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观彩蛋——电影与历史里的敦刻尔克
对于诺兰的影迷和对二战感兴趣的历史爱好者来说,刚刚在国内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显然是不容错过的一部鸿篇巨制。作为二战史上盟军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军事行动,在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在1662年被英王查理二世以40万英镑卖给法国的敦刻尔克,英国与欧陆的命运再次交缠在一起。彼时手握海神三叉戟,纵横大洋执掌海权牛耳的不列颠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她非凡的海上动员能力,成功地将四面楚歌,陷入死地的三十余万以英军为主的联军将士转移到本土,尽管辎重尽弃,但为日后反攻欧陆保存了至关重要的有生力量。
英国海权传统是恒久的,在2012年6月,为了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60周年,英国及英联邦各国举行了盛大的钻石庆典,高潮部分当推蜿蜒绵亘12公里的船队在泰晤士河中的巡游活动。在众多小型舰船中,有曾经参加过维多利亚女王钻石庆典的游艇“亚马逊”(Amazon)号,它见证了不列颠海权荣耀时代的樯橹如林,艨艟云集;还有一艘就是参与敦刻尔克撤退的消防艇“梅塞·肖”(Massey Shaw)号,它也曾是海峡中千帆竞发,旌旗蔽空的救援船队中的一员。
当这段悲怆而传奇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在诺兰的诠释下更加引人入胜。在巨幕下,细节分毫毕现。远近景交替下徘徊在空巷街衢中彷徨无助的士兵,俯拍镜头里在枪林弹雨中蜷曲紧张、形同蝼蚁的孤军,在大洋的波涛中沉浮不定的落水者,没有过多的大历史叙事背景,没有敌我双方运筹帷幄的呈现,更没有血肉横飞的鏖战场面,却将不安与孤独溢出画外。三个故事互相勾连,苍穹、大洋、海滩彼此穿插,烽火在三维空间燃起,战争的迫近感侵入骨髓。几个衔阶不高的士兵满怀惶恐,被卷入不确定的历史漩涡,这样的视角让人更生共鸣。不多的对白反而摹写了当事人细腻的内心。就像古人的美食观讲究“大味必淡”,无论是龙团凤饼还是孔庙太羹,不必急于靠外在表达吸引舌尖欢愉,内在的味道给人留下了更多的空间与回味。
而跳出电影,类似敦刻尔克的撤退在二战中曾不止一次上演。但敦刻尔克的知名与传奇不仅体现在战略转移的成功,还在于它彰显了海权霸主一流的海上动员能力。大撤退的成功除了纳粹德国高层那些被反复讨论,众说纷纭的决策问题外,如果不过多着墨于所谓古德里安以为希特勒不识兵机导致围歼功败垂成的扼腕叹息,最不容忽视的是不列颠惊人的组织能力。拿破仑和希特勒在称雄欧陆时都曾经控制了欧洲海陆复合型国家的大量船舶资源,却都做不到如英国一样对海洋力量进行整合调度,也就无力控制海峡,彻底扼杀英国。
大撤退前的大势,对英国不可谓不惨淡。德国在欧陆铁骑纵横,扫荡六合无人能敌;苏联正沉浸在与德国宰割欧陆的合作中,对西线战事作壁上观;法国危如累卵,社稷垂危方寸大乱;美国密切关注大国逐鹿,同情英法但跨海出师仍遥遥无期。反观敦刻尔克港,虽然是浅水良港,但吃水较深的海军军舰却难以接近岸边,可资利用的大量港口设施也毁于德军空袭,只留下影片中空荡的沙滩和数量很少的防波堤;小型摆渡船只十分缺乏,导致英军士兵必须涉水前往沙滩外两公里停泊的军舰登船;就算渡过危机四伏的海峡,对岸多佛港的吞吐量也难以容纳如此众多的士兵。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拉姆齐将军作出了两天仅能撤出4万5千人的估计。而经过两天的努力,实际撤出数量则只有7699人。与此同时,德军在占领加莱后兵贵神速,重启对敦刻尔克的进攻,兵临城下,剑指海岸。枪炮轰鸣声声入耳,留给英军的时间依然不多。
为了补充小型船只,争取时间运出足够的士兵,海军部下令征集所有可用的小艇。而海权强国的战争潜能也被激发了出来。优秀的海洋传统使得英国民用船舶资源、海员储备十分发达,正如电影中的道森先生一样,他们熟悉海峡航道与水文条件,但是还有很多并不属于战时征用序列的船只与船主,甚至都没有离开过泰晤士河,也毅然选择前往海峡对岸。像1588年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和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抗衡大陆封锁一样,英国人斗志高昂。为了拯救孤悬欧陆的袍泽手足,数以千计的志愿者不计祸否,冒着德军的轰炸与潜艇袭击挺身而出。正如电影所体现的,为了避免在德军潜艇与空袭中蒙受更大的损失,保留实力进行本土防御,英国自29日起不再使用新式战舰参与撤退行动,但几百艘民船已经抵达,昼夜不停地充当摆渡船,将士兵运往老式驱逐舰,极大提高了撤退效率,还有一些小艇和驶向多佛白崖的道森先生一样,直接满载官兵返回祖国(曾经的泰坦尼克号二副驾驶搭载一百多人的小艇抵达肯特郡海岸)。尽管5月31日海上骤起大风驱散雾气,德军的空袭炮击异常猛烈,但在民船的协助与后卫英法军队顽强的抵抗下,撤退人数创下单日最高的68014人。到6月4日下午2点23分,发电机计划正式结束,最后一批撤离的,也是由民船志愿者参与的小艇船队。这时,包括后来扬名阿拉曼的蒙哥马利、远征军司令戈特在内的33万8千英法联军已撤往英国。
在整场营救行动中,200多艘民船被击沉,千余名志愿者英勇捐躯。从1965年开始,英国民间组织每五年便会组织小艇重返海峡,进行“驶向敦刻尔克”活动。正如BBC在2004年回顾敦刻尔克的节目中采访的当时一位志愿者后人说到的,“任何响应号召驶向敦刻尔克的人,每一个都是英雄。”借助报纸和士兵的朗诵,电影重温了丘吉尔“我们将战斗到底”的经典演说。在战争初期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不列颠顶住了难以想象的损失与打击。
其他几次在历史中提及不多的二战撤退行动,这里也做一下说明。几乎与“发电机行动”同时,英国海空军还在挪威策划了“字母表行动”,从纳尔维克撤出联军将士两万多人。虽然带走了所有重装备并摧毁了港口,但在撤退尾声,皇家海军光荣号航母与两艘驱逐舰却遭遇沙恩霍斯特与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发生了在敦刻尔克中所没有的惨烈海战。光荣号因相继被三发炮弹命中机库、舰桥、动力舱而沉没。面对体型是自己20倍的德舰沙恩霍斯特号,英舰“阿卡斯塔”充分体现了皇家海军“逢敌必战”的传统,用鱼雷在沙恩霍斯特船体撕开14×6米的口子,并在弹药库殉爆,直至下沉的过程中一直用主炮奋勇还击。是役,除39人被救起外,1519名海军官兵与舰同沉,魂归大洋。而之后发生在1941年8月底苏德战争初期的塔林撤退,则是一场彻底的悲剧。苏联第八集团军在德军雷霆万钧的打击下迅速溃败,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与城中五万余军民、以及尚未撤退的波罗的海舰队主力被德军合围。由于德军攻势猛烈与苏方调度混乱,撤退比原计划晚了12个小时,而芬兰湾密布的鱼雷、德军四个轰炸机大队的无情空袭则对军民混杂的舰队造成重大伤亡。波罗的海顿成修罗屠场,最后除了少量主力军舰与18000幸存者撤往列宁格勒外,辎重运输船队和大量军民损失殆尽。随着形势逆转,德国也在二战后期的1945年1月到5月发动了持续15周的“汉尼拔行动”(一直持续到德国投降),接近200万德方军民从库尔兰、东普鲁士、波兰走廊撤往西部,以避苏军锋芒。在此期间,1月30日,满载万余人准备前往基尔港的古斯特洛夫号邮轮在波美拉尼亚海岸被苏联潜艇发现,为其鱼雷击沉,近9400人葬身鱼腹,成为历史上最大的海难。
俱往矣,斯人长逝,角声已远。自古知兵非好战,任何仅从浪漫主义视域驰骋脑洞想象还原战争与历史的行为,都是幼稚与愚拙的。战鼓催动彻骨寒,至今鲜血犹殷红。顾视今日寰宇,风云依然激荡。诺兰的电影和他细腻的人物内心描绘,提供了一种打通古今的共情,战争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