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庐老鱼:茶匙之辨
【 茶 匙 之 辨 】
(法门寺匕匙形银则,通长19.2cm,匙面纵径4.5cm,横径2.6cm。)
(图1)
蔡襄的《茶录》云:“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似乎多数对茶文化有所了解之人,自然而然便联想到法门寺出土的那款银茶则(图1),而事实上蔡襄《茶录》中所说的茶匙与之相去甚远。
《茶录》中这短短的一段文字,其实并没有提及茶匙的具体尺寸和形态,只是我们后人将茶匙惯性的理解成匕匙状。但笔者将这种尺寸的匕匙形茶匙击拂抹茶用时,只稍许一用力便茶汤四溅,无论尺寸和形态都并不适合击打抹茶。
(法门寺银匙,尺寸通长35.9cm,勺长4.3cm 宽2.7cm)
(图2)
人之造物,皆备其用。而所命之名亦多是相关器用之注脚。虽然经过时代更迭与文化变革,器物的称谓虽同,功能却已不尽相同。击拂抹茶的茶匙是从何时有的?并没有确切的记载。茶匙之谓于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之中并未有过提及,唯能与茶匙建立起链接的便只有茶则。“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故云则也。”此中的匕便是古代如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茶则便是匕匙形,但其功能则是量取茶末之用,当时的饮茶文化并不需要击拂的这一过程。
不过“匙”在南方称之为“调羹”,顾名思义便是调和汤羹之用,而唐代茶人在煮茶的过程中应该是有用来搅和茶汤之用的茶匙的。(图2)匙长度将近37cm,这个尺寸更适合煮茶时用来搅茶汤之用。
(图3)
(图4)
蔡襄《茶录》中所说的茶匙到底是什么形态?这在比《茶录》还要早的《清异录》中曾经提到过。在《清异录》紫相公中有一段文字,其文如下“…因口占赠诗曰:“降酒先生风韵高,搅银公子更清豪。碎牙粉骨功成后,小碾当衔马脚槽。”盖则是日以小分须银匙打茶,故目为“搅银公子”。…”将身负“搅银公子”美名银茶匙定名为“小分须银匙”,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似乎在形容该茶匙的形态是分须状的,而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匕匙形,而我们再试想之后演变出的击拂工具“竺副帅”(图3)、“茶筅”(图4)都是将竹子劈成须状,便不再难理解,这都是为了便于击拂。自此用以击拂的茶匙形态便历历在目,但因其被后来茶筅所替代,或难再有出土的器物为佐证。
另注:陶榖仕后晋时担任知制诰、仓部郞中,后汉为给事中,后周时为兵部侍郞翰林承旨,入宋后为翰林学士,他为官经历从五代直到北宋。依此看末茶的品饮方式可能成熟于五代或者更早于五代。
到了元明时期,亦是有名为“茶匙”之器物。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列举有一例器物"撩云,竹茶匙也,用以取果"。在陆廷灿《续茶经》中:“臞仙云:茶瓯者,予尝以瓦为之...茶匙以竹编成,细如笊篱样,与尘世大不凡矣。”
而这些茶匙所服务的饮茶样式又是如何呢?我们在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第二十六回中写到“...那呆子出得门来,只见一个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寻锺取果看茶。
另在《金瓶梅》的第七回、第十二回、第十五回、第三十五回中均有提到“杏叶茶匙”,而书中所饮之茶均是属于养身保健的果料茶,茶盅之中配上茶匙用以撩取果物之用。(图5)
(以上都是出土的明代茶匙)
故自唐以来“茶匙”之名虽同,其用却异...量取、击拂、撩取,此不可不辨。
本文已获作者以及闳庐公众微信号(honglu108)授权发布。图文资料由作者提供。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