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星马:冠绝天下的战国青铜复合兵器

2017-09-06 流星马 乐艺会

冯葵,网名流星马,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会理事及兵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青铜暨古兵器文化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山西省古兵器研究会的理事。是盛世收藏、雅昌、翰龙等国内各大收藏网站兵器论坛的总管、版主或贵宾,曾被翰龙网评选为10大古兵器收藏家。曾作为古兵器专家参加央视和湖南卫视的兵器武备文化节目。




果问,青铜时代的什么技术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什么是中国古代铜兵制造的技术巅峰?是什么技术是在青铜材质性能有局限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制作工艺改善了铜兵作战效能的?青铜时代的什么技术是历史影响最为深远,技术思路沿用至今的?什么技术手段被传播到海外,甚至青出于蓝名扬天下的?


答案或许就属古代铜兵的复合制作技术了;具有代表性的如:复合剑、复合戈、复合铍、复合钺等等。


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的青铜剑, 工艺上剑脊剑刃的复合结构紧密无间。复合剑技术最早出现在战国早期,是中国古代铜剑从刺割为主转向劈砍的技术性变革。复合剑铸造工艺堪称青铜时代的一个技术巅峰。



青铜复合剑的技术机理是剑之中脊及剑身系由不同成分之青铜嵌铸而成。中脊含锡量较低,韧性强不易断折。剑身含锡量较高硬度高,剑刃特别锋利,提高对战时的杀伤力。


因此,复合剑不单内柔外钢刚柔相济,比普通铜剑更加锋利且不易折断。其长度更可达75公分,比普通战国铜剑长出10~20公分,提高了做战半径。


铜兵的复合技术,在汉代还被应用到了铁兵的制作,形成了后世包钢和嵌钢的技术,并传播到了日本,复合结构成为日本刀傲然世界的制胜法宝。



复合剑的铸造方法与普通铜剑有很大不同。普通剑之剑身系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二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


采用榫卯嵌铸法将剑刃和剑脊精密铸合构成复合铜质材料的整剑。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合金技术、铸造技术的领先和先进的技术思想。


复合剑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高超工艺,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境界,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找了几个复合剑截面的例子,可做参考。






由于复合剑的剑脊和剑刃采用了不同配比的青铜制成,这种细观剑表面,可见剑脊与剑从因材质差异而呈明显不同的颜色,所以也有人呢称之为“双色剑”或是 “铜镶剑”。古人精湛的铸造技艺令人惊叹!


文博界通过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复合剑始见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多见于南方,其中以湖南为多。


粗略地翻查了一些有关文献记录:

1951~1952年,湖南长沙发掘了73座战国墓,出土器物中有青铜剑22支,其中2支为复合剑,通长分别为56.5厘米和57.2厘米。


1952~1994年期间,在长沙近郊先后发掘了2048座楚墓,出土青铜剑508只,其中复合剑27支,最长达75.6厘米,最短的只有37.9厘米。


1956年,河南常德清理战国墓44座,共出土青铜剑5支,其中出土一支复合剑,全长62厘米。


1971年,广西恭城县出土青铜剑4支,其中1支为复合剑,残长17.4厘米。


1972年,断江长兴县夹浦乡太湖水域出土一支复合剑,残长58厘米。


1978年,湖北资兴旧市发掘战国墓80座,出土青铜剑33支,其中复合剑7支,通长49~74厘米。


1978年,鄂城县燕矶坝村出土一个毁兵陶瓮,装有重约30公斤兵器残片,其中有4支复合剑。


1980年,江苏武进孟河战国中期墓出土青铜复合剑1支,通长35厘米。


1987年,湖南衡山县出土窖藏楚式剑3支,其中一支是复合剑,长度超过60厘米。


复合剑在迄今为止的考古出土铜剑中,所占比例相对比较稀少。这或许与复合剑的制作工艺复杂等因素有关。


战国复合铜剑中最知名的当属台湾龚钦龙所藏越王州句复合剑,海南省博物馆的越王亓北古剑,故宫博物院的少虞剑等。



刃、脊嵌合严密,犀利非常,表面光亮,表现了相当高的古代制剑技艺水平。


古代青铜剑收藏家除了追求同心圆、松石镶嵌、错金银、菱纹、铭文剑外,复合剑往往也是一个值得寻觅的品种。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乐艺会延伸阅读


大周吉金:陕西出土芮国珍品展(中)

大周金与玉:陕西出土芮国珍品展(上)

铺首大阅兵:十七家博物馆铜铺首大集结!

古吴神韵:镇江地区吴国土墩墓及窖藏青铜器特展

八桂吉金:广西青铜文物展

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

上博《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饕餮盛宴2:第二板块“统治”

吉泉斋藏品赏析之:狻猊莲花香薰

朱宗明:商周青铜器兽面纹与饕餮纹的名实简述

大周吉金:上海博物馆陕西地区芮国珍品展(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