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天津桥、军阀和“洛河旧物”
张岩,山东人,收藏自小学开始于钱币,后转瓷杂,文玩,涉猎广泛,近年的主要兴趣在雕塑、造像类。个人收藏唯一标准,就是艺术性。收藏的二点感悟:关于收,一见钟情的东西不要计较价格,计较价格的东西不要买;关于藏,藏的过程是修心的过程,快乐为本,人终究是过客,不要沦为物奴,为物所累。
--《晓上天津桥闲望》
白居易诗里描述的是古洛阳著名的八景之一“天津晓月”,而今此景已成历史,因为诗中的“天津桥”早已不复存在,由此也引出了下面的故事。
先问个问题:一个北洋时期最著名的军阀送礼物给一个最有钱的军阀,会是什么样的礼物呢?先别急着猜,看完下面这篇小文:
“此瓦发现于豫省之洛阳河内,当庚申仲夏直皖战后,直鲁豫巡阅副使吴公率所部第三师驻节于洛.适有华北义赈余款,藉以重修洛桥,名曰天津桥,与古洛桥东西相对.所去不远,修筑桥基工人得於洛水深处,见其质坚且润,滴水不乾,足徵确非近物.予因公赴洛,吴公子玉持以见赠,谓为汉瓦.特志之以作味古者奉考.”--壬戌年炳秋氏识
意外么,没错,礼物是一块河里捞的瓦。其貌不扬,还残缺不全,正面用行楷刻了这篇文字,字口内填有石青;背面中间刻隶书“洛河旧物”四字,上款“中华民国十一年”,下款“孟春炳秋氏题”,字口内填朱砂。
这段文字涉及两个人物,一是“直鲁豫巡阅副使吴公”,吴公即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字子玉,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是被称之为“中国最强者”的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吴佩孚
二是落款的“炳秋氏”,炳秋氏即刘梦庚,政治家,医学家,军事警察,北洋直系军阀情报机关首脑,高级将领,直系的灵魂人物,是直系很多重大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和组织者,就是下面这个有点呆萌的。除了军政要职外,还曾担任过天津造币厂厂长,京兆尹(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市长),井陉矿务局督办等肥差,被称作是北洋最富的军阀首脑。
刘梦庚
两人都是北洋直系数一数二的人物,关系也非常不错。刘梦庚出差去洛阳,见到了吴佩孚,两人喝茶聊天时吴拿出这块瓦“持以见赠”,说:“老刘,这是我手下的工人在洛河内施工时挖出的,这不是普通的建筑垃圾,综合各种特征判断应该是汉代的垃圾,是古物,送给你吧。”刘毕竟是干情报的,见过大场面,收下后转身就拿出小本本,流着泪奋笔“特志之”,到家后还让人刻在瓦上,以作“味古者奉考”。话说,刘的这篇小文写的真心不赖,堪称此类文体的典范。
文中提到的“天津桥”是由吴佩孚在洛阳主持修建的,沿用了老“天津桥”的名字。这里的“天津”不是地名,古人把洛水誉为“天汉”,即天河(银河),天津即天河的渡口,故名“天津桥”。老的天津桥(又称洛阳桥)历史上非常著名,始建于隋废于元代,是隋唐时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大建筑“之一,下图是老天津桥复原图和民国时期的遗存。
老天津桥图
老天津桥资料
文中“当庚申仲夏直皖战后,直鲁豫巡阅副使吴公率所部第三师驻节于洛。适有华北义赈余款,藉以重修洛桥,名曰天津桥。”这段背景说的是1920年7月,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发动了直皖战争,这次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败。
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辞职。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民国十年(1921),南通的张謇组织上海北方工赈协会,来洛举办工赈,盘踞洛阳充任直鲁豫巡阅副使、兼两湖巡阅使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正想在洛河上建桥,便乘此机会劝说该会出资建桥,不久后在洛河上建成一座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桥梁,亦名“天津桥”。
建这桥还有一段故事,话说民国11年(1922)6月28日,吴佩孚上桥验工,正值汛期,上游发大水,滔滔向东奔流。吴佩孚笃信神灵,喜欢占卜,每次打仗前都要算卦祈祷,他认为建桥是件大事,也要许个愿,祈祷一下,于是就站在桥中间,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如果吴某能在洛阳立足成事,请上天保留此桥;若不能,请毁之。”话刚说完,洪峰来到,汹涌澎湃,瞬间冲塌了两侧引桥,吴佩孚被困在桥中间,无法脱身。看来男人许愿发誓这事自古至今都有风险。
他的夫人在城中听到消息,心急如焚。时近黄昏,营救困难,吴夫人赶紧吩咐工兵连前往。士兵们赶到洛河北岸,只见断桥在侧,激流在前,吴佩孚一干人等,影影绰绰在桥中间站着,过不来又下不去。没有办法,吴的部下只好开来几辆军车,打开车灯照向桥面,彻夜为吴佩孚照明。工兵连不敢怠慢,连夜修复引桥,次日上午将吴佩孚救下残桥。
吴佩孚未完成的天津桥残基
1923年,吴佩孚又兴工修复了北头引桥,将南头筑成土坡,维持桥梁通车,并动工将桥向南接长,以跨过主河道,新修桥墩砌出水面,后因吴佩孚兵败而告停,在洛河上仅留下一座废桥残基。
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北洋时期各路军阀给人印象就像一帮帮流氓,不是凶残好斗就是贪财好色。其实但凡用点心就会清楚,在当时的环境下,没点文韬武略,只凭打打杀杀是不可能统领一方的。
这篇小文就从另一个角度让人读出了不同的感受,其中细节让人感慨。脑补一下当时的场景:工人们挥汗如雨的在挖掘河道,其中一人在淤泥里挖出一件东西,冲洗后认出是块瓦片,他并没有随手丢掉,而是仔细端详,发现“其质坚且润,滴水不乾,足徵确非近物”。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件东西不知怎样层层上传,到了最高长官吴佩孚的手里,不但受到他的重视,而且还作为礼物送给同样身居要职的好基友刘梦庚,刘更不含糊,直接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写了篇记叙文并刻在了瓦上,称其为“洛河旧物”。
人们为何会给予一块古代的“建筑垃圾”以这样的“礼遇”,我瞎猜有这样两种可能,一是当时社会虽然动荡,但国人自下而上还是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对文化遗存和古物有种天然的敬畏之心,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怠慢;
二是受吴佩孚的影响,吴秀才有文化,经常写诗作赋,亦或好古,盘踞洛阳,自然知道洛河和老“天津桥”的光辉历史,而且古河道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古物,可能当时吴有命令,河里挖出的物件一律要上缴,所以这件东西才会被关注并送到吴的手里。而基于吴和刘的关系,吴自当了解刘的好恶,心想:”你丫是土豪,钱比不过你,那就投你所'好'吧。“所以把这块瓦送给刘,意思是“明珠待识者,宝剑酬壮士”,刘一手高举着这块瓦,一手抚着吴的背,咬着牙说:"知我者,子玉也!"。
这个建筑垃圾爱好者刘梦庚后来还干了件挺出名的坏事,他在北京有个大宅子,就是现今北京南锣鼓巷后圆恩寺胡同7号。宅子原是中式四合院风格,受过正统西方教育,精通7国方言的刘梦庚自然不会喜欢,他亲自设计,把它改成了意大利风格,从圆明园遗址据说拉回了几百车的建筑构件和山石,包括整个一亭子来装饰这个宅子。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把这宅子变成了北京唯一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真是就怕流氓有文化,还是特有钱的流氓。
北京南锣鼓巷后圆恩寺胡同7号
言归正传,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块瓦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在当时却被各个层面的人所重视,我们只能说,这是纯粹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对古物的尊重,与金钱和地位无关。
中华文明能延续几千年不断,究其根本是建立在文字的统一和系统的文字记录上。自古以来一直到建国初期,传统的文化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传统文化教育被人为的打断,使几代人受影响,变成了识字的“文盲”和“美盲”。
近些年人们迅速的恢复了对传统文化和文物的重视,但本质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是市场和资本的力量。衡量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是市场价格,其背后的文化研究也有意无意的推高了它的市场价值。各种媒体推波助澜,各路专家煽风点火,引发了人们近乎疯狂的寻宝热情,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暴利”。真正以发扬和传承文化为目的的寥寥无几。
有幸,我们看到了这段记录在特别载体上的历史。这样一块瓦,如不是上面的文字,估计现在早已不知所踪;如不是上面的文字,我们不会知道它有这样一段传奇的经历;如不是上面的文字,我们不会知道作为军阀的吴佩孚和刘梦庚们会有这样的“情怀”;感受上面的文字,让我们反思自己,是中国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还是一个随波逐流的逐利者。然而,那些因我们的功利、短视、无知已灰飞烟灭的文字和文物让我们错过了什么,已永远不得而知了。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