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后殖民时期”的幻想与现实悖论

2017-09-14 钝俚 察网时评
摘 要

殖民地国家独立的现实是,截止到现在,发展相对较好的都是原有殖民者后裔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而原住民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结构无不饱受诟病、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这个现象表明,高呼殖民万岁的都是殖民者及其后裔的家族式继承,痛恨殖民者的都是原住民——欧洲诸国、北美大陆等不断发生的“反移民”运动即是明证。

近几年来,类似于“殖民万岁”一般的论调再次大行其道,笔者试图乱侃着探讨一下原因,究竟这是洋奴们学习的结果还是老百姓自己的想法。

从新媒体时代以来,有一种表述方式颇为流行,就是不讨论悲惨的历史过往而只说眼下的美好现象,就如同回避印第安人被肆意屠杀而只谈眼下对于所谓原住民文化的大力保护——尽管绝大多数时候只是用于耍猴般表演观赏。基于近代船坚炮利之后所谓西方现代文明的思维逻辑只剩下主流媒体赞叹不已的学术炫耀。

新加坡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

“新加坡人大多是福建人和广东人的后裔,祖先都不识字,很贫穷,而达官显宦、文人学士则全留守中原,因此没什么事是新加坡人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的,或没法子做得更好的。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这段话据说是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对邓小平先生说的。(一位香港某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锦麟就曾经发微博说,“幸好還有個香港,不然就讓李光耀得瑟死了!”)几年前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仿佛有推手努力促成战争的高峰期时,新加坡媒体曾经专门针对“新加坡总理称中国或得到钓鱼岛,会输掉世界地位”的新闻予以辟谣,意思是中国的媒体英语水平有问题,翻译错了。

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陆地面积为716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常住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53.5万,其中外籍人士163万,拥有现役部队7.16万,2013年国防预算123.4亿新币。可以发现,号称经济强国的新加坡在国防外交方面依附性太强,自我保全的手段乏善可陈,不得不讨巧求生。新加坡是依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能源通道凸显的战略地位显要,但也决定更多时候必须选择依附最强者,美国对于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力度是非常强大的。回过头去不到三百年,那里还是一片沼泽遍地的荒地,依托于海船贸易建立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港口,并进而成为现代欣欣向荣的国际大港口、金融贸易中心。但是就这样的英联邦国家,英国的王权遗传也使新加坡总理职位得以父子相承,真十二分的“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

人类社会中,小国生存下来并且要长久生存,是需要大智慧的。一般而言,像新加坡这样的独立主权国家大可笑看风云变幻,不会在国际事务中自讨没趣。但是李光耀的讲话以潜台词“文化的劣根性”为经济成果的差异,倒不知道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没有分开之时是否也是这般模样。同时,要以此种论调来完全对比留在大陆和走出去的中国人,就有点类似于非洲大陆的原生态居民和被贩卖的黑奴,单纯以奥巴马的案例来说,岂不是要绝对支持当年惨无人道的黑奴贩卖暴行但却盘满钵满的生意经?父传子的国家治理模板不是自由民主战士们绝对不齿的营生吗,为何既不说大小布什的轮番上台,也不说肯尼迪家族的政治影响力,更不提奴性的儒家居然被先进的法制完全继承下来,这究竟是中国的悲哀还是世界的笑话?!

港独本质是欲做买办而不得的洋奴

香港人骨子里的骄傲来自于被殖民时期的经济优越感、日不落帝国残余政治自负感,其原因是祖国多年来积弱积贫。当中国再次走向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舞台时,香港社会固化下的中上阶层抢得先机,得到了极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但中下层的前进步幅相对小得多,两相比较表现为社会分配愈发不公,加之前殖民时期与后自治时期的制度化设计缺陷导致主体国家观念缺失,才有了眼下各种势力交织,从争夺中下层到青少年,从一般话语权到课本编订权,特区政府按照中央政府要求主推全方位的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在打着普世价值旗号的攻势下准备不足造成的极度被动局面。

眼下的香港居民,相当一部分都不是原住民,而是见好就收见钱眼开善于找寻最佳生存地的新一代资本移民(内地不在少数)。正因为如此,他们不知道伤痛的历史,都没有战火殃及生命的前辈和先人,这样物质享受者毫不理会创业者们的茹毛饮血,就能够挺起腰板肆无忌惮的说“香港从来就这么香”。“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一般中国人思维方式对于他们不太起作用,因为他们都是喝了洋墨水长大的,已经“反认他乡是故乡”,记得了咖啡却忘记了茶叶,记得了丛林法则却忘记了天人合一,记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却忘记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所以,他们并没有“忘恩负义”,相反的,他们知道谁给予自己最大的恩惠,在国家主权的强制性约束下,买办和汉奸的做派显然在当今时代行不通,那么这些人就换了另外的斗争策略:在“治权独立”的口号下谋求“国家独立”,在“合法移民”的外衣下实现“全面殖民”。

国家博弈的复杂性

可以知道的是,国际势力一直在反对中国参与两件事情,一是上海自贸区,二是中亚铁路大通道。前者的关键阻力就有新加坡的影子,上海自贸区建立之后,洋山深水港仅一期建成吞吐量就已经超过了新加坡,同时,标准集装箱的期货交割将会在上海完全实现,自由贸易政策是自贸区的核心,姑且不说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易,至少中国现在转口新加坡的贸易将会实现就地完成。

关于中亚大通道建设,除却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还不能对于攻击中国铁道部“铁老大”背后国际斗争的影子视而不见。其中中国与中亚诸国的铁路动脉就是一个战略制高点博弈过程,“新丝绸之路”正式提升为国家间发展战略,将会在战略构架上缓解中国大陆后方长期不稳定的结构性缺失,同时,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得以源源不断流通起来、资金可以水乳交融般流动。国家民族之间业已久远的矛盾,也可以在国家发展与民众生活依存度大幅提高的同时,得到根本性的互谅互让共生共荣。2013年9月中国倡议上合组织成立能源俱乐部、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2014年10月在多方阻挠下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已经签署,将在区域国际关系、民族团结都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而这些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才能够确保治国理政的本质安全发展。

观察近现代历史,所有的殖民地无不是因为某一类或某几类人类种族扩大生存空间,在被发现的“新大陆”或者“新领土”上,威逼利诱加上血腥屠杀,极大压缩原住民生存区域,有时候乃至于消灭原住民种族。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即是典型(南非的殖民者现今政治地位相对较低,原因不在于原有殖民者的觉悟,而是其人数和生存大陆中原住民对比偏少,同时原住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争取进程也绝非一蹴而就)。殖民地国家独立的现实是,截止到现在,发展相对较好的都是原有殖民者后裔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而原住民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结构无不饱受诟病、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这个现象表明,高呼殖民万岁的都是殖民者及其后裔的家族式继承,痛恨殖民者的都是原住民——欧洲诸国、北美大陆等不断发生的“反移民”运动即是明证。

基于此种判断,如何深度认识“后殖民时期”地域的特点,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不为外力所扰,对于当前乃至于一个较长时期各种乱象对症下药确保稳定有序向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〇一七年九月十四日修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