股上市。


如果这个条件没能达成的话,就可能触发提前还贷的风险。


据说,万达已经向境外银行提出了申请,把万达商管的上市日期,推迟到了今年十一月份。


万达引入投资、贷款融资,都挂钩着上市计划。


在港股上市这件事上,王健林必须要孤注一掷了,确保万无一失。


2016年,万达商业从港股摘牌退市的时候,万达给出的私有化价格是52.8港元/股。


当时对应万达商业的市值,大约为两千亿。


2021年,王健林在引入382亿投资的时候,他给出的估值是1800亿。


距离万达商业从港股摘牌退市,七年过去了。


如今重新打包的万达商管,在估值上的想象力,跟当年的万达商业相比,也许还要差一些。


2017年与融创进行的“世纪大交易”,万达出售了最核心的文旅业务。


现在等待上市的万达商管,它的主营业务,是万达广场的管理和运营。


地产销售、文旅业务,都被万达剥离了。


王健林曾经对于万达的雄心勃勃,来自文旅业务上的想象力,他在当年喊出的口号是——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上海迪士尼二十年内盈不了利。”


一开口,就要对标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旅巨头。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王健林为这句话低头认错了。


可能就是在认错那一刻,让王健林认清了差距,把万达拉回了现实。


但丢掉雄心,重回现实,万达又剩下什么呢?


圣经里有句话,对万达来说,算是很好的写照——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