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昕:辽代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赏析

2017-03-06 陆昕 乐艺会

陆昕,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会长、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库成员。收藏、研究民俗钱币三十多年。藏品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展出。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钱币论文集》、《中国民俗钱币研讨会文集》、《中国收藏》、《艺术市场》以及《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商报》等刊物。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担任专家团成员


辽代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赏析


应老赵乐艺会盛情邀约,特整理旧作一篇支持艺术收藏鉴赏平台。


清代以前的民俗花钱明确认定其是否是宫钱有些难度,因为宫廷档案抑或其他有关文献中极少有民俗钱币的记载。剩下的线索就只有考古报告或相应的出土资料了。


目前可认定的最早的宫钱是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一套酒令钱,窦绾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这套钱应是她生前饮酒行令所用,死后随葬了。


辽代正慧大师舍利塔碑,河北涞源出土(国博馆藏)



这枚钱形制非常规整,无丝毫铸造痕迹,应为整体雕制。正面图案线条有明显的切削感,尤其是星象表面呈球面效果,可见工艺之细、之精!钱体表面处理的极为光滑,加上通体鎏金,卓然皇家风范!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外郭呈直边,这与绝大多数辽代大钱、民俗钱的鱼脊边都不同,印象中只有一枚辽铸“永通万国”钱的边郭、厚度和形制与它相似。


这枚“永通万国”很早就被辽钱高手们看作宫钱,现在两钱相对比,可知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

本钱与辽代同类题材镜子比较(网络资料)


钱的正面图案,穿上为星象;穿右为一人身着袍服,头戴璞头,手执笏;穿下乃山石草木;穿左似一桌案,上置香炉。总体布局疏密有玫,繁而不乱。山石寥寥数刀,阴阳向背,利落分明;人物以圆雕手法突出面部,似能看出表情,手法极高!整个画面可解读为一幅占星观天象图。

占星风俗是根据星象推测吉凶,进而发展为对某一星宿的崇拜和祭祀的风俗,通过占星、占云气、占风等方法来预测来年的丰欠甚至国家的兴衰。这种风俗不但流行于民间,也同样为皇家贵族所普遍采用,甚至连汉代天文学家张衡也是以占星术而闻名于朝廷的。

宣化辽墓天象图


他在《灵宪》中说:“日月远行,历示吉凶”,认为:“众星布列”是“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民俗钱上的星象纹饰最早大量出现在汉代的五铢和大泉五十花钱上面,之后一直延续下来,到了辽宋时代又一次在民俗钱上大量呈现。

宣化辽墓天象图


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在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中就引用了《古泉汇》里面的几枚宋代民俗钱,这几枚钱币上面均有星座图案。李约瑟博士考证这些星座“有些表示出罗盘方位角”,“另一些则代表星座的神灵”,故而推测这些民俗钱“用于占卜”,“是星占用具”。

这枚钱币还有一处耐人寻味的地方是人物的服饰,辽人为何像汉人那样着袍执笏?原来辽官制实行双轨体制,汉官依汉制,其官服为汉服制度。按《辽史》卷五六《仪卫志二·国服》记载:“汉官五品以上璞头、紫袍、牙笏、金玉带,六品以下璞头、绯衣、木笏”。又按《辽史》卷五三《礼志六·嘉仪下》所载,皇后生辰仪、宰相中谢仪、拜表仪、正旦朝贺仪等,执事者皆有播笏,出笏之制。可见辽制不仅汉官执笏,而且执笏制度已成为国家礼制的重要部分了。


综上所述,这枚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无论从其地位、内涵到制作工艺都无可挑剔,称之为民俗钱币中顶级珍品应不为过。



延展阅读:

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是,中国古代墓葬中的天象图,具有持久的传统,无论是表达宇宙的范式,还是利用该范式进行灵验或精神的功用,都是传统的一个部分。


北魏江阳王元乂墓穹庐顶的星象图,网络资料

冯晖墓天象图 网络资料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