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凝英—粤博端砚艺术展(上)
“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本展览展出馆藏端砚精品200多件,分四大部分,介绍了端砚的材质、制作工艺及人文历史。 端砚又名端溪砚,因产于古代的端州(现广东肇庆市)而得名,由于它有与众不同的石质、石品和花纹,以及“发墨不损毫”的特点,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位于我国“四大名砚”之首。
砚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砚”也称作“研”,由生活上的研磨器发展而来。这张照片是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石砚、研石和墨丸。
汉代以后,砚台的材质品类多样,有砖砚、陶砚、瓷砚、金属砚、玉砚、石砚等。石砚虽起源很早,但唐代以前没有普遍使用,汉代至唐代较为常用的则是陶瓷砚。
在唐代,端砚作为书写用具,主要以实用为主。 砚面上一般无纹饰。砚的形制也较简单,式样不多。唐砚有共同特点,即砚的底部都有足支撑。因为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砚台放在低矮的几案上研磨,砚必须有足才比较平稳。这种有足的砚式,在唐末随高桌椅的出现而渐消失。后世的有足砚,仅是一种仿古和装饰而已。
宋代,一些文人墨客除用端砚研墨,还喜爱鉴赏端砚,馈送端砚,收藏以及研究端砚,于是出现了一些研究端砚的专著。宋代端砚形制端正、简洁、大方,最具时代特征的就是抄手砚了。
明代端砚的砚形砚式更加丰富,创造了更多的砚形砚式如风字砚、荷花长方砚、蝉形砚、琴式砚等。这件端石椭圆刻花池砚不仅砚石雕刻精细,砚盒也十分讲究。
清代由康熙至乾隆为全盛,道光后走向衰落。张之洞在任两广总督时,曾主持重开老坑大西洞,出产了一批优质的砚石,俗称“张坑石”。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端溪名坑荒废停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端砚的实用功能逐渐褪化,渐渐远离了社会生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端溪的各坑口才恢复开采。
端石鲤鱼龙门砚(粤博)
咸丰端石张德甫自用砚(粤博)
端石千金猴王砚(粤博)
端石岩华四象砚(粤博)
民国古币纹端砚(粤博)
端石二龙戏珠长方砚(粤博)
端石铁拐李图砚(粤博)
端石太极仪象砚(粤博)
端石云龙长方砚(粤博)
端石蕉叶随型砚(粤博)
端石"壶”字砚(粤博)
光绪端石芭蕉砚(粤博)
端石福禄寿长方砚(粤博)
端石云根一片砚(粤博)
同治端石抄手砚(粤博)
同治端石桃型砚(粤博)
端石琴式砚(粤博)
端石蕉叶砚(粤博)
端石王震写经砚(粤博)
端石椭圆砚(粤博)
端石画像长方砚(粤博)
端石里甫自铭砚(粤博)
道光犀牛望月砚(粤博)
民国端石随型砚(粤博)
端石长方砚(粤博)
端石太平有象砚(粤博)
端石瓶式砚(粤博)
端石云海旭日砚(粤博)
民国端石桃型砚(粤博)
本文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文字编辑自展览解说词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