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从古玩市场重重幻影背后探求真知
上海金泽工艺社古玩会所
尽管拍卖行业赚尽人们眼球,但古玩城才是收藏的日常窗口。近几年,古玩市场频频关停,业内人士除了颇感寒意,更开始思考行业发展的弊端和走向。如何看待经济环境困顿下古玩行业的萎缩?政府之手与资本外力之下,古玩城如何生长?实体店与线上交易之间是竞争,还是意味着业态的升级?如何化解货源枯竭的难题,客群在发生哪些变化?泡沫散去,这些问题值得反思。
陷入倒闭潮,静待盘整机遇
古玩城陷入倒闭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报道曾经红火一时的某地著名古玩城店铺,现在有的已改成百货小超市、烟酒店或土特产店,这在全国并非个案。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古玩城同样一片萧条。不但如此,很多古玩店铺开设网店搞无底价拍卖,成交仍然低迷。
上海金泽工艺社古玩会所
古玩行业萎缩,古玩城频频关停。2006年以来,北京至少拥有大型古玩城10家,古玩市场50余家。这意味着,想把北京所有古玩市场逛一遍至少需要一个多月。而眼下北京古玩城面临寒意,转让费也大为缩水。
放眼全国,古玩市场莫不如此。据报道,长沙十余家古玩市场普遍生意惨淡。盛极一时的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数年前一间不到十平米店铺的转让费一度高达三万多,如今只能免费转租。江南某地古玩城,以前店铺转让费高达万余,如今免费转让。
上海金泽工艺社古玩会所
古玩城整体萧条自有其宏观经济的原因,这在行业内已成共识:一是实体经济差,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导致人们持币观望,古玩流动性变差;其二,近年的廉政风暴导致礼品市场与洗钱交易减少;其三,2009年下半年开始艺术品市场呈现明显的股市特征,主流门类古玩被轮番炒热之后,市场陷入委顿。
另一方面,在外行看来,古玩行业的门槛似乎不高,有资金就可入场。盲目投资古玩城、追求规模和短期回报,又缺乏专业规划,导致招商困难,空置率居高不下。经济萧条之下,投机者离场。大批古玩城因逐利而生,也因为利尽而死。
上海金泽工艺社古玩会所
在“古玩市场”的概念下,既有工艺市场,也有真正古玩的市场,既有古玩城概念的商业地产,也有真正服务藏家的古玩市场。而目前的古玩市场上,大多只是挂着“古玩城”招牌的旧货市场、工艺品市场、装饰市场,甚至是赝品市场。
实际上,玩店行业是一个需要时间沉淀专业知识、藏品、上下游资源的行业。大批古玩市场蜂拥上马,既稀释古玩藏品资源,又导致服务水平整体下降。古玩城店铺大量空置,只能以旧货、工艺品、复制品填充。这样名不副实的古玩城,被倒闭并不奇怪。然而,在诸多行业内人士看来,眼下的困境,既可以看做被打回原形,又可以理解为回归的机遇。
文化学者玩家苏迅认为,“前十几年古玩市场、古玩城扩容太快与社会消费能力不匹配。投机失败必然引发恐慌性抛盘。古玩市场的阵痛性萧条是必然的。”
无锡南禅寺古玩市场开店的大元币钞吕啸虎认为,“这种状况估计要持续几年,需要顺势而为。不能关店,只能熬过萧条。假货会逐渐被淘汰,真东西的价格会被夯实和上升”。
上海金泽工艺社古玩会所
上海元润雅信艺术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陈敏五认为:“古玩市场大洗牌是好事,去伪存真,没有暴利假货也就少了。盛世强国必定伴伴随文明复兴。古玩市场的转暖近年可期,或者更快。”
古玩行家石宏斌认为:“喜欢收藏的人会永远买进自己喜欢的藏品,即使资金紧张也会点滴积累。跟风收藏的人可能会开始观望、停滞不前。”
古玩观察家冯知行说:“真正具有历史、人文、艺术观赏及稀缺价值的古玩艺术品,是永远不会贬值的,毕竟收藏界的真正砥柱是价值藏家,而非价格投机者。”
成都锦绣工坊古玩城儒匪窝艺术
政府过度规划,资本过热追捧
古玩行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自发生长的行业。显而易见的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北京潘家园的凌晨古玩市场自发形成,并在“违法违规”的指责声中生存了下来。上海肇嘉浜路街心公园古玩市场,五元一位的摆摊份额曾经令人倍感轻松。
而政府的某些规划,可能反而打扰了古玩市场自身发展的逻辑。据据《中国商报》报道,包头市政府打造的“美德亨收藏文化博览中心”商家入驻率不到三分之一。鸿运古玩城仅运营了一年多就消失。2014年,延续30多年的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北侧大半列入拆迁计划。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对有17年历史的报国寺收藏市场升级改造并全部撤摊,报国寺周边一度达到上千人规模的无照收藏品早市消失。古玩市场是否必须升级为豪华装修、高成本运营的古玩城呢?在市容管理与市场生长之间,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塑造之间,有没有两全之策?
成都锦绣工坊古玩城儒匪窝艺术
商业资本热捧,也加剧了大型古玩城的昙花一现。《合肥晚报》报道,号称华东最大古玩市场的合肥“海上源”古玩城,开业不到一年半便退市转型。《长江商报》报道,武汉“新生活摩尔城”从家居卖场转型打造华中环境最好古玩城,仅一年就整体关门。长沙文玩珠宝城开业半年就将申请破产。2004年上海九百家居静安店被投资改建为“上海市中心第一家专业经营古玩藏品的大型商城”静安寺珠宝古玩城,2007年开始“经过专家论证”再次转型退出古玩业。
儒匪窝艺术,易中天取名韩天衡题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胡惠林曾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有没有一个成熟的古玩市场。只是古玩这个专业的市场,永远不可能像小商品市场一样门庭若市。
北京古玩私人会所觉醒艺术馆
实体店与网上交易重新平衡
古玩行业和很多传统行业一样,线上销售正在蚕食实体店的份额。早期,是店铺、论坛、拍卖三位一体的销售模式。近几年,微信圈、微拍、微商的手机端销售模式。互联网时代,古玩实体店还有立足之地吗?
锡盟老明对古玩城实体店的未来表示悲观,“网络瞬间展现物品,给藏家提供更多挑选机会,比古玩城实体店强”。包头的小贾也认为古玩城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只是和买家接触的一个窗口而已。实体店占用的资金和人力成本太高,几乎成为鸡肋。
北京古玩私人会所觉醒艺术馆
在互联网大潮下,玉器玩家澄观主人敏锐的意识到实体店的价值。他认为,2002年以来,古玩市场一路下滑,但澄观四年来营业额却不断增加。地面店只要藏品资源丰富,就能吸引新的客户资源不断上门。
北京古玩私人会所觉醒艺术馆
大雅收藏顾鼎民发现,目前网络生意在萎缩,实体店生意反而在增大。“如果有合适的货源,现在开实体店反而是个好时机。新人愿意去实体店看东西、买东西,因为网络假货骗子太多。早期实体店销售占比大,网络占比小。前几年,网络销售一度占到90%,实体店仅10%。而现在,网络与实体店又快持平了”。
上海虹桥古玩城供图
古玩行业的习惯大都是面对面交易。虽然目前的虚拟交易已经完善了第三方支付与退货机制,也有诚信体系,但买家还是要过眼实物才放心。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古玩市场能够成为大范围、跨区消费目的地,二三线城市店铺主要基于本地市场,市场的丰欠取决于本地消费能力与文化积淀。说到底,实体与虚拟交易不过是两种销售渠道,可以互相补充和促进。
北京古玩私人会所觉醒艺术馆
通过学术挖掘生货,新兴买家入场
货源一直是古玩行业的掣肘。改革开放以来,古玩市场曾经有三次货源机遇:一是古玩准许交易导致的存量释放;二是拆迁潮导致家庭藏品旧货刚性导入市场;三是网络信息对称所促使的存货再次释放。而目前,古玩行业却陷入了货源枯竭,许多小古玩店收不上货,面临窘境。
古玩的常态货源其实更多是来自存货换手,来自深入的文化研究梳理。通过门类细分、价值挖掘、新门类塑造可以创造出新的货源价值。对文化热爱的古玩藏家,永远会对有文化积淀的古玩新门类和新价值感兴趣并参与价值发现。碑帖、古籍、墨盒、铜人、花钱、草原文化等门类的挖掘和整理就是例证。
北京古玩私人会所觉醒艺术馆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货源枯竭是一个伪命题。邯郸古玩商老杨经营的是老瓦当、老窑、琉璃构件,他认为以往的冷僻门类生意渐渐现在也挺好,另一方面,“收藏大军前赴后继,总得玩点什么,所以总会发现新门类”。正如拍卖行走学术路线,从文化梳理中提炼利润,古玩店的未来也是如此。
实际上,进入古玩行业的人群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吉林老钱发现,当地中产阶级买货挺厉害,其中一半是从文玩转古玩,一个三四线城市甚至比北京都好做。顾鼎民也观察到同样的趋势,无锡最近两年消费人群强劲,新增的客户有公务员、商人,而以前的客人是退休工人学生。这部分优质客户对价格并不计较,一件东西三五千,价钱差个三五百,并不成问题。说到底,客户需要的不是便宜,而是东西受认可。
成都锦绣工坊古玩城儒匪窝艺术:江龙与他的朋友们
本话题特约评论员儒匪窝艺术江龙表示:
中国古代艺术品在经历了晚清列强的掠夺,民国军阀混战的流离,破四旧毁灭性的摧残,终于随改革开放的经济潮流再次苏醒,像压抑已久的欲望井喷出来,形成全民收藏热潮。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等谬论像真理般热传,各媒体竭尽所能的渲染一夜暴富的“捡漏”神话、一次次把无数人的欲望推向高潮,三十年来,字画家具明清瓷,玉器文房连环画,佛像紫砂主席章,通通炒了个翻天覆地,由于文化断代的历史原因、第一批企业家严重的文化审美缺失,造就了无数的旧货“收藏家”和“国宝帮”,国内只有屈指可数有真知灼见的收藏家脱颖出来,回顾相对成功的收藏家,无一例外的原因在于:
1:资本充足,有优质的圈内大行作为采购点。
2:在德才兼备的艺术品经纪人指导下,以国内外各大型艺术品拍卖公司作为采购点择优入
藏。
3:边实战结合理论充实,完成单项门类收藏,极少人在没有第二产业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完
成大批量艺术品的收藏,不排除少数以藏养藏优胜劣汰的方式达到收藏之目的,正所谓藏古不富,识古不穷。
随着信息化的今天,海量的收藏数据和咨询平台,让国内数百万收藏大军瞬间接触到了中外各大博物馆及著名藏家的收藏,个中名品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再迅速跟进,造成了中低等级的艺术品呈塌方式狂跌,各时期珍稀名品在拍卖会屡创天价成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当然也有当前的总体经济疲软的原因;
近三十年的艺术品单价大幅上涨,资本时代早已悄然来临,未来一到两年间的古玩商人,将有一半以上因为资本动力不足,货源枯竭,满足不了客户需求而被迫出局,作为艺术品经营的从业者,个人以为,要在时代进程的装甲车下存活,必须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多少面团做多大锅盔,做好项目投资计划,如各时期的单一门类,选购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艺术品,争取做一名艺术品商人,而不是过去的旧货商,脱离过去神棍般的屠夫生涯,引领客人一同进步,回到双赢的良性循环中来,未来只属于有货,更要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品商人,回归艺术品理应具备的人文价值取向。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本文曾发表于《收藏/拍卖》2015年8月刊,本文经作者增加完善。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