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外:李自成能灭掉明朝,为何打不过满清军队?网友的回答很扎心

2017-12-16 史学界的9527 史学界的9527

李自成,小名黄来儿,陕西米脂人,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能够吃饱饭,曾给地主放过几年的羊。后来,他成为驿站的驿卒,平时的工作也很清闲,只要把那些马匹照看好就行了。崇祯登基称帝后,各个驿站就开始裁员,李自成成了无业游民,于是就参加了王左挂的农民军。


三年后,洪承畴被任命为三边总督,负责平定陕西境内的起义军,李自成一看势头不对,就跑到山西投奔了舅舅高迎祥。公元1636年,高迎祥被明朝将领孙传庭斩杀,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从此开始转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当时北方的满清虎视眈眈,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均被调往辽东防范清军,给李自成留下了喘息的机会。


经过几年的发展,李自成的起义军逐渐壮大,在潼关之战中打败了孙传庭,并于公元1644年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政权。随后,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就此灭亡。然而,仅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就被满清军队所打败,他本人也于次年在湖北九宫山被杀。


一些熟读明朝历史的外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李自成手下有那么多军队,几乎没有多大的损失,就灭掉了大明王朝,为何与清军交战的时候不堪一击呢?”针对此问题,中国网友给出两个原因,每一个都很扎心。

一、李自成之所以能灭掉明朝,不是因为他有多强,而是崇祯皇帝能力欠缺

此时,明朝还有不少杰出的将领,如孙传庭、卢象升及洪承畴等。公元1637年,杨嗣昌带领十万明军,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对起义军进行各个击破,然后将其一网打尽。之后两年多的时间内,打败了张献忠,并在渭南击溃了李自成,他只带着刘宗敏等17人逃跑。


杨嗣昌上书崇祯帝,留下李自成是个威胁,一定要斩草除根,崇祯却没有采纳,并且把孙传庭等将领调走。等到李自成恢复元气后,崇祯才意识到危险,赶忙把孙传庭调了过来,孙传庭久经沙场,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他清醒地意识到,此时李自成势头正盛,不能与之决战,坚守潼关才是上上策。


而崇祯却追求速战速决,下旨让孙传庭出关迎敌,孙传庭不敢违抗圣旨,明知会战死沙场,却义无反顾地开城决战,最后马革裹尸。李自成带兵前往京城的途中,很多守城的将领纷纷投降,如宣府总兵王承胤、昌平总兵唐通及真定太守邱茂华等,这足以证明崇祯用人不当,京城被攻破不足为奇。

二、李自成缺乏战略眼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懂得任用贤才,失败早已注定

攻破北京城后,李自成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那些后宫的佳丽,瞬间就迷失了自我。命人在皇宫内寻找金银财宝,并把之前明朝的大臣抓了起来,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他们乖乖地交出银子。


为此,李自成还制定了明确的规定:“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目光如此短浅,压根就没意识到北边满清军队的威胁。之后,刘宗敏还抢走了陈圆圆,挟持了吴三桂的家人另外,谋士李岩曾多次劝诫李自成,但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压根就听不进去任何谏言,更做不到任人唯贤。


吴三桂得知此事后大怒,立马投降于满清,带兵与李自成展开激战。且不说当时满清士兵的战斗力怎么样,吴三桂所带领的士兵,几乎是明末时期最精锐的部队,就算不能一举击溃李自成的军队,也够他喝上一壶的。最终,在吴三桂与满清的联合下,李自成失败就成了必然。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使吴三桂不出手,以李自成的能力和眼光,也不是满清的对手,失败早已经注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