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松:要怎样才能留住你

2017-01-15 田松 乐艺会

——读《二泉映月:一个城市的人文读本》

 

文:田松

图:赵崇云

 

我常常悲观地觉得,我们现在所作的一切努力,最终都将是徒劳的。我们想要挽留的,终将离去。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就像一栋柱歪栋斜的老屋,曾经有过的辉煌与灿烂,曾经有过的精致与典雅,最终都将随风而逝。而她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所焕发出的光彩,只是一次返照的回光。


这部书就如它的副题一样,是一个城市的人文读本。而“二泉映月”四个字,则毫不含蓄地点出了这个城市的名字:无锡。


无锡我是去过的,一共三次。但是只有第一次,我略略地品味到了这个城市所蕴含的文化。算来大概是1988年,在离开南京之前,南艺的一位朋友盛情相邀,我们去了他无锡的乡下老家,小住一两日。高大的木床,宽大的木制马桶,与我熟悉的东北乡间完全不同。尤为让我受到文化震撼的,是他家的中堂。


一进正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副水墨挂轴,左右两侧配有一副对联。挂轴前一条桌案,桌案两侧各有一把宽大的木椅。完全是电影里江南乡绅的架势。这种配置,在东北乡间,几乎是没有的。江南的人文积淀之厚在农村感受得更深。早晨起床,视野中一片白茫茫的薄雾,笼在田野上。当时的感觉,错综复杂。


再次去无锡已经是十年之后,第三次则又在十年之后。我所见到的,只是无锡这个地名而已。宽阔的街道,街道两侧的楼房,楼房上的标牌和招贴,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似乎都没有什么两样。城市之间的差别,只在于产值,只在于GDP。这样毫无地域特征的城市,被称为现代化,被称为进步。然而,人们无可救药地怀念那个陈旧的无锡。


我对无锡的了解,极其浅薄。事实上,整个江南与我,都相当之隔。我在南京生活了两年,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过客,直到将要离开的时候,才忽然留恋起来,甚至一度想要留在南京。


这部厚厚的大部头城市读本,我断断续续地几乎从头读到了尾。全书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锡剧,然后是无锡最具知名度的瞎子阿炳,再后,讲我从未耳闻的无锡纸马,最后,说宜兴紫陶。整部书的装帧是沉重的,显见编者心中的神圣感。让我阅读这个异乡的人文读本时,也不由得敬重起来。


锡剧的演出我从来没有看过。在南京时,经常路过一个锡剧团的大门,我完全不知道锡剧是做什么的。大概当时,对于这些古董也生过一些现代性的意识形态鄙夷吧。不过,读此书中的锡剧,却让我感到非常亲切。这是由于二人转的缘故。由于家父的工作,我对这种东北民间小戏也付出了很多时间,阅读了大量史料。


锡剧演员在历届政治运动中所遭受的命运,锡剧演出形态的变迁,与二人转都有非常多的平行之处。锡剧源于滩簧。滩簧本是农民艺术,后来进城,成为市民艺术,都带一个“民”字,属于俗文化。由滩簧而锡剧,则由俗变雅。这是1949年以后,新政府对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知识分子介入的结果。二人转本来也是农民和市民的俗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文艺的改造中,地方政府人为地创造了以二人转舞蹈、台词和表演风格为基础的大型戏剧,吉林叫吉剧,黑龙江叫龙江剧。同样由俗而雅。1980年代之后,雅文化的吉剧和龙江剧不再有政府投入,很快就不再有演出的机会了。锡剧失去了政府资助,也是这样。相映成趣的是,锡剧的草台班子(大概更类似于滩簧吧)在乡间的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二人转回到民间,也受到了东北农民和市民的狂热追捧。不过,近年来火爆异常的“二人转”,虽有其名,却早已不是当年的传统二人转了。


无论南北,平民百姓都有对艺术的本能追求。在我看来,民间艺术,呈现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一旦平民百姓失去了艺术本能,就意味着,作为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已经死亡。


挣钱在很多人看来,是头等大事。当赚钱成为人生的终极目的时,人就失去了心灵,成为被动的机器。当人放弃了心灵,心灵也会放弃人。某机构员工今年的跳楼记录成了全社会的新闻,我想,是这些人的心灵在表达反抗吧。


一个城市的心灵,是由这些陈旧的文化遗存构成的。有人尽心尽力地,为一个城市的心灵做记录,这让我感慨和心痛。

 

要怎样,才能留住你!

2010年5月25日

2010年6月12日

北京 向阳小院

 

(《二泉映月:一个城市的人文读本》焦胜主编,汉隆文化机构出品,鹭江出版社出版)




田松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1965年出生于吉林四平。

曾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士,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曾在北京印刷学院教物理,在《中国矿业报》做编辑,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士,在中央电视台做策划,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堂吉诃德的长矛》。


部分发表文章:

1. 民间科学爱好者为什么不能取得科学意义上的成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3期

2. 莎士比亚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文景,2004年7月(创刊号)

3. 延迟选择实验及其引发的实在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5期

4. 越出水面的鱼——从《天学真原》到《江晓原自选集》,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3期

5. 所见即所能见——从惠勒的实在图示谈科学与认知模式的同构,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6.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 《从信赖到理解》序(合译,第一译者),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四期

8. 我民间,但是我科学,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第一期;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四辑

9.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 科学文化:超越斯诺与回归斯诺,新华文摘2003年第7期(原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9日,21版)

11. 从少数民族科学史到科学人类学,收入《弘扬民族科技 促进西部开发——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

12. 论白地摩崖作者为木高之证据不足,云南社会科学(双月刊),2002年第3期

13. 从普及到传播 从信赖到理解,上海科坛(季刊),2002年第2期

14. 纳西世界的科学人类学初探,收入《玉振金声探东巴——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6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 科学话语权的争夺与策略,读书,2001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

16. 从构成到生成——历史与科学的一个比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1年8期全文收录

17. 科学精神掌握在谁的手里,收入王大珩 于光远主编《论科学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4月

18. 两类文明的两个体系,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季刊),2001年第四期

19. 现代科普理念,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原载《科学时报》2000年12月15日)

20. 初入纳西世界,国际纳西学会通讯,2000年12月总第一期

21. 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22. 也谈科学—人文资源的稀缺与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10月,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入

23. 爱因斯坦的意义,新华文摘1999年第6期(原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3月3日)

24. 完整电影神话的实现与终结,当代电影,2000年第3期,收入《影视艺术前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25. 再现现实与创造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5月

26. 从太和殿的建造看技术、科学与经验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8月

27. 刀压脖子问亲事——传统二人转中的女性意识(署名通山),文艺广角,1997年第11期

28.迷瘴中的一线阳光(《奥数是个替死鬼》序),2010年7月

已出版著作和译作:

1.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田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2. 堂吉诃德的长矛,田松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3.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诺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4. 血液与土壤,田松著,鹭江出版社,1998年8月

5. 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荣格、卫礼贤著,田松译(署名通山),东方出版社,1993年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