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家淇贺:《宝色明金屋 清光满玉台——明代湖州天启甲子石蒲斋监造诗文镜赏析》

2018-01-08 李家淇贺 乐艺会


宝色明金屋  清光满玉台

                  -------明代湖州天启甲子石蒲斋监造诗文镜赏析  


    李家淇贺




在收藏网站上见到一面明代诗文镜,圆形、圆柱阳刻印章钮;镜体呈现白光,直边镜缘,铭文字口清晰有力,部分可识可解,内容极其少见,品相上佳,看过之后久久不能放怀。


石蒲斋诗文镜正面 

石蒲斋诗文镜背面



古物自有情,知遇有缘人。


这面惦记了好久的明代天启甲子石蒲 监造诗文镜,机缘所致终于被我欣喜入藏。


捧镜细赏:白光可鉴,浅锈附体,蓝绿相间;平顶圆柱钮,上铸篆书“天启甲子”纪年,字体俊逸圆活;直边镜缘打磨精细,轻敲悦耳;镜背铭文自右向左纵向排列,右铭隶书诗文“宝色明金屋,清光满玉台”;字体方正有力,颇有魏碑风范。诗文内容富贵、对仗工整,在明代诗文镜中极其少见。



左铭隶书“石蒲监造”,端庄稳重,一面镜子出现二种书体铸造铭文,在明代铜镜中是极其罕见的。铭文的字口干净利落、深邃有力,边缘处理精细、光滑圆润;镜体厚度适中,手感极佳,属于明代时期的精铜精工制作。



钮上铸铭“天启甲子”,即为天启四年,纪年明确精准;右铭“宝色明金屋,清光满玉台”,雍容富贵之气扑面而来;左铭“石蒲监造”,监造二字引人瞩目。此镜铸造精良,铸铭纪年精准、绝非一般常见明代纪年定制诗文镜。


钮铭



良工背后自有风情。如此精美的铜镜是何人铸造而成?镜子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愈发激起我解读此镜的迫切欲望,然而想要完全解读此镜,左铭是关键。


在乔乔老师(网络用名)和古文字博士柳洋博士大力帮助和启发下,比对查阅《书法大字典》,左铭第三字“”,为“斋”字少见隶书体。由此左铭应释为“石蒲斋监造”。经查阅《湖州府志》、《长兴县志》以及其他历史文献资料,石蒲斋乃明代知名书画家、茶艺家冯可宾斋号。


中贸圣佳 2010年夏季艺术品拍卖会  竹石双挖 立轴   雅昌艺术网资料



冯可宾,字祯卿,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曾编刊《广百川学海》丛书、《石蒲斋诗集》、《岕茶笺》等,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甲子(1624年)元旦石有恒被杀后调知长兴,官正四品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入清后隐居不仕。其父冯起震(1553-1642后),字青方,又字省予,号稷下门生。一生“不希仕进”,隐居乡里,以教授为业,以书画知名于世,为明代著名画家。


凡是到青州为官者,必先到他的门下拜访,希冀一睹风采。尤善画竹,传世之作有《墨竹图》,《竹石图》,《雪竹图》等,山东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青州博物馆等均有收藏,被誉为明代画坛“三绝”之首(“冯竹”、“冀雁”、“王葡萄”谓之“三绝”。“冯竹”即冯起震画的墨竹;“冀雁”即冀旭的芦雁,“王葡萄”即王曰叟画的葡萄),崇祯二年(1629年),他与儿子冯可宾合作画竹石图10幅。同期著名书法大家董其昌、邢侗、李君实为之题记,同年刻石成屏,现藏山东潍坊市十芴园碧云斋东廊。董其昌赞誉冯起震之竹为“文与可后数百年所仅见”,可见其推崇之至。冯起震著有《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榆园画志》等书。央视《国宝档案》栏目曾制作专题节目《明冯起震<雪竹图>》,节目亦提及冯可宾。



竹石图碑拓

董其昌题跋碑拓



天启年一共短暂存续七年,纵观明史“天启甲子”年已属明晚期,国力衰减,内有宦官当权乱政,外有满清侵扰,可谓内忧外患。湖州为中国历史宋、明、清三代全国铸镜中心,自古制镜多名匠精工。明万历湖州推官谢肇浙《西吴枝乘》云:“镜亦以吴兴为良,范金固不殊,其水清冽,能发光也,最知名者薛氏”。


冯起震(1553-1644) 墨竹册    2014保利春拍



天启甲子年正是冯可宾刚刚擢升湖州长兴知县之年,其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为自己选用湖州薛氏选炼精铜铸造上等湖州镜;其在擢升之年铸镜不用官名而以己斋号镜背作押监造,用意不外有二:一则更显其文人雅士风范,二则可能另有深情用意,但视同亲造的涵义已是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其对铸造此镜重视程度之高。


右铭“宝色明金屋,清光满玉台”的内容绝不是出身名门、当朝知名书画家的物质崇尚愿景,更不是一位刚刚步入仕途上升期正七品知县的自我媚俗炫富。铭文书法功力深厚,非同一般,是本为知名书画家的冯可宾的自书?还是另请名家雅士?留待未来继续探寻解读。综合考虑铭文内容、石蒲斋在任作押铸镜、铸造工艺等诸多因素,完全可以大胆推测此镜应为:冯可宾擢升湖州长兴知县之年调用湖州铸镜名师薛氏特制铸造的湖州特产----“精品湖州镜”,且当为私铭官造官用器物。


竹石图



至于铸造数量,则无从考证,但无论从考古发现还是铜镜图录均未发现同类版式,可见弥足珍稀。此镜必将对丰富湖州铜镜题材种类,促进湖州铜镜历史文化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古人不见今时镜,今镜曾经照古人”。一面铜镜,就是一扇通往历史的窗户。细赏此镜,我仿佛穿越到了天启甲子年的长兴县衙,石蒲斋中茶香四溢,笔墨飘香,身着轻纱长袍的冯知县在娓娓讲述着他的铸镜故事、描绘着他们父子的竹石书画传奇,如数家珍。收藏就是这样,往往为了一件器物而翻阅一部历史。当历史因时光久远而模糊不清,因史料浩繁而枯燥琐碎,文物就成了历史最生动的见证。文物背后的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历史规律,而带有鲜活的细节和丰富的情感和生活细节。


铜镜收藏更是这样,每一面铜镜都有信仰的附托,承载着一个故事,萦绕着一种情怀。真心希望这青铜铸就的文化和历史,可以永远延续。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镜映乾坤:罗伊德·扣岑捐赠中国古代铜镜展》唐宋篇

《镜映乾坤—罗伊德·扣岑先生捐赠中国古代铜镜展》战汉篇

铜镜收藏——我执着的守望

资料:以前拍摄的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藏镜

老赵:积多年图,试析董永角色与社会趣味潜变

啥也别说了,享用千镜堂铜镜美餐吧!!

镜台玉骨映香腮

古镜奇葩:湖州镜

陆晓洪(花无缺) :宋辽金元人物故事镜的收藏

竹宣:東漢「富貴高遠」四葉神人鏡藝術賞析

周倜08年文章:首次提出铜镜题材中的“蚩尤镜“

花无缺:论宋金铜镜上的道教思想

刘桂秋:古代的名帖

刘桂秋《行人卦·相思卦·鞋崇拜—<金瓶梅>风俗漫谈之一》

文房约

拨云轩:投壶礼赞

拨云轩:云岭

潘安大讲堂:扎嘴、官模子蝈蝈葫芦

刘臻悦:身体、心灵,针尖上的净化仪式

舆服刘永华:与古人的神妙约会

安健:艺坛女史尽风流

刘馨蓬:与郎眉目传情意,付与落红流水知

朱瀚:民国风云,戎马一生墨盒伴

Fei:笺事 | 1931年:水灾、流民、疾苦

张岩:清“谷口铜甬”铭文镇尺

蜗牛:1893年上海开埠50周年银质纪念章考

孙家潭:南宋成语典故瓷印“尺素在鱼肠”

张岩:天津桥、军阀和“洛河旧物”

刘馨蓬:《九天閶闔开黄道 千岁金盘献寿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